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訊息:CDPR救不活的《2077》,被扳機社救活了

發布時間:2022-09-20 22:57:56
編輯:
來源:網易游戲
字體:

以下內容包含對《賽博朋克:邊緣行者》的劇透,如果你還沒有觀看這部動畫,請注意規避。


(資料圖)

各位進游戲揍亞當重錘了嗎?

由扳機社制作的衍生動畫《賽博朋克:邊緣行者》已經上線一周,不過,動畫的后勁兒足得讓人頭暈目眩,仿佛閉上眼睛就能聽到那曲《I Really Want to Stay At Your House》。

哦,原來是 我歌沒關。

那正好,來一曲《I Really Want to Stay At Your House》,愿你今晚也能夢見地球從月球的地平線升起。

1

《邊緣行者》播出之后,《2077》的游戲在線峰值從1.8萬飆升至8.5萬,同期游戲更新了1.6版本并且開始了5折折扣,順勢獲得了Steam周銷榜第二的成績。對此,游戲的任務總監Pawel Sasko在推特上發文,感謝玩家給游戲的第二次機會。

把游戲改編成其他媒體作品的做法在今天已經屢見不鮮,但游戲改編之于影視作品如同“鬼見愁”,改岔批了的情況占絕大多數,少量能把游戲還原一點的那都是鳳毛菱角;而《邊緣行者》則是游戲改編作品中的反骨,因使用《2077》游戲場景而引起大量玩家“圣地巡禮”,反過來帶動了游戲的人氣回流。

《2077》游戲的情況玩家們應該都清楚,2020年首發當晚PS4版連續報錯閃退的糟糕記憶依然歷歷在目,目前CDPR也只是完成了他們承諾的一小部分,換句話說,屬于CDPR的救贖還沒有完成。

隨動畫上線游戲也更新了版本,但和他們當初宣傳的內容還是差得遠

這時候被一部衍生動畫“救活”,《邊緣行者》極佳的質量功不可沒,老實說最初動畫公布時我并沒有抱很高期待,倒不是我對扳機社的制作水平有懷疑,更多地是出于他們對調性的把控,事實證明,扳機社和CDPR一起講好了這個故事。

額,或者說用了最能讓觀眾“記憶深刻”的方式講好了這個故事,因為你看現在看完了的朋友個個精神狀態都非常的...emo。

Emo情緒也在一部分玩家心中演變成了憤怒,引發了一系列針對游戲角色亞當重錘先生的花式報復行為,雖然動畫的劇情是固定的,眾多角色的死亡不可避免,但亞當重錘的死法還是由玩家說了算。

但游戲粗糙的戰斗系統,注定了玩家就算變著法子把亞當重錘千刀萬剮,也還是沒法緩解縈繞在心頭的那股子勁兒,只能任憑它自行消化,就像整個《2077》和整部《邊緣行者》一樣,無力又絕望。

而情緒和心流上的消極,正是我對《邊緣行者》最滿意的地方。

2

早在2020年CDPR的畫餅直播中,《邊緣行者》第一次亮相并宣布由扳機社制作,我就一度以為《邊緣行者》會是一部比較樣板的扳機社動畫,也就是聽到Trigger之名你會想到的那類作品——《Kill la Kill》《普羅米亞》一類的燃系動作片,穿插一些無厘頭的日常搞笑部分,還有最近幾年雨宮哲監督的《SSSS》系列更具代表性的青春元素。

俗稱貼貼

我甚至一度幻想扳機社會把《邊緣行者》做成一部相當胡逼的動畫,因為他們正兒八經做過賽博朋克題材動畫《忍者殺手》,同樣是雨宮哲監督,味兒沖又好看。

(題外話,推薦大伙都去看《忍者殺手》)

不過看完《邊緣行者》,我還是慶幸他們沒有胡搞瞎搞,這個后于游戲推出的衍生動畫,描繪的不是“大名鼎鼎的V”這樣近乎全能的玩家化身,而是一群被義體技術異化的、被賽博精神病折磨的、被夜之城吞沒的小人物,這就注定了《邊緣行者》的悲劇內核。

《邊緣行者》在第一集就毫不吝嗇展露它的悲劇性,故事聚焦在出身于夜之城的一位學生大衛·馬丁內斯,與母親相依為命的他,身處于社會底層,生活如履薄冰,難以維系,母親為了讓大衛進入公司實現階級躍遷,重金供他就讀荒坂旗下的私立學校。

關于母親的記憶貫穿全片,也是大衛異化路上自我拷問的根源

但情況總是會向著更糟的方向發展,馬丁想給家里省錢,用不起正版軟件,又讓經濟情況雪上加霜;在學校,被富二代同學排擠,三番五次逼他退學;直到大衛和母親卷入一場飛車槍戰,也沒有會員級的醫療保險,母親過世,大衛連母親的遺體都沒見到。

母親的死亡是就像是大衛的促進劑,把這個叛逆的大男孩推向夜之城的黑暗面,沒有雙親,經濟陷入困境的大衛,從母親的遺物發現一個軍用級強化義體Sanevistan,在黑市變賣不成,于是決定裝在自己身上,成了他走入街頭的契機。

這種軍用強化殖入物,卻是母親從一位賽博精神病身上取下的走私品,大衛裝上Sanevistan后,出人意料地駕馭了Sanevistan,也讓他受到來自荒坂企業高層人士的注意。另一方面,大衛為了在街頭求生,也邂逅了神秘的女盜賊露西,機緣巧合下加入了“賽博朋克”曼恩的團伙旗下,展開了他的夜之城街頭生活。

