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短訊!最接近元宇宙的VRChat,成了資本的榨汁機

發布時間:2022-08-04 10:05:42
編輯:
來源:網易游戲
字體:

虛擬樂園正在崩塌


(資料圖)

在這個元宇宙、虛擬現實概念滿天飛的年代,相比于扎克伯格力推的《Horizon Worlds》,《VRChat》才是玩家眼中最接近“元宇宙”的存在。

不過,這座虛擬的樂園最近正在經歷一場劫難。

7月底,《VRChat》官方宣布將在游戲中加入反作弊軟件Easy Anti-Cheat(下稱EAC),事實上禁止了玩家在游戲里使用非官方mod插件。這個舉動點爆了很大部分經常使用mod插件玩家的情緒——一款聊天軟件居然需要反作弊?

很快《VRChat》在Steam上的評論區就被玩家的憤怒淹沒了,由原本71%的多半好評被玩家刷成了13%的差評如潮。許多上千小時游戲時間的資深玩家帶頭咬牙切齒地痛批官方,細數官方十大罪。除了轟炸Steam評論區,《VRChat》的玩家還在公益請愿網站change.org發起集體請愿,要求官方刪除EAC,同時在推特上還則發起了抵制活動,不上線、取消會員、告誡好友。

大家的憤怒有著充足的理由:離開了玩家,《VRChat》很難有如今的地位。

作為一款VR軟件,《VRChat》制作團隊的規模并不大,游戲本身的內容和功能并不是很豐富,大量來自玩家的第三方mod則在幫助官方解決痛點:游戲幀數不好、加載過慢,玩家自己做優化mod;人物的動作少模型爛,玩家自己做骨骼mod優化動作;地圖不夠多、模型不夠豐富,玩家自己動手做。正是這些玩家們構建的一磚一瓦才成就了后來的《VRChat》,而EAC的加入在一夜之間讓這些努力全部付之東流,玩家不罵娘才怪了。

其實《VRChat》打壓mod作者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在EAC實裝游戲之后,《VRChat》最大的民間mod插件組emmvrc宣布永久退出游戲,并發長文歷數了這些年組織和官方斗智斗勇的經歷。

官方為了阻止玩家使用mod,曾更換了插件的編程語言,讓當時所有的mod全部失效;為了給自己的收費會員制VCR+鋪路,直接封了mod作者100年,只因為他做的mod也帶有會員功能;而對于mod屏蔽廣告的行為,官方簡直氣炸了,要挾作者自己把mod刪了,不然就等著封號吧。

面對玩家社區的強烈不滿,《VRChat》官方的回應卻是火上澆油。除了表示“我們知道你們沒了mod很難受,但是并不打算改”之外,官方還公布了新的內部開發路線圖。可玩家拿過圖一看,什么麥克風靈敏度、視覺調整、可移動菜單,好家伙,這些幾年前mod提供的功能,如今搖身一變成了官方內容,而且照目前官方羸弱的開發能力來看,這些內容什么時候能上線還是個問題。

對于玩家“聊天軟件為什么加反作弊”的質問,官方解釋是為了禁止盜模、炸房等惡性修改客戶端的mod影響玩家體驗。而在玩家眼里,這種冠冕堂皇的說辭是如此無力,顯得用一刀切的方式來處理惡性mod的官方特別無能。

并且實際上EAC對于真正惡性的插件外掛作用十分有限,上線后沒幾天功夫,一些盜模(指盜取玩家人物模型)行為在游戲里已經能安然繞過EAC。

EAC不僅什么都保護不了,還會讓本來就優化不行的游戲表現的更差、更不穩定,甚至有掃描玩家電腦文件、進程這些讓人敏感又反感的窺竊隱私行為。即便是一些不使用mod的中立玩家,同樣會受到EAC帶來的負面影響。

官方與玩家的對立愈演愈烈,這個全世界最大的虛擬樂園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動蕩。說來也是諷刺,《VRChat》當年之所以能異軍突起,靠的就是官方與玩家之間的互相成就。

《VRChat》的資本

作為一款在線人數可以穩定在2W+、巔峰可以達到近9W人的虛擬社交軟件,《VRChat》的成功自然離不開創造者的先見之明:早在被稱為VR元年的2014年1月,《VRChat》就已經以VR頭套設備Oculus Rift DK1原型機應用的身份發布。兩個月后,當時的Facebook以30億美元收購了Oculus,《VRChat》三位創始人才知道自己創造了一個有現象級潛力的軟件。

不過早期的《VRChat》十分的簡陋,由于使用的是Unity引擎,大量素材都是從Unity素材商店直接復用的。虛擬人物形象(Avatars)也只有一套名為“卡爾”的男性人物,并且卡爾的手腳不能動,也不能坐下。玩家能做的就只是呆呆地站著,扮演卡爾和另一個卡爾交談。

在經歷過幾次更新迭代之后,一些基本的功能比如自定義頭像、人物動作、模型等才慢慢加入到游戲中。玩家社區也開始慢慢起步,玩家們開始舉辦一些如生日聚會、脫口秀的群體活動,一些早期的梗和表情包也開始被做成虛擬美術館的素材。

17年登錄Steam后,《VRChat》在線人數峰值扶搖直上突破兩萬,甩開同類對手一大截。對于玩家來說,玩《VRChat》的門檻很低,免費且并不強制要求VR設備,吸引了不少對虛擬現實有好奇心的玩家。因此開發商也連續拿到了資本兩輪共計500多萬美元的投資,《VRChat》也贏得了資本市場的傾心。

