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抵房”不可隨便入手 購買時也要注意風險避免“踩坑”

發布時間:2021-12-01 09:44:55
編輯:
來源:重慶商報
字體:

近來,久違的“工抵房”又成了房產中介朋友圈的一個“熱詞”。根據CRIC克而瑞監測,自9月以來,市場上的“工抵房”數量激增,不僅在二三線城市頻頻現身,也在廣州、成都、南京等一線、新一線城市冒頭。

連日來,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自9月以來,重慶也有不少樓盤推出“工抵房”,有的直言一套房最高優惠可達50萬元。

這些“工抵房”與平日樓盤促銷有何不同?購買“工抵房”又有哪些注意事項?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工抵房”重出江湖

“最近看到不少關于‘工抵房’的消息,優惠力度十分吸引人,感覺好劃算哦。”

近日,家住九龍坡的黃女士,正打算入手一套住宅,在看到置業顧問推介的工抵房后,心動不已。黃女士所說的“工抵房”,即工程抵賬房,是開發商用于給工程方抵扣工程款的一種方式。由于工程方需要的不是房子而是資金,因此在拿到抵押的房子后,往往會選擇打折降價快速銷售以回籠資金。

記者采訪發現,自9月份以來,重慶中介“朋友圈”推出了不少“工抵房”。例如禮嘉某樓盤的洋房,原價一套260萬元,宣傳的“工抵房”價格為223萬元-245萬元;中央公園一樓盤推出10套抵款房,每套優惠12萬元;南坪一看江大平層推出5套工抵房,直接打出最高優惠50萬元的宣傳口號……

“‘工抵房’并不是新生事物,由于房企缺乏現金難以如期結算,用商票等抵押又存在失約風險,有些合作方不想接受,唯有將房產抵押給施工方或者供應商用以借款或欠款暫時緩解壓力。合作方從開發商處獲得房產后要想辦法變現,則出現了‘工抵房’入市的情況。”一位置業顧問告訴記者,“工抵房”一直存在,只是在行情比較好的時候,開發商通過自身銷售也能及時去化,就比較少推“工抵房”。今年部分房企去化不暢,怕影響企業回款,因此“工抵房”便多了起來。

樓盤的另類促銷?

記者注意到,目前市場上的工抵房,與樓盤推動的特價房差距不大,一般來說套數比較少,基本都在10套以內,且為指定房源。不少“工抵房”在宣傳時也會打出“清尾工抵房”的口號。

“目前市場上的工抵房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真工抵’,即開發商抵押給供應商和施工方的正常房源,一般而言這類工抵房數量會偏少,多數在個位數。另外一部分就是房企通過‘工抵房’的名義來降價促銷,這種可能達到20套、30套,通過這種形式的價格調整往往比較能平衡老業主的情緒。”克爾瑞分析師表示,推出樓盤較多的,也不排除是樓盤自身促銷的一種方式。

優惠力度方面,根據房源、區位、房子本身大小等因素,力度也不一致,一般在幾萬到十幾萬元不等。折扣力度大的,可以做到88折左右。

一位置業顧問告訴記者,工抵房的優惠力度主要與企業資金缺口、以及供應商、施工方意愿掛鉤,開發商若資金壓力較大,為了回籠資金可能會擴大讓利幅度。一般情況下,工抵房由開發商折價抵押給供應商和施工方,若是供應商和施工方希望盡快回款,可能會在原價格基礎上進一步讓利,擴大折扣。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市場分化加劇,房企自年初以來一貫采用“集團造節+精準讓利”的策略,整體折扣力度較小,僅有少數特價房力度較大,相比較而言,工抵房的優惠會更高一些。但是由于套數較少,要購買到手也不容易,有些往往也有一定要求,例如有些要求全款等。

11月29日,記者咨詢了三家推出“工抵房”的樓盤,置業顧問都表示已售罄。

撿漏需注意風險

“工抵房”如此優惠,是不是入手就“撿到寶”了呢?

對此,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玉臣律師接受記者采訪時提醒,并不是所有的“工抵房”都可以隨便入手,購買時也要注意風險避免“踩坑”。

“有不少所謂的工抵房實際上并非真正的工抵房,有一些是開發商打著工抵房的名義進行低價銷售。但不論是否是工抵房,如果銷售的價格遠低于房子備案價格,也是違法的,可能面臨無法備案的風險。而且,即使備案了,如果被相關部門處罰了違法銷售,還有被解除購買合約的風險。”王玉臣說,購買時要注意核實房子的備案價格,如果工抵房價格和備案價格是一致的,所謂的工抵房降價銷售實際上就是虛假宣傳。但如果過低,又存在違規銷售的問題。

王玉臣還提醒,如果是真的工抵房,說明開發商資金可能較緊張,如果房款不能打到監管賬戶,不能用于這個項目的開發建設,也會面臨延期交房,甚至爛尾的風險。有些工抵房還可能是抵押房,甚至被查封了。因此,如果購買,務必要注意核實清楚房屋的基本情況,比如手續是否齊全,狀態如何,是否有查封凍結或網簽等。如果是期房,還要務必關注施工進度,以免未來出現延期交房的問題。

“房款最好是支付給開發商,如果有差價,也最好讓開發商和施工單位自己處理,支付給開發商,開發商再給施工單位。而且,房款一定要注意是否支付到了開發商的預售資金監管賬戶上了,否則就存在被開發商轉移的問題。”王玉臣提醒。

此外,王玉臣還表示,購房者對開發商和項目也需要進行一些基本的調查和了解,如果發現開發商已經被強制執行,列入了失信名單,或是項目已停工等,此類型的房子最好不要購買。(重慶商報-上游新聞記者 孫瓊英)

   原標題:“工抵房”不可隨便入手 購買時也要注意風險避免“踩坑”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