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把孩子「趕」出游戲

發(fā)布時間:2023-06-02 06:08:22
編輯:
來源:網易游戲
字體:

上午十點,新河縣實驗中學的孩子們正在上一堂三維技術課,今天的課題是《我在元宇宙修長城》。孩子們圍坐在圓桌前,在老師的引導下,使用3D軟件將長城崩塌的部分填補完整。

這并不是一節(jié)興趣課,初一的同學們每周會有三堂課來到這間特別的教室,由兩名專門教師負責,教學內容涉及圖形化編程、開源硬件、AI視覺識別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教室里配備了15臺i5筆記本,兩臺多媒體大屏,成套的智能編程機器人和VR設備,大部分學生是在這里第一次接觸到這些設備。

這里是整座學校中科技含量最高的地方,被稱為“未來教室”,場地裝修和其中的設備都由騰訊提供,另外還配套了相應的課程設計與教師培訓。這是騰訊游戲“智體雙百”項目中的一部分,據(jù)現(xiàn)場的工作人員說,也是他們在未成年保護新階段的做法。

過去的幾年時間里,我們一直關注著國內游戲產業(yè)未成年人保護方面的進展。從最早騰訊游戲未成年人家長服務平臺的報道,再到“最嚴防沉迷新規(guī)”頒布后的家庭紀實,游戲企業(yè)的舉措和官方的法規(guī)都已經徹底落地生根。根據(jù)游戲工委的報告,從2022年以來,我國未成年的總游戲時長已經有了極大幅度的減少——超過七成未成年人的每周游戲時長都已經控制到了3小時以內。

而驅車5小時來到河北邢臺這所縣中學的我們一開始還未看出,這間高科技教室是怎么和“防沉迷”聯(lián)系起來的。

1

未來教室的建立,是新河實驗中學近年來的一樁大事。

新河實驗中學位于河北省南部,邢臺市下轄的新河縣——一個典型的傳統(tǒng)農業(yè)縣,經濟基礎薄弱,也沒有什么旅游資源。直到2019年前,新河都是國家扶貧開發(fā)的重點貧困縣。在網上預訂當?shù)氐淖∷蓿踔吝B均價超過100元一晚的酒店都很罕見。

這已經是縣上最好的學校,但繞著校園走一圈,依然能看出教學條件的不足。

騰訊游戲提供了硬件設備,也支持了課程、培訓等“軟件”,就像開頭提到的科技課程一樣,仍舊需要學校自己來“消化”這些內容,才可能真正應用于日常課堂中。

“未來教室”在學校落成后,科技課程取代了原來傳統(tǒng)的信息技術課,每班每周三節(jié)。光有課程不行,還需要老師。校長請來曾是自己學生的復旦大學計算機系本科生做線上授課,安排所有數(shù)學老師學習編程,可老師們反應還是學得比較吃力。最后從學校的高中部借調來了楊、韓兩位信息技術老師。

楊老師正在上課

楊老師是新河縣本地人,2014年從計算機專業(yè)本科畢業(yè),2018年考取人民教師編制,回到新河實驗中學教信息技術。去年3月來到未來教室,主要教 “圖形化編程”課程,算得上專業(yè)對口。

圖形化編程通過拖放圖形化的代碼建構程序,有點像拼積木,適合低齡初學者

楊老師在來到未來教室執(zhí)教前,也沒想到自己會對這件事有這么大熱情。

十幾年前,當楊老師還在讀中學時,互聯(lián)網在輿論中還屬于洪水猛獸。看了太多老師家長去網吧抓人的案例,在她的印象里,喜歡上網的都是不良少年。

當時每周一節(jié)的微機課,是楊老師學生時代接觸電腦的唯一途徑。但她并不喜歡這門課,和所有當年的高中生一樣,她每次進機房都要舉行一項神圣的儀式——穿鞋套。這讓她倍感壓力,覺得眼前這些精密儀器是需要小心呵護的寶貝。

她高中畢業(yè)時,互聯(lián)網借助手機開始進入普通人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社會輿論對互聯(lián)網的態(tài)度有了大幅轉變。家人和親戚都覺得學計算機有前途,在眾人的期待下,楊老師填報了計算機專業(yè)。

