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速遞!提前玩到《明日之后》深海巨浪資料片后,我們想說:這波,又穩了

發布時間:2022-08-11 08:02:03
編輯:
來源:網易游戲
字體:

最近,廢土海洋一定是游戲圈避不開的話題。《明日之后》聲勢浩大地開始了全新暑期資料片“深海巨浪“的宣傳,將廢土生存的版圖,拓展到了出人意料的海洋題材。

伴隨著宣傳片沖上抖音熱榜、15位藝術家接力渲染的廢土海洋在B站引發熱烈討論,“深海巨浪“資料片在吸引越來越多關注的同時,也讓人越來越好奇,廢土海洋到底是什么樣的?真如《明日之后》宣傳的那么牛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雖然【深海巨浪】資料片在8月12日才正式上線,但收到《明日之后》的邀請,我們提前登船,玩到了該資料片。在進行了幾天廢土海洋的體驗后,新資料片優異的畫質、獨特的美學風格、豐富的游戲內容,都讓我們感受到繼“重返城市”和“再生者”之后,《明日之后》又要用“深海巨浪”來顛覆人們對廢土生存題材的認知了。

先說結論的話,我們認為,廢土海洋這一波,《明日之后》又穩了。

廢土海洋——大,又不止于大

8月4日,“深海巨浪“的首曝宣傳最后落在了一枚正反面分別寫著Land(陸地)和Sea(海洋)的硬幣,以及窗外的海面上。《明日之后》對”深海巨浪“資料片的定位,可以說從一開始就挑明了,就是做與陸地對等的生存體驗。

而實際進入資料片的第一感覺,就是海洋地圖確實夠大!《明日之后》已經上線接近4年,陸地的范圍已經拓展得十分廣闊,更是包括了沙漠、冰川、森林等眾多地形。而廢土海洋首發的地圖面積就超過陸地的三分之一,并且分成漩渦、結晶、迷霧等五大截然不同的海域。可以說這很難想象是一個資料片更新。

實際游玩資料片前,我們最大的疑惑就是,海洋怎么與廢土題材結合呢?相信這也是大部分人看到廢土海洋的第一感受。在常規認知中,海洋與廢土概念是很難產生關聯的,提到廢土人們更多想到的應該是廢墟般城市,荒蕪的土地,殘存的科技遺址……而這些都是基于陸地的。

《明日之后》顯然也預見到了這點,近期又陸續曝光了多個資料片PV,來花式詮釋廢土海洋的概念。比如,通過電視購物廣告的包裝形式,介紹了玩家賴以在海上生存的船及船上的武器和裝置;又用沙盤模型的方式,展示了五大海域壯闊多變的海洋環境。還有前文提到的15位藝術家進行的渲染接龍,藝術家們各自對廢土海洋的想象,也讓觀眾不禁浮想聯翩。

當我們抱著極高的期待去游玩新資料片,實際的內容體驗也確實讓我們乘興而來,盡興而歸。

《明日之后》做出了一整套與陸地呼應的生存體驗。注意這里是呼應的,而不是對立的,或者更準確的說,《明日之后》基于海洋的背景,對游戲中豐富的陸地生存系統進行了梳理和重塑。玩家在陸地上有莊園,在海洋上則有探索船,同樣可以進行很大程度的自由定義和建造;在海上也會有不識趣的感染者來騷擾玩家,需要玩家保持警惕。

而生存體驗的刷新,首先自于海洋本身自帶的廣闊和多變。離開了知根知底、輕車熟路的陸地,廢土海洋給了我們久違的探索沖動,我們急不可耐地想盡快走遍五大海域的每個角落,解鎖巨大漩渦、龍吸水、廢棄工廠等地標,看看每個海域還有什么驚喜。因為心懷期待,哪怕只是騎著水上摩托在驚濤駭浪間兜圈子,都讓人十分快樂。

