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瀉的鑒別診斷有哪些?慢性腹瀉原因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6-19 11:00:19
編輯:
來源:北流生活
字體:

慢性腹瀉包括非感染性因素和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包括以下4個方面:

1、飲食不當:如果吃得太多、太油、太涼,頻繁地調換新食品,或者食用腐敗變質,有細菌毒素污染的食物,都會引起腹瀉。

2、不良的刺激:比如受涼、過熱,精神情緒不佳,過分地緊張或者受到驚嚇,也會引起腹瀉。

3、過敏性腹瀉:因為食用引起過敏的食物而導致腹瀉。

4、非特異性的潰瘍性結腸炎、糖原性的腹瀉病等:感染性因素包括腸道內感染和腸道外感染。腸道內感染常見的是細菌感染,主要是大腸埃希菌和痢疾桿菌,常常因為牛奶污染、牛奶未經煮熟、奶具未能每次清洗煮沸消毒導致。還有病毒感染,常見的有輪狀病毒感染、腸道腺病毒感染等。

腸道外的因素,如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肺炎等導致,也會出現繼發的腹部感染,從而引起腹瀉,臨床上要給予鑒別。

慢性腹瀉原因有哪些

慢性腹瀉可能是腸道本身病變,結腸癌、直腸癌,胃內的疾病,膽胰腺的疾病,全身內的疾病引起的。

一、腸道本身的病變,包括腸道感染性的以及非感染性,還有腸道腫瘤性的病變。如腸道感染性的疾病,進食了不潔凈的食物之后,放的時間長了可能會有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或者是其他這些細菌感染,叫腸道感染的疾病。非感染的疾病最常見的有潰瘍性結腸炎,在中青年的女性比較常見,無明顯誘因出現了大便次數增多,經過相關的檢查定義為潰瘍性結腸炎。

二、結腸癌、直腸癌。也是比較常見的腸道腫瘤所引起的這個慢性腹瀉的原因,最常見的是腸道本身的疾病。第二常見的就是胃內的疾病的原因。如胃潰瘍、胃癌術后、萎縮性胃炎,由于食物進入胃內然后排出過快引起快速的大便的排除。

三、全身內的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

四、膽胰腺的疾病,如膽囊切除之后會引起很長見的腹瀉還有胰腺癌、慢性胰腺炎它會引起腸道引起胰腺的內分泌和外分泌功能不足會引起腹瀉。

慢性腹瀉一般是指大便次數增多,三次及以上,或者糞便中水分比較增加,是糞便的容量增加每天達到200g及以上。

標簽: 慢性腹瀉的鑒別診斷有哪些 慢性腹瀉是

   原標題:慢性腹瀉的鑒別診斷有哪些?慢性腹瀉原因有哪些?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