畢業(yè)后,楊老師想過成為一名程序員。然而大學教的計算機知識和實際應用脫節(jié),加上她只真正接觸了四年電腦,這個行業(yè)對她來說顯得太過陌生。在外兜兜轉轉幾年,楊老師又回到家鄉(xiāng)新河縣,當起了一名信息課教師。

信息技術課只在新河實驗中學高中部開設,之前四年的教學生涯里,楊老師的工作也近乎 “照本宣科”,每學期重復相同的教案,學生們的唯一目標也就是通過相應的學業(yè)水平測試。

初中部的情況則更差一些,楊老師來到這里才發(fā)現(xiàn)學生仍然和當初的自己一樣,許多同學甚至從未接觸過電腦。即便是ChatGPT這樣的互聯(lián)網領域的討論焦點,在這里也鮮有人知。

未來教室建成后,這些曾經遙遠的話題在課堂上有了更多的討論空間,也成為了有必要向學生介紹與分享的內容。

這對于任課老師而言同樣是個挑戰(zhàn)——現(xiàn)在楊老師每次備課,都要面對一些新內容,但她還是覺得這樣的工作比過去更能讓人投入。

有一次她不知不覺便備課到深夜,遇上個不太理解的問題,便發(fā)消息給未來教室的另一名任課教師韓老師。發(fā)完消息她才意識到此時是凌晨兩點, 然而韓老師還是秒回了消息,因為她也仍在備課。

韓老師比楊老師年長一些,經歷的情況也大致相同——直到大二,就讀于計算機專業(yè)的她才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第一臺電腦,花費了她相當于七個月的生活費。但最后,她的實際工作距離互聯(lián)網行業(yè)相當遙遠。

這讓她們都有些惋惜。現(xiàn)在,未來教室不僅重新拉近了這兩位教師與科技、與互聯(lián)網的距離,還有機會讓學生們不再重蹈覆轍。她們覺得,未來教室的課程不僅能開闊視野,還能讓同學們更立體地認識互聯(lián)網——今天的孩子們大都從小接觸手機,但對手機和互聯(lián)網的理解往往僅限于娛樂功能,不是刷短視頻就是玩游戲,而未來教室展現(xiàn)了電子設備和互聯(lián)網的另一面:很多同學發(fā)現(xiàn),“用圖形化編程實現(xiàn)自己的想法”這件事本身,和玩游戲一樣有意思。

2

在學校里,徐楊是典型的 “別人家孩子”。

在參加未來教室之前,徐楊的生活被書本所包圍,成績優(yōu)秀。她對電腦非常陌生,假期的娛樂活動是用父母的手機玩消消樂、刷短視頻。一直以來,她按部就班地學習、生活,原本的理想是成為一名老師。

在未來教室建立后,學校所有學生都有了接觸電腦和互聯(lián)網的機會。起初徐楊對于課程涉及的編程內容有些畏怖,覺得這是相當復雜的東西。但在實際接觸,她發(fā)現(xiàn)課上教授的“圖形化編程”也并非那么難以掌握,每堂45分鐘的課結束都只覺得意猶未盡。

在未來教室學了一個月的課程中,依照騰訊游戲提供的賽事信息,全校學生都在兩位老師的指導下參與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與實踐大賽(NOC編程大賽),一個他們此前聞所未聞的活動,但現(xiàn)在正在成為每屆學生的慣例參加的賽事。

經過幾輪省市區(qū)比賽后,徐楊成為了全校唯一名進入國賽的學生。在遠程參賽的騰訊會議上,每名選手的ID上都標著自己學校所在的城市,徐楊看到其他人都來自北京、上海、澳門等大城市,只有她來自一所縣城學校。

徐楊在這場比賽中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績,這讓她意識到網絡原來不只有游戲和短視頻。現(xiàn)在拿到父母的手機時,她會主動去搜索科技相關的內容。她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的夢想可以更大一些”,職業(yè)夢想也從老師變?yōu)榱艘幻绦騿T,未來想到更遠的地方去看看。

張柳是未來教室里另一名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

在我們見到他之前,這個名字就曾多次出現(xiàn)在兩位老師口中,他是未來教室的中堅力量:“我們不懂的東西他都懂。”