此外,廢土海洋的未知與神秘,也的確帶來了更明顯的生存壓力。當登上一艘在海上偶遇的幽靈船,卻被感染者圍堵;當平靜的海面下突然伸出巨大觸手包圍了我們的船;當航行在夢幻的海上結晶之間,卻突然被結晶的爆炸波及;各種意向不到、超越認知的危機,成功讓我們找到了當初戰戰兢兢廢土求生的心跳感。

綜合來看,“深海巨浪”資料片在體量和內容上,都達到了《明日之后》對它的高定位。

有備而來的《明日之后》 與創新高的暑期資料片

在體驗廢土海洋之時,也讓我們回憶起了去年同期的“再生者”資料片。同樣創造了新概念新體驗的“再生者”資料片,也同樣快速引爆了熱點,引發了大量討論。而經過《明日之后》一年的運營,對國內廢土生存玩家而言,再生者已經成為了題材中不可剝離的部分。

去年“再生者”資料片上線后,《明日之后》再次拿下暢銷榜第六的好成績,并多次進入暢銷榜前十。經過對“深海巨浪”資料片的實際體驗后,我們相信《明日之后》是又很大概率超越去年的成績的。

在手游矩陣看來,《明日之后》每次暑期資料片更新后都帶動著游戲本身甚至整個“廢土生存”賽道再創新高這件事,并不是偶然。一是其每次資料片都有著全行業拔尖的高質量品質和大體量內容;更難能可貴的是每次《明日之后》其實都在通過資料片對生存賽道進行著不斷地多角度解讀與創新。

“重返城市”資料片拉長了游戲生存陣線,顛覆了生存陣營理念;“再生者”增加了世界觀深度,賦予玩家更多選擇,也為廢土生存游戲一貫非黑即白的對立加入了更復雜的色彩。而這次的“深海巨浪”則更是直接拓展了整個廢土世界,拔高了整個廢土生存題材所需要承載的內容。

從這個角度看來,可能再創新高并不能準確的表達《明日之后》每個暑期資料片達成的成績,因為可以說到目前為止,國內廢土生存題材能有多高,標準是《明日之后》設立的。

將品類從無做到有 《明日之后》能持續保持統治力嗎?

《明日之后》出現的2018年,其實是中國游戲產業開始進入尷尬期的開始,手游人口紅利和市場天花板開始觸頂,從端游延續下來的“戰術競技類”游戲成為了廠商爭搶的對象,市場品類同質化相當嚴重。

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明日之后》卻攜著“廢土生存”題材出現在了手游領域,將這個發源于歐美,國內受眾廣泛但未在手游領域發光的賽道開拓了出來,為喜歡廢土生存的用戶提供了手游選擇,為當時同質化嚴重的市場注入了新品類血液,也引出了后來這個品類的發展與競爭。過去一年間《明日之后》更是長期穩定在暢銷榜前30,穩坐生存賽道頭把交椅。作為一款馬上4歲的手游,如此情況是十分少有的。

對《明日之后》而言,市場表現的穩,來自于內容創新的勇。在題材賽道上,《明日之后》好像一個眼光毒辣的買手,別人還在猶豫某件藝術品好不好看時,它已經果斷出手拿下,并找到了最好看的展出方式。再生者、廢土海洋都是這樣。名為《明日之后》的藝術館,也在這樣一次次的創新中,收藏了越來越多的孤品,當競爭者幡然醒悟時,再找到的可能也只能是仿品了。

在此基礎上,你要問“《明日之后》是否還能一直保持對賽道的統治力?”這個問題,我想回答是肯定的。

只要《明日之后》對“廢土生存”品類的拓展還在繼續,其創新的腳步還未停下,其形成的內容壁壘就會不斷加固并擴張。它在為“廢土生存”品類手游提供著更多的驚喜與可能,也在與廢土生存賽道和玩家“雙向奔赴”。

標簽: 新資料片 再創新高

   原標題:環球速遞!提前玩到《明日之后》深海巨浪資料片后,我們想說:這波,又穩了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