但其實不管是開發者還是玩家心里都明白,《VRChat》在技術方面并沒有特別突出的優勢,沒有高精度人物模型、也沒有開發特別有趣的虛擬游戲,語音互動、人物動作等技術方面也僅僅是差強人意,在各個技術方面都有比《VRChat》做的更好的同類產品。《VRChat》最大的資本是玩家,準確的說是玩家社區帶來的無限內容創造能力。

在Unity技術的支持下,《VRChat》允許玩家自己創造游戲里的場景世界、人物形象、頭像等等,也允許玩家使用各種mod插件來豐富和調整游戲本就不太豐富和完善的各種功能。相對于其它VR軟件,《VRChat》更加自由和開放。

《VRChat》的玩家可以套上任何自己喜歡的虛擬形象,去一個由玩家自己創造的千奇百怪的世界,在各種mod插件的輔助下與另一名玩家交流互動。男扮女裝去跳個二次元集體宅舞不是什么大新聞,虛擬漫展、音樂會想辦就辦,各種奇葩課程、藝術展會、虛擬游戲就看組織者的腦洞有多離譜。

雖然《VRChat》本身只是款聊天軟件,但在玩家的手中已經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虛擬樂園。

大量的梗、笑話、表情包也通過各種不同語言在《VRChat》玩家群體里瘋狂傳播,早幾年比較出圈的“烏干達梗”,一批玩家扮演成索尼克系列里的紅色刺猬(其實是針鼬)納克魯斯,模仿著一副非洲口音逢人就問“Do you know de Way?”(這句話出自油管一個惡搞烏干達電影的視頻),如果你不回答“Do you know de Way”,這群故意操著非洲英語的紅色刺猬就會追著你各種用各種吐口水、發出咯咯聲、大喊大叫來進行語音騷擾,場面非常魔性。

“烏干達梗”過于低俗、涉嫌種族歧視,但因為病毒式的傳播效應,在當時甚至“感染”到了其它游戲,因此至今依然是《VRChat》最著名的梗之一。

而中文VRChat圈則比較流行“教壞外國人”,將一些志在學習中文的老外教的出口成臟,看著老外一本正經飆臟話、把“我是男晍”熟練的當成問候語、蘿莉語音出口就是“NMSL”,總能讓國人玩家在屏幕后面笑到斷氣。

這些梗、段子其實大部分都不是《VRChat》原創,但因為《VRChat》扮演任何角色的多人社交屬性,許多梗和段子又被玩家重新提煉出了特別的樂趣。也正因這樣自由扮演虛擬形象的特色,《VRChat》經過不斷的傳播逐漸人氣飆升,有了相對穩定的玩家社區群體。

換句話說,《VRChat》提供給了一個平臺,玩家才是這個社交軟件真正的內容創作者。

但自由并不是沒有代價的。一直以來《VRChat》也都面臨著各種難以解決的頑疾,比如盜模,總有一些作弊者會使用外掛技術盜取玩家辛苦制作的虛擬人物模型;而像“烏干達梗”一樣的集體騷擾、炸房等影響普通玩家體驗的行為也一直難以禁止。

去年6月,《VRChat》又一次獲得了美國幾家風投公司8000萬美元的融資,總體的融資規模達到了9500萬美元。融到了資本家的錢,就必須給資本家一個交代——雖然《VRChat》這幾年來用戶數量穩定上升,但一直都缺乏一個穩定的盈利模式。

2020年11月推出9.9美金/月的VR+會員,提供一些頭像、模型,對于普通玩家來說并沒有多大吸引力;官方售賣的虛擬資源也因為民間mod的存在顯得意義不大;在游戲里加廣告還被mod屏蔽了。而另一邊則是許多mod制作者通過販賣《VRChat》的各種模型、素材、mod賺錢,不讓人眼饞是不可能的。

從各個方面來看第三方mod都成了《VRChat》的盈利絆腳石,所以官方的痛下殺手也就變得毫不意外了。

VR前夜

無論如何《VRChat》在反民間mod的道路上是不會回頭了,即便這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玩家流失。在EAC正式加入《VRChat》后,部分《VRChat》玩家開始涌入其它一些小規模的VR聊天軟件。

這幾天Steam上另外兩款VR聊天軟件《ChilloutVR》《Neos VR》人數、好評暴漲,在線人數從原來的兩位數增加到了四位數,一度擠爆了服務器。在各個《VRChat》玩家社區里,關于潤去哪個新VR軟件的討論此起彼伏。

正如前文所述,即便是和一些小型的VR軟件相比較,《VRChat》在技術方面并不占優勢。更別提如今很多VR軟件功能有特色,對玩家制作第三方內容也一直持開放態度。只是因為《VRChat》早早建立了穩定有活力的玩家社區,才能一直在競爭中有恃無恐。然而這次事件讓官方與玩家社區走向了對立與割裂,也讓《VRChat》的未來蒙上了厚厚的陰影。

然而對玩家來說,即便找到了合適的替代品,誰又能保證今天的虛擬樂園,不會又像《VRChat》那樣變成資本榨汁機呢?

標簽: 在線人數 萬美元的

   原標題:環球短訊!最接近元宇宙的VRChat,成了資本的榨汁機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