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渴求中長期資金支持-天天信息

發布時間:2024-05-17 09:32:09
編輯:
來源:經濟日報
字體: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布局,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運用先進技術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要積極發展風險投資,壯大耐心資本。發展新質生產力對資金提出了哪些需求?如何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經濟日報記者赴江蘇開展調研。

  攻關核心技術

  走進位于江蘇徐州市的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徐工集團”),記者看到了大型輪式起重機。如何把又重又長的葉片吊至百米高空,并與風機、輪轂實現精準對接?大型輪式起重機功不可沒。今年3月份,徐工集團成功交付全球第一臺、由我國自主研制的4000噸級輪式起重機。它的起重臂最長可伸出195米,能把230噸重物吊至170米高空,如果把起重臂縮短到22.5米,它可吊起的重物達4000噸。


(相關資料圖)

  “大國重器”的背后,是十年磨一劍的技術攻關,是持之以恒的創新研發。“在集團層面,我們建立了‘1+6+N’的全球協同研發創新體系,將過去分散在各個主機廠的研發系統進行整合。”徐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東升說,具體來看,1個研究總院抓總,6個專業研究院做共性前沿技術研究,外部高校、研發機構與徐工集團橫向聯合,提高創新研發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

  智能化、無人化、綠色新能源化是工程機械的技術發展趨勢。“在一些危險、勞動強度大、施工環境惡劣的場景下,要想實現無人化,讓機器像人一樣工作,需要大力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工程機械領域的應用,實現技術創新、智能制造,實現管理變革的深度賦能、深度融合,打造新質生產力。”楊東升說,接下來,徐工集團將抓住大模型、大數據、大算力等新一代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機遇,著力培育、匯聚更多既懂施工、又懂裝備、還懂算力算法應用的復合型技術人才,踐行好“工程科技引領,裝備美好未來”的使命愿景。

  工程機械智能化的核心技術是環境感知,靠的是高算力。如何實現高算力?做強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在南京市麒麟科創園,南京智能計算中心二期項目已基本建成,這是目前長三角地區已投入運營的規模最大、算力最高的智能計算中心。據介紹,接下來該中心將以高效、普惠的智算力,降低當地AI產業的應用成本,加速AI生態對接,為本地智能網聯車的數據標注、模型訓練、自動駕駛等提供基礎服務平臺,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提供設計支撐平臺,為本地科學研究提供科技創新平臺,促進南京市以及長三角區域的產業轉型和數字經濟發展。

  渴求耐心資金

  攻關核心技術并非朝夕之功,渴求長期、穩定的耐心資金。在金融服務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可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的獨特優勢。日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于深化制造業金融服務 助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通知》,明確提出政策性銀行要利用政策性金融資金規模大、貸款期限長的特點,更好地服務制造強國重大工程建設。

  “江蘇是制造大省、科技大省,國家開發銀行江蘇省分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自覺把服務江蘇產業發展、科技創新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抓好抓實。”國開行江蘇省分行副行長諸曉珺說,近3年,該行累計發放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近550億元、科技創新和基礎行業基礎研究貸款超120億元,貸款增速顯著高于整體信貸增速,重點支持了新一代信息產業、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領域。

  科技創新產業具有專業性強、周期性強、風險較高等特征,銀行投放信貸資金時,通常面臨兩大不確定因素:一是企業在實驗室的創意能否轉化為產品;二是產品能否轉化為商品,能否量產、銷售。若兩種不確定因素比較突出,信貸資金較難進入科創領域。

  如何緩解以上矛盾?“一要看得懂企業,二要有穿越周期的風險把控能力,三要有多元化的產品與服務。”國開行江蘇省分行評審一處副處長王雨說。如何看懂企業?銀行既要修煉內功,也要借助外力。“人才是最寶貴的財富。目前在集成電路、高端裝備等產業領域,國開行積累了大量的專業人才,在項目接洽初期,他們就能對企業的信用風險作出基本判斷。”王雨說,此外,該行還充分發揮政府、銀行、企業三方對接機制作用,針對科技領域的前沿問題,邀請政府部門和科研院所、一線產業領域專家提供智力支持,多方協同,精準有效篩選企業。

  “尤其當企業出現困難時,銀行要用穿越周期的、長期的眼光看問題,不應過于短視。”王雨說,首先要作出扎實的產業研判。任何行業都有周期,看到一個企業受困,要判斷該企業所處的行業是否依然有前景。其次要精準分析癥結。分析問題是出在行業的周期性波動上,還是企業自身上。如果受困企業有足夠的創新能力且管理穩健,那么它可能只是暫時受困于行業周期的不利影響,銀行應該“拉企業一把”,用長期信貸資金緩解企業的短期財務困境。

  銀行還要有能力提供多元化、差異化的產品與服務。“針對科技型企業、制造業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國開行推出了差異化的信貸產品與服務。”王雨說,針對科技研發,該行已推出期限長達5年至10年的貸款產品;針對企業的項目規劃、投產前階段,該行可提供規劃合作貸款;針對企業的生產階段,該行可通過項目融資等方式,幫助企業解決新增產線、技術改造升級等方面的中長期資金需求。

  完善服務體系

  新質生產力渴求中長期資金支持,這對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要有多元化、差異化的信貸產品與服務,還要充分發揮資本市場作用,積極發展風險投資,壯大耐心資本;金融機構不僅要提供融資服務,還要提供融智服務,幫助企業整合產業鏈資源,為企業搭建“政銀企”三方合作平臺等。

  “自2013年以來,國開行江蘇省分行多次參與徐工集團、徐工機械短期融資券、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超短期融資券等直接融資產品的發行工作。”國開行江蘇省分行客戶三處處長吳晶晶說,此外還涉及國開行子公司國開金融、國銀金租、國開證券等相關產品與服務。

  “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說,它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實現了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

  發展新質生產力,重點方向有哪些?曾剛認為,一是科技自立自強,要解決關鍵技術、核心產品的進口替代問題;二是拓展產業前沿,提升國家競爭力,要下大力氣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新興服務業;三是升級傳統產業,要幫助傳統產業實現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轉型。

  “實現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要完善支持科技創新的金融體系。”曾剛說,具體來看,技術、數據要素市場是新的發展空間,要建設技術、數據要素市場,完善價值評估體系與中介服務體系,推動知識產權金融發展;要構建多元化、多層次的科技金融產品與服務體系,其中,資本市場是科技金融的核心;還要打通政策支持體系,完善綜合金融服務,例如,可立足產業發展的園區化、集群化特征,探索產業園區金融等綜合金融模式,協同政、銀、企、研、學等各方資源,全面賦能科技企業升級與創新。

標簽:

   原標題:新質生產力渴求中長期資金支持-天天信息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