不同于學校里的大部分同學,由于家里有上大學的姐姐,寒暑假會帶著筆記本電腦回家,張柳很早就學會了上網,通過網上學到的裝機知識,他自己花1200塊錢零花錢組裝了一臺家用臺式機。兩天放假時間,張柳總會花一天半時間泡在網上。

他喜歡瀏覽關于游戲關卡設計的視頻,還愛看科幻小說,幻想成為一名游戲主播。但這些興趣愛好和他在學校學的課相距甚遠,也沒什么同學能和他一起討論這些愛好。這讓他在入學之初一度非常沮喪,到新環(huán)境完成小升初的他成績也下滑了不少。

未來教室改變了這一切。

張柳在未來教室表現(xiàn)突出,負責未來教室的兩位老師發(fā)現(xiàn)張柳對于互聯(lián)網上許多新鮮事物的了解甚至超過了她們,時常能補充或解釋連老師都不太了解的內容,也總是冒出些新鮮點子。

實際上,“未來教室”的授課內容并不屬于應試教育的一部分。為了讓教室能夠真正運轉起來,同學們有足夠的積極性來學習這些新東西,騰訊未成年人保護團隊還強調“以賽促練”,通過賽事和運營活動,讓老師和同學們學到的新知識能實踐起來。騰訊未保團隊鼓勵和幫助師生參與國家白名單賽事,也會舉辦“科創(chuàng)營”一樣的實踐活動,提供參加比賽需要的學習內容、培訓和輔導。今年三月,全國青年科普創(chuàng)新實驗暨作品大賽來了。

這屆比賽的主題是“智慧社區(qū)”,鼓勵同學們尋找社區(qū)生活中的日常問題,并提出智能解決方案。最終是張柳的點子得到了認可——他想出了一個“體育用品全自動租借設備”,在機器前拿出想歸還的體育用品,對應的柜門就會自動打開。

借著教室里的各項工具,大家最終一同成功制作出了這臺設備的“原型機”。

這還讓張柳在未來教室“找到了伙伴”,他和一起參賽的同學們甚至是老師暢談自己的興趣愛好。交到了志趣相投的朋友后,張柳的成績也有了提升。

張柳的經歷很有代表性。我們在此前的多篇未成年保護文章中都提到過,孩子之所以沉迷游戲,更多時候不是因為游戲本身有多好玩,而是因為他們的課余生活乏味,現(xiàn)實生活里缺少情感交流,個人興趣愛好發(fā)展受阻——沉迷游戲實際上是孩子們試圖用游戲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只要提供一個解決方案,讓他們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到樂趣,和其他人交流、成長,獲得認同感和歸屬感,游戲沉迷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這本應是家長的任務,但有些時候,確實有客觀原因——為生計出門打工、缺少教育知識——導致家長無能為力。因此,在校園中為青少年提供樂趣、社交和成長,就相當關鍵了。

這也是防沉迷新階段到來后的一個新思路。自從2021年末的最嚴防沉迷新規(guī)實行,“防”這條路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那么試試“疏導”也許會有更好的效果。建設未來教室,提供科技課程和賽事支持,就是騰訊對防沉迷的新探索之一。

未來教室改變了新河實驗中學,同樣被改變的還有留早鎮(zhèn)明德小學的孩子們——以另一種方式。

3

月季是一種適合冬天低溫養(yǎng)護的植物,對于土壤適應性強,易于打理,因此北方地區(qū)大部分學校都會選擇種植月季。5月份是月季的盛花期,明德小學的月季花開得正好。

不遠處,課間活動的學生正在踢紙團揉成的小球。運動是孩子的天性,青少年階段卻是升學壓力最大的時候,升入中學的學生,幾乎全身心都需要投入到備考,培養(yǎng)運動習慣最黃金的時期是在小學。

“未來運動場”同樣是騰訊在防沉迷上的新思路。足球場建成后,明德小學成了附近唯一有正規(guī)操場的學校,周圍鎮(zhèn)里的中小學都會來此舉辦運動會等活動。

明德小學位于河北省定州市留早鎮(zhèn),鎮(zhèn)上本來有五所小學,后來因為人口流失,只剩下了這一所,附近七八個村子的孩子都要來這兒上學。

2015年,響應國家政策號召,河北省設置了15所足球特色學校,明德小學是其中之一,學生們對這項運動也頗為熱衷。

但當時,“未來運動場”還尚未建成,學生們只能在土操場上練球。夏秋時節(jié),地上都會長出一層蒺藜,練球的學生們時常摔倒被劃得滿身傷痕,學校不得不定時組織學生除草。

