黑麋峰國家森林公園的自然環境是怎樣的?黑麋峰國家森林公園內有哪些景觀?
黑麋峰國家森林公園的自然環境是怎樣的?
長沙黑麋峰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長沙市正北、望城區東北部的橋驛鎮境內,總面積4079公頃。森林公園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3.8℃~14.4℃ ,年平均降水量1410.8毫米。森林植被類型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公園內森林覆蓋率82%。黑麋峰久以人文鼎盛著稱,唐高僧及書法家懷素、明正德皇帝朱厚照曾游歷麋峰,現墨跡猶存。
長沙黑麋峰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湖南省長沙市北郊,北接汨羅市高家坊鎮,南連開福區,東與長沙縣接壤,西靠楊橋村,民望村距省會長沙僅19公里,地理坐標介于東經112°59′52.59″~113°0′10.50″, 北緯28°26′45.33″ ~28°25′43.50″之間,面積4079公頃。
長沙黑麋峰國家森林公園主峰海拔590.5米。山脈向西南延伸,止于湘江東岸,區域內崗地面積較大,崗頂多為平展伸延,地表緩和起伏。森林公園為典型的火成巖地貌景觀,峰巒起伏,嶺谷縱橫,在局部形成險峻的懸崖峭壁。長沙黑麋峰國家森林公園年平均氣溫13.8℃~14.4℃,年平均降水量1410.8毫米。最熱月(7~8月)平均氣溫26.0℃左右,較長沙主城區低3℃以上。
黑麋峰國家森林公園內有哪些景觀?
黑麋古寺
黑麋寺即洞陽寺,位于黑麋峰頂的西坡,始建于唐睿宗太極一年至唐玄宗天寶十五年(公元712年一755年),距今近1300年,據傳八仙之一呂洞賓曾入山修道,故道家稱此山為“洞陽山”,列入“三十六洞天福地”之二十四位,供奉劉仙姑、周真人,建筑面積約400平方米,為廟宇式院落建筑風格,分為前、中、后殿,并有東、西兩廂。前、中殿在文革期間遭受破壞,上世紀90年代重建,為磚石結構;后殿為清代石木結構建筑,為石梁石柱所支撐。明萬歷四年(1576年)改建為洞陽古剎,則為禪宗南派臨濟宗,尊為長沙地區佛教四大圣地之首。
四照花
四照花為山茱萸科落葉小喬木,具有良好的觀賞價值和食用價值,多發現在海拔800米以上地帶,為中、高山地帶山頂矮林的重要組成。在森林公園主峰不足60平方米的頂端分布著4株四照花古樹,四照花莖粗40厘米,高約5米。
壽泉
壽泉位于黑麋峰山下洞陽村,距離壽字石僅80米,井口成矩形狀,長1.9米,寬1.5米、深1.2米。相傳古代一位遍訪名山圣地、吸收天地精華的長壽老人在黑麋峰鑿地挖坑,坑內涌出汩汩清泉,泉水漸滿卻不外溢,終年不涸,喝了能夠長命百歲。所以,大家稱它為壽泉。
壽字石
壽字石位于森林公園門樓入口后的谷地中,依山斜臥著一塊花崗巖巨石,巨石長4.2米,寬4米,高2米,巨石上深深地鏤刻了一個繁體楷書的大壽字,壽字高1.88米、寬1.08米,人稱壽字石。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