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縣:“鄉村直播間”賦能直播帶貨新農人

發布時間:2023-08-24 11:47:27
編輯:
來源:中華網河南
字體:

“咱這個酵素大米雖然比普通大米的價格高。但都是用酵素種植,人工精耕細作,勞力成本相當高,同時還需要用大量的有機肥。”8月22日,息縣彎柳樹村駐村第一書記宋瑞正在給直播間的粉絲們介紹著生態有機酵素大米背后的故事,優良的生態環境、原汁原味的農產品,加以生動的講解和看得見的“體驗”吸引了眾多網友進入直播間詢問購買。

挖掘本土資源,讓特色變“網紅”,以駐村第一書記宋瑞為代表的直播達人們,為息縣特色農副產品銷售打開新的“一扇窗口”。

?息縣:“鄉村直播間”賦能直播帶貨新農人

正在直播的息縣彎柳樹村駐村第一書記宋瑞 息縣宣傳部供圖

“如今,科技助農、科技惠農讓廣大農民嘗到了甜頭,我們借助直播電商在全縣各開展“一鄉一業一村一主播”活動,培育孵化一批網紅品牌,培養一批網紅帶貨達人,為農產品銷售開辟便捷新渠道、新平臺,不斷提升息縣縣域特色產業的市場影響力和品牌知名度,助力產業生態提檔升級,加速三產融合,拓寬我縣農產品上行通道,推進新時代復合型網絡名城建設。”息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貢少輝介紹說。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今年以來,息縣加快培育優秀電商直播人才,以電商直播為載體,全面展示特色農副產品和體現風土民情的地方美食,打造出“一鄉一業一村一主播”的息縣樣板。

為了讓“鄉村直播間”更大作用賦能鄉村振興,營造濃厚的電商直播氛圍,息縣“用心”做優政策扶持。

建立“村播”基地。各鄉鎮(街道)成立電子商務產業發展中心,突出直播經濟對鄉村振興的示范引領作用。鏈接網絡達人優勢資源。完善息縣籍網絡達人知名度高、團隊建設成熟度高、流量賦能及人員培訓機制。同時培育一批“村播”人才,帶動農村人口就近就業、創業。定期評選表彰營銷策劃能力較強的“村播”精英,營造“村播”良好氛圍,推動電商人才可持續性發展。打造特色產品。積極實施每個鄉鎮培育1—3個可供網銷的優質品牌戰略,推動創建“三品一標”(綠色、有機、無公害、地理標志)產品,有效提升農村產品的“品質化”和“品牌化”,激活息縣農村產品市場潛力。推動商業體系建設。不斷完善縣鄉村三級寄遞物流體系,優化鄉鎮產業布局、打造現代農產品經營體系、優化區域農產品流通環境。

“一鄉一業一村一主播”效應讓農產品有了“流量”,助農直播達人通過自媒體平臺宣傳家鄉、推介家鄉,為家鄉代言。

“抖音直播帶貨更多地是傳遞信息,和消費者直接對接的一個橋梁,如果這個直播賬號掌握在我們村或者鄉一級的單位,就可以直接和外地的企業對接起來。”在“一鄉一業一村一主播”活動部署會上,息縣直播達人代表張大炮分享直播工作的見解與體會。

擁有600多萬網絡粉絲的“張大炮”,原名張宏偉,除了是一名“網絡大V”外,他還是廣州中山市戈雅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中山合拍傳媒有限公司的董事長。2022年10月,張宏偉回到老家息縣關店鄉胡莊村,不但為村里捐贈了價值50余萬元的照明燈具,還帶著十余位企業負責人在息縣開展直播助農,“打開老家農產品銷路、推進農民再就業、提升農業品牌影響力、帶動特色產業發展,振興鄉村經濟、賦能鄉村發展。”張宏偉說這是自己的故鄉情懷。

?息縣:“鄉村直播間”賦能直播帶貨新農人

息縣“一鄉一業一村一主播”活動部署會 息縣宣傳部供圖

小小直播間連接著萬億元大市場。越來越多的農產品主動觸“播”,嘗試利用網絡直播、短視頻等帶貨直播形式,打通農副產品從田間地頭走向千家萬戶的“新道路”。

“你看我們的水蜜桃,一個差不多都有一斤多重,完整剝皮,個個汁水飽滿。”息縣楊店鄉龍廟村返鄉創業青年王金合在自家的桃園里進行著直播帶貨。“我在抖音。微信等平臺都開設了自己的直播間,每天都會進行直播帶貨。直播帶貨形式更加生動、形象,能夠將農產品特點直接展示在廣大消費者面前,讓我們的好貨真正為大眾所熟知。”

依托各鄉的特色農產品,打造了“一鄉一業一村一主播”示范點,為的就是帶動更多像王金合一樣的人,用互聯網將當地的產品送出去。

據了解,目前全縣已培育電商企業1400余家,從業人員7000多人。今年上半年息縣電商零售額累計實現8億多元,物流快遞收發件量1000萬件左右,同比增長超過30%。“一鄉一業一村一主播”活動開展以來全縣進行專業培訓10期,培訓學員396人。

“一個人的直播力量是渺小的,我希望有更多新農村主播出現,讓我們息縣本地的特色農產品被更多人了解,被更多人購買。”息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李晉升談到未來發展如是說道,“我們將圍繞‘一鄉一業一村一主播’的目標,全縣各鄉鎮立足實際,打造了各具特色的主導產業,通過電商修路搭橋,讓‘綠水青山’觸網,為‘金山銀山’接單,打造助農新模式、讓息縣特色農副產品走出去,為農戶增收植入云動力。”

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主播”農村電商發展理念,結合農產品電子商務培訓,大力開展對青年企業家、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種養大戶等“村播”人才的全方位孵化工作,為息縣電商創新不斷注入新活力。

電商經濟催生出農業經濟新模式,也打開了“互聯網+農業”的鄉村振興新局面。息縣將緊抓農業經濟發展趨勢,以網絡直播為載體,讓手機成為新農具、數據成為新農資、直播成為新農活,助力鄉村振興。(郝昱瑋 胡譯丹)

標簽:

   原標題:?息縣:“鄉村直播間”賦能直播帶貨新農人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