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玩家相守十六年,它做對了什么?

發布時間:2023-04-22 19:20:27
編輯:
來源:網易游戲
字體:

最近掀起了一波“武俠熱”的回潮,讓曾經的80、90后又重新追憶起當年的青春熱血,那最經典的《新天龍八部》端游是金庸正版授權的第一款IP改編的網游,也是許多武俠愛好者“夢開始的地方”,意義非凡。

不久前,《新天龍八部》端游發布了一支全面回顧游戲十六周年歷程的情懷向視頻,呈現它從2007年至今整整十六年的所發過的資料片,老玩家看了直呼“爺青回”。


(相關資料圖)

在行業里,能真正做到運營超過十年的網游鳳毛麟角,新天龍卻在武俠品類傲首十六年,仍居前列。這就讓人很想去叩問,暢游在運營上到底做對了哪些事情?

1.探索IP改編的方法論,根植文化鐵枝開花

追本溯源,時針撥回到2005年。彼時網游方興未艾,當人們玩到韓國的《傳奇》和歐美的《魔獸》,很自然的會期待一款根植于我們自身文化的,土生土長的國產網絡游戲。

在那時的環境,金庸無疑是最有號召力的IP沒有之一。

因此,當暢游研發三年推出天龍端游,它很快憑借著當時先進的3D技術,對書中江湖的用心還原,以及金庸老爺子的金字招牌獲得了優異的在線數據。

但其實從今天眼光看,IP改編從來不是個萬無一失的方向,開發者如果對原著缺乏理解,往往遭到原著讀者的批評。翻車的例子不勝枚舉,粉絲最害怕的就是“毀IP”。

但后來的結果證明,《新天龍八部》端游找對了方向。一方面,他們請相關歷史專家參與設計了洛陽,汴京、大漠等城市或地區,著力還原金庸老爺子書中北宋先民的人文風貌。

另一方面,他們利用電子游戲的敘事優勢,補充和擴展了很多原著里一筆帶過的內容。比如書中并沒有描寫少林的新弟子學什么武功,用什么武器。制作組在理解原作精神的基礎上,補充相應的可玩設定。在游戲體驗的層面,一定程度上更完善了年少時期對金庸世界的幻想,這么多年的評價來說,暢游成功做到了將天龍IP在游戲領域發揚光大。

而IP經濟曾是業界熱議的研究方向,各種理論層出不窮,效果也參差不齊。但經過十六年的實踐總結出一套方法論的《新天龍八部》端游,或許就是那個“掃地僧”。

首先從致力于深耕金庸文化開始,在金庸先生的書中是厚重的歷史,新天龍在繼承并內化成自身魅力的同時,在原著的基礎上豐富升華了金庸文化、武俠文化、傳統文化,成就了新天龍的底蘊。

在“春至江山”資料片的主題時裝與絲路資料片的“漠高飛天舞”時裝中,分別以國畫《千里江山圖》和敦煌莫高窟為設計原型,在游戲服道化中融入了傳統文化,其中《千里江山圖》同為北宋作品,此畫雖歷千年之久,部分色彩已脫落,但繪畫技巧仍然清晰可辨,新天龍通過游戲的呈現將畫中青山碧水穿于身,表現了中華大地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審美和時尚。

另外在2020年的“風起汴京”資料片,天龍攜手開封博物館從景觀、聲音、風俗三個方面在游戲里還原了一座數字汴京,穿越千年,玩家可以站在橋頭看街邊人來人往,和全服的好友漫步在此,深入體驗到曾經的大宋汴京繁榮景象。

而在去年《新天龍八部》端游更是動作頻頻,先是與川蜀文化聯動,將熊貓十五加入游戲、邀全服玩家一起重建天下第一關雁門關的玩法聯動。后又在懷舊服曼陀山莊上線之際邀請著名琴師“斫琴師”為游戲打造的專屬古琴,還有在七夕聯動非遺戲曲,以穆桂英&楊宗保的經典故事傳遞中華愛情觀的魅力。

除此之外,《新天龍八部》端游還與故宮博物院,敦煌研究院都有過深度合作,其它像是搭建實地搭建北宋消暑體驗店,黃鶴樓登頂等例子不勝枚舉。

“因作品愛上文化,因深入文化而更愛作品”,這種正循環不論對任何文藝消費者來說都是美妙的體驗,就如武俠作品同儒釋道等文化相賦相生,新天龍用實際行動繼承了金庸先生以文寓道的格局。