曼恩算是比較典型的扳機式大哥角色

之后的4集都聚焦在這群“賽博朋克”身上,曼恩、露西、麗貝卡等等一系列討喜的角色在這段時間被塑造起來,追尋夢想的戀人,可靠的領路大哥,結伴而行的團隊,都成為大衛新生活的一部分,情況變好了,一切都好起來了,仿佛大干一票之后就可以繼續浪客生活。

我覺得很有意思的一點是,動畫將“賽博朋克”這個類型名詞描述成了一群人的身份名稱,就像是“賽博精神病”的上位替代,身負義體,游走在秩序和精神的邊雙重緣,努力在逼促無情的社會結構中反抗、茍活的一群人,被稱為“賽博朋克”。

但“賽博朋克”與“賽博精神病”的界限也在這過程中一點點模糊,就像一場注定被追上的賽跑。

于是來到第六集,過量的義體安裝逼瘋了曼恩,行動失敗,團隊分崩離析,暴恐機動隊突入的瞬間,在被義體Sanevistan壓縮的時間里,大衛痛苦地以慢放目睹了曼恩的死相,前5集堆疊起來的安全感跟著“大哥”一起倒塌,配樂選取了游戲FM96.1“金屬最高音”廣播中出現的黑金屬曲目《Zurawie》,歌曲中的嘶吼仿佛代替了大衛發出瘋狂和絕望的聲音。

第六話作監五十嵐海,91年生人的新生代原畫師,用狂氣的、顛覆原設的線條和筆觸呈現了這段絕望的演出

沒人能逃開,曼恩逃不掉,大衛也逃不掉。

故事后半即使穿插著麗貝卡這一可愛人氣角色的高光點和炫技式的火爆戰斗場面,仍然難以阻止調性的下沉;大衛成長了,成為能獨當一面的團隊領袖,全身逼近極限的義體化也讓他走上了曼恩的末路,從一開始他就被企業盯上當做棋子,他最后能做的也只有拯救愛人,在徹底失去自我前赴死。

3

在看到大衛連續驅動Sanevistan10次的橋段后,我還以為《邊緣行者》會有個更俗套的,擊敗反派的大團圓結局,大衛一直在強調他的“特別”,常人不能驅動的Sanevistan他可以駕馭,超越上限的全身義體化他也能保持神智,這是他抗爭的根源,好在他的“特別”被亞當重錘這樣的角色擊碎,他英勇的抗爭也就走到命運盡頭了。

我不能說《邊緣行者》是個多么完美的作品,它在很多時候都會讓我感受到些許落俗,“衍生動畫”的身份加上10集的小體量也沒法讓它駕馭一個多么復雜的故事,它只表現了夜之城的一個切面,但即使是一個切面,我也在里面看到了一些關于“賽博朋克”的東西。

很多朋友以靠近朋克的方式去理解賽博朋克,其根源是鼓勵抗爭性,強調叛逆、反叛精神,對抗主流價值觀等等,從這個角度去看,大衛一路殺回荒坂塔,拼盡一切救下露西,只身一人對抗亞當重錘,為完成露西的夢想安然接受了自己死亡的終局,確實是件非常“朋克”的事兒。

你甚至可以說這過于浪漫了,浪漫得有些“俗”

但對我來說,“抗爭”,同時伴隨著“抗爭失敗后的無力”才是讓我喜歡《邊緣行者》的主要原因,結尾露西孤單一人站在月球上,面罩上倒影出大衛的身影的那一刻,《I Really Want to Stay At Your House》再次響起,這對我來說才是一次完整的體驗,真摯的感情被生命的渺小和巨型企業的陰謀吞沒殆盡,個體的抗爭一點屁用都沒有,大衛·馬丁內斯的名字就像一朵煙花短暫閃耀了片刻,這操蛋的世界又回歸了平靜——骨子里的消極和真實的愛一起塑造故事。

其中的變量,只是消極的部分有多么陰郁、無力、絕望,而真實的愛又能如何甜美、真摯、溫暖人心,《邊緣行者》沒有足夠的篇幅去塑造如《2077》般的大陰謀,但大衛和露西的感情在這部作品里就像是黑暗潮濕下水道里傳來的一束光,美好得有些不合時宜。

也因此,最后這美好破碎的時候,才會讓人感受到疼痛。

這是我唯一能想到的,我在看完《邊緣行者》數日后仍然無法緩過來的那股子后勁兒的緣由。因為這么美好的愛情在賽博朋克里也太他媽罕見了。

“他再也沒有見過莫利。”

“賽博朋克老祖”威廉·吉布森的處女作《神經漫游者》以這句話作結,男女主角凱斯和莫利甚至不能稱之為愛情的關系沒有得到作者多少描寫,少到我差點忽略這段關系,我一度認為這可能才是賽博朋克作品中愛情的常態,是絕對冰冷的環境里無法捉摸的一點點溫度 。

大衛和露西的愛情就像加冰伏特加一般炙熱。

我覺得這很棒,就像游戲里的臺詞“走這條路,夜之城永遠是贏家”,短短十話,敘述了一個為他人夢想而活的叛逆青 年,成長為名字上了來生酒單的“英雄”的故事,一曲悲歌,棒極了他媽的。

標簽: 忍者殺手 馬丁內斯

   原標題:焦點訊息:CDPR救不活的《2077》,被扳機社救活了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