蒺藜:因果實呈刺狀,刺觸傷人而得名。成熟果實甚至可以扎破自行車輪胎和較薄的鞋底

楊強是學校里唯一有體育教育背景的老師,但他此時要兼顧數(shù)學和足球。2015年,他以體育老師的身份進入了明德小學,然后在這里教了兩年道德與法治和五年數(shù)學——因為擔心同學們在土操場受傷,在此之前明德小學很少上體育課。

2016年舉辦的定州“市長杯”上,所有足球特色學校站在同一水平線上參賽,“敢打敢拼”的明德小學取得了季軍。后來,硬件條件更好的城市足球特色學校發(fā)力,明德小學就再也沒有進過八強。

為了提高足球隊水平,學校也曾派人外出學習過。提起去天津學校參觀的經歷,副校長的語氣中滿是羨慕之情:“他們的教練都是去過法國培訓的。”

球場建成后楊強老師拾回了自己的本職,成為了專職的體育教師,每天放學后還作為教練帶校足球隊進行訓練。

新足球場的建成,再次給這里帶來了一些新希望。

4

在加入球隊前,賈朔的課余時間大多在游戲中度過,甚至取得了令人驚訝的段位。

但當被問到現(xiàn)在的段位時,賈朔有些不好意思:“打不上去了,現(xiàn)在已經不怎么打了。”

他把原本玩游戲的時間花在了踢球上。對于發(fā)生的改變,賈朔這樣解釋:“打游戲一直贏,剛開始很有成就感,后來我把戰(zhàn)績發(fā)給同學看(他的同學因為段位低,都沒法和他一起排位),全都裝沒看見。輸贏只有我自己一個人感受,就很無聊。現(xiàn)在我每進一個球都會被隊友看見,大家都要過來喝彩。比起游戲,我更喜歡這種全身都動起來的感覺。”

不只是賈朔,校足球隊的守門員也有類似的體驗。他曾經很愛玩游戲,而現(xiàn)在,每天三四場球已經占據(jù)了全部的課余時間,他覺得很充實,不僅是因為運動,還因為“能和大家一起參加足球比賽的感覺更開心”

他們的經歷似乎說明,孩子們對體育的喜愛是永恒的。這種喜愛沒有被武俠小說取代,沒有被錄像帶和游戲廳取代,也沒有被電視機取代,現(xiàn)在自然也不會被游戲取代。

結語

此前,游研社寫過很多篇關于未成年保護的文章,其中防沉迷的話題總是相當沉重——限制孩子每周只能玩三小時游戲,是否太過苛刻?越來越嚴格的防沉迷系統(tǒng)能否擋住所有孩子?

然而也必須承認,如果沒有防沉迷,確實會有很多孩子因為現(xiàn)實生活的問題在游戲中不可自拔,就像我們曾經采訪的孩子家長山月——前游戲編輯,后來的游戲從業(yè)者——所說:“他就是沉迷,你說什么都沒有用……你必須得控制”

但如果換個思路,這個問題其實沒有那么復雜難解。如果孩子能在現(xiàn)實中找到更多樂趣,他自然不會沉迷游戲。

當然,從游戲中找到樂趣要更簡單、更直接。因此,教育專家才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地告訴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更好地從現(xiàn)實中尋找快樂、獲得成就感、與人社交。這也正是未來教室和未來運動場在做的事:家長由于諸多原因提供不了的東西,也可以由社會、企業(yè)和學校乃至公益組織一起提供。

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未來教室中感受到接觸科技的快樂,在未來運動場中盡情地揮灑汗水,那么也許未來有一天,“防沉迷”這個詞匯成為歷史。幾千年前,我們就知道,“防”不是最好的辦法——引導孩子們的天性,在現(xiàn)實生活中提供更多選擇,比單純阻止他們玩游戲,要更有意義。

標簽:

   原標題:在這里,把孩子「趕」出游戲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