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搖滾!》為什么是神-環球速看

發布時間:2022-12-01 23:09:33
編輯:
來源:網易游戲
字體:

最近,我被一部動畫的表情包刷屏了。


(相關資料圖)

沒錯,就是《孤獨搖滾!》,一部就算你沒看過,也一定見過表情包的“神動畫”,隨手一截就能當表情包,甚至連臺詞都不用改。

至于《孤獨搖滾!》為什么是神,首先是犯下傲慢之罪的……咳咳,說正經的,本作由CloverWorks制作動畫,芳文社和Aniplex共同出品,說到這你可能已經心里有數了,就是那個熱衷于做“美少女貼貼”萌系作品的芳文社。

《孤獨搖滾!》并不是原創動畫,而是漫畫改編,原作是標準的四格漫畫。開播前秉持著芳文社Buff和不錯的漫畫基礎,又是偏日常的題材,算是四平八穩,放在熱門動畫扎堆的10月期待不算多。然而放送8話以來本作的超高質量,一躍薄紗某些砸錢做MV的改編動畫,成為實質霸權,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孤獨搖滾!》為什么能成為我的“周指活”。

初看《孤獨搖滾!》

主角名叫后藤一里,外號“小孤獨”(ぼっち,諧音“波奇”),是一個究極自閉社恐人,她為了改變現狀決定自學吉他組樂團。卻又因為社恐,只敢在網上以“吉他英雄”為名,發布一些演奏視頻,并因為受到贊美的評論而欣喜。就很像大家平時有事沒事都發個朋友圈或者QQ空間,尋求網絡那頭的回應與認可。

我的一位高強度發空間的朋友

在現實中,小波奇也想得引起同好的注意,于是便背著吉他來上學。相信不少人都干過類似的事,穿著聯動衣服、戴個徽章啥的,想著能不能遇上同好,結果證明只是一種自我安慰,大家都是“社恐”罷了,誰都不敢主動搭話。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社恐傾向,而《孤獨搖滾!》正是抓住了當下年輕人的心理狀態,通過讓人產生共鳴來吸引和留存一些觀眾。然而它并沒有揪著“社恐”不放,只是點到為止。小波奇雖然經常社恐發作陷入個人世界,但它總能在局勢崩潰無可挽回之前,通過其他角色的介入,或是自我覺醒來及時止損,營造緊張感和喜劇效果的同時又不讓劇情節奏崩壞,這是十分高明的一點。

這社恐發作好似“賽博精神病”

再看《孤獨搖滾!》

但前四話下來,除了喜劇效果拉滿,演出又引人共鳴的社恐戲,《孤獨搖滾!》還有著十足的細節,很顯然制作組并不滿足于把它制作成一部單純的美少女喜劇動畫。

很多人會調侃小波奇第一集時在紙箱子里演奏的畫面,畢竟現實里沒見過有人在紙箱里演奏。然而你是否想過,這里的“紙箱中演奏”竟然是嚴謹且可行的,微博上的一位博主就計算出了答案。

通過首先通過畫面來計算出紙箱的尺寸,再了解一下小波奇手上那把吉他的尺寸,運用數學老師交給我們的勾股定理(大家肯定不會忘記這個吧),最終完美的證明了“紙箱中演奏”的可行性。

原文來自博主Lyri-Kyunero的《淺析芒果箱中彈吉他的空間可行性及可取策略》

如果說這些小細節太難發現,那咱就來說說呼聲最高的Live環節。

首先是本動畫的第一次高潮部分,第五集的Live試演,“團結樂隊”演奏了原創曲目《吉他與孤獨與藍色星球》。(太好聽了請大家再聽聽)

面對“不被店長認可就不能開Live”的要求,緊張、不安,甚至連一直以樂觀著稱的小天使虹夏,聲音都在報幕時有些顫抖,社恐的小波奇也在演奏前來了一個深呼吸緩解緊張。

其實在演奏時,作為大前輩的涼做了一個很細節的小動作,來提醒專注彈吉他的喜多:前奏結束,該唱了。

另外,這場試演的畫面切換也十分講究。前半一邊是小波奇的內心獨白,另一邊則配合著把鏡頭給到樂團的其他人,最后回到小波奇。而小波奇也在此刻明確了自己如今站在這里的理由:與大家一起玩樂團。緊接著就是非常帥氣的一個踏步,小波奇進入了“吉他英雄”的狀態,而歌曲也在此時進入副歌部分,畫面和音樂的配合可謂是恰到好處,成功的燃起了觀眾的情緒。