還原金庸小說的世界,本就不容易,而天龍卻在此基礎用以游戲角度切入豐富,完善整個世界觀。讓玩家不僅在游戲中可以穿著傳統文化衍生的服裝,漫步于汴京感受書中的魅力,并且在游戲外,還能通過戲曲鼓琴以及實體店等,得到天龍IP的文化價值。這可能就是新天龍作為一款IP改編的作品能得到市場認可的重要原因。

2.與社群搭建良性互動機制,與玩家共同創造內容

新天龍不僅對游戲內容嚴格把控,對于玩家也是很用心的,在2022天龍嘉年華上,《新天龍八部》端游市場總監高陽表示:“除了傳統文化的傳承,開放、溝通也是天龍近年來秉持的態度。我們深知,是每一位玩家的努力,造就了天龍江湖的精彩。”

在游戲中,作為一款運營十六年的作品,《新天龍八部》端游錘煉完善并發展出“婚姻,師徒,幫派,跑商”等豐富系統,輔以武俠味道純正的地區搭建和國風音樂,為玩家創造了多樣和豐富的社交空間。無論是與另一位玩家喜結連理,還是仗劍一方行走江湖,玩家都可以在游戲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游玩方式。

就比如早期燕王古墓是新玩家重要的練級場所,但這里因為游戲機制會有很多高等級玩家獵殺小號,于是有很多小號因被欺負了,叫上師傅到這來復仇。后來不少師徒,還因此敢情升溫成為情侶。仇家、師徒、夫妻,還有其它像是幫眾商會等通過類似燕王古墓這樣的具體場景聯系發展,《新天龍八部》端游用出色的設計詮釋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透過這些可以看到,《新天龍八部》端游的經久不衰離不開玩家的參與,官方也深知這點,所以最近兩年,傾聽玩家的聲音會被認為是新天龍端游最重要的發展基調。

2021年,官方專門邀請玩家組成玩家策劃團,后者參與了三城玩法回歸,聯盟談判等新系統的設計。后又以“優秀創作者計劃”,對UCG創作者給與流量和現金的支持,力圖打造一個良性循環的內容生態,為每個玩家創造有歸屬感的社區環境。

而在線下,《新天龍八部》端游十多年來每年都在開展線下玩家見面會,邀玩家交流天龍故事,分享武俠精神,與玩家共同成長。

去年的出版《時光之書》,就是玩家與游戲共同成長的最好體現。

就像無數作者受金庸影響而投身于武俠創作,天龍玩家也熱衷于在社區進行武俠創作,或是書寫自己的游戲回憶錄。而《時光之書》就是收錄此前征文活動中眾多玩家作品凝練而出的那封情書。

正如前面總監高陽強調的運營理念,玩家十六年來投入的情感讓《新天龍八部》端游的武俠世界更鮮活,《新天龍八部》端游開展的各種活動又再回饋玩家的感情。彼此互動形成了一個良好的互動機制,官方用心制作內容,玩家之間緊密相連,再加上官方與玩家的深入合作,由此總結出一套無可替代的方法論。

3.《新天龍八部》端游,穩坐業內無可撼動的天龍IP頭把交椅

《新天龍八部》端游的玩家以長情著稱,從不吝嗇對游戲的認可。

相關社區內可以看到玩家分享自己的故事,有的和現實中同學在天龍里成立幫派,哪怕畢業各奔東西,還因游戲保持聯系;有被叔叔帶著玩的,哪怕后來工作繁忙,依然會打開音樂平臺,循環播放游戲里洛陽城,峨眉山,少林寺等場景的配樂。更有因為游戲而認識自己的另一半,如今孩子都七歲的慈愛老父親。

從第一次拜師,第一次刷棋,第一次入幫,第一次結拜....只要聊到這些,總能將自己的某個人生階段與游戲活動穿插敘事,就仿佛聊的并不是游戲體驗,而是真實發生過的一段難忘經歷。

所以對很多玩家而言,《新天龍八部》端游早已不僅僅是一款游戲,它是武俠迷與武俠文化的紐帶,是實現自我價值的站點,也是結交朋友的平臺....讓他的玩法早已超越了電子游戲的框架。

運營超過十年卻仍有旺盛生命力的端游屈指可數,《新天龍八部》端游卻從IP改編出發,挖掘武俠文化,與玩家共同創造了屬于自己的神話,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經歷十六年的積極的創新,開放的探索和深耕的打磨,《新天龍八部》已經搭建起了一套內容服務玩家,玩家參與內容,官方與玩家再去挖掘文化的穩定三角關系。

而這是運營組長期實踐才修得而成得內功,是新游戲短時間內不可比擬經驗,也是《新天龍八部》端游作為一款老游戲,仍穩坐天龍IP頭把交椅的原因。

標簽:

   原標題:與玩家相守十六年,它做對了什么?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