在演奏的最后,給了一個涼轉身面向虹夏的鏡頭,其實這是涼的一個小習慣。(劃重點,之后要考的!)為什么得出這個結論,容我在這里賣個關子。

第八集的第一個畫面就是陰郁的暴雨天氣,似乎已經暗示演出并不會順利。

果不其然,因為暴雨,只有寥寥幾個觀眾來參加。初次登場的緊張、觀眾數量的減少,導致樂團的大家心情更加低落,在演唱第一首曲子的時候頻頻失誤。相信各位都能聽出喜多明顯的唱快了,而虹夏的鼓點也沒有對上節奏,導致涼也失去了配合。小波奇更是一直低頭看著自己的吉他,之后鏡頭給到臺下仰望的觀眾,巧妙地形成了一個“正反打”的畫面,放大了不安和緊張的情緒。

說起來,各位還記得我剛才說的“涼的小習慣”嗎?這首演奏結束后,涼的最后一個動作依舊是轉身面向虹夏。畢竟這二人是樂團中認識最久的,這種感情上的羈絆從動作就能體現出來。

眼看這初登場就要以悲劇收尾,我們的“吉他英雄”適時登場了。一腳踩下效果器,開始了一段即興演奏,將剛才失望的觀眾又吸引回來,也震驚到了樂團的隊友,又似乎在宣告這場Live還沒有結束,也不該在此結束。

這段的鏡頭也圍繞著小波奇組接,每個給到他人的畫面后都再次切回小波奇,而且隨著吉他節奏的加快,畫面的切換速度也在加快,音畫再次完美配合,將氣氛推向高潮。

狀態回來了,臺下觀眾的反應也與之前有很大的不同:小波奇的兩個粉絲情不自禁地隨著節奏晃動,其他觀眾也不再低頭玩手機,店長的表情也由之前的嚴肅轉為微笑。

雖然在演奏第二首的時候,小波奇依然是盯著自己的吉他,但情況卻和第一首完全不同了。之前的小波奇是因為不安緊張才盯著吉他,現在卻是因為進入了“忘我”的狀態而盯著吉他。同時這段的鏡頭也將漫畫的畫面更加完美地展現了出來。

這首歌在觀眾的掌聲中完美落幕,而場外的天氣也轉為晴天,照應了開場前小波奇的粉絲所說:“希望你帥氣的演奏能把臺風都趕跑哦”。

后看《孤獨搖滾!》時,因為二創而愈發瘋狂。

一個作品火不火,二創作品的數量和質量也是判斷的一個標準。《孤獨搖滾!》二創作品數量上不必多說,質量上也是不遑多讓。如果說《孤獨搖滾!》的動畫讓我眼前一亮,那么《孤獨搖滾!》的二創就是讓我眼前一黑了。

這些二創里有“土味”的:

土,但是我喜歡

有誤解向致郁的:

看得我emo了

甚至有剪成恐怖片的:

事實證明BGM最能烘托氛圍

當然也有橘味的:

你們不要拿原片來騙我!

看了這些二創,我的心情就像是過山車,不,應該說是被過山車創了。一會對著屏幕傻樂,一會又陷入玉玉狀態,活像一個神經病。雖然俗話說“二創是要二次創作,而不是創死觀眾”,但是想想能被《孤獨搖滾!》創死,也不失為一種享受。

如果你是社恐,那么《孤獨搖滾!》一定能讓你產生共鳴;如果你不是社恐,《孤獨搖滾!》依舊能用良好的節奏和畫面打動你。如果你喜歡搖滾,那么《孤獨搖滾!》就是一個在輕松幽默的同時,又不失嚴謹的“搖滾夢”故事;如果你不了解搖滾,也不妨通過《孤獨搖滾!》,了解一下這種富有激情節奏的音樂類型。如果你喜歡追番,那么《孤獨搖滾!》能夠帶給你足夠的期待值;如果你喜歡養肥了再看,那么《孤獨搖滾!》也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不過看了之后問題就來了:看不到《孤獨搖滾!》的下一集,我的身上就好像有小波奇在爬!人看孤獨搖滾哪有不瘋的,硬撐罷了!波門!虹門!喜門!涼門!

標簽: 吉他英雄 喜劇效果

   原標題:《孤獨搖滾!》為什么是神-環球速看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