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越來越難干了 7月份有22家網貸平臺主動停業
最新網貸行業報告指出,7月份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2090家,相比6月底減少了24家。有業內人士預測,網貸平臺“關停并轉”是不可避免的趨勢,當前監管要求越來越嚴厲,經營成本也在提升。“實際上網貸行業并沒有這么好做,有些平臺出于各種原因退出是可能的”。
8月1日,網貸之家發布《P2P網貸行業2017年7月月報》。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7月底,P2P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達到了50781.99億元,突破5萬億大關;P2P網貸行業貸款余額增至10897.08億元。7月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延續上月上升趨勢,增至9.41%,環比上升了11個基點(1個基點=0.01%)。不過,報告還顯示,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2090家,相比6月底減少了24家。
7月停業及問題平臺為35家
據不完全統計,7月份共發現7家新上線平臺。7月份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35家,其中問題平臺11家(跑路7家、提現困難4家)、停業平臺22家、轉型平臺2家。另外,還有4家平臺在7月份重新恢復發標。
近幾月跑路平臺倒是沒有增多,一直低位徘徊,但是主動萌生退意的平臺卻多了起來。
紅嶺退出引發業內強震
7月27日,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突然在官網社區發帖宣布:“網貸不是我們擅長的,也不是我們看好的,這塊業務最終會被老周清理出去。”他還表示,清盤網貸業務過渡期大概3年,要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將現有產品全部清理完成。作為網貸行業元老級的行業領袖,紅嶺創投宣布退出不啻于引起業內強震。截至2017年7月27日,紅嶺創投的累計投資金額超過2700億元,在全國P2P行業舉足輕重。
多名業內人士指出,P2P網貸現在的確不好干,不良資產壓力大,賺錢卻很難。根據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披露信息統計,已披露2016年財務報告的22家平臺中,15家實現盈利,7家處于虧損。如,紅嶺創投、點融網2016年分別虧損1.83億、1.79億元。陸金服、首金網、積木盒子、房金所和幫邦堂等也處于虧損狀態。
以紅嶺創投為例,該公司2016年營業收入2.15億元,但銷售費用超0.8億元,管理費用約2.56億元,財務費用0.67億元。紅嶺創投多次主動披露壞賬情況,今年7月,紅嶺創投公布稱,目前放款共形成不良貸款兩筆,其中之一就包括輝山乳業,輝山乳業關聯公司擔保本金5000萬元,逾期利息143.75萬元。
網貸限額使大額標的模式難以為繼
還有業內人士指出,監管趨嚴也使不少網貸平臺無法承受業務轉型的壓力。比如,根據去年公布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自然人在同一網貸平臺借款余額上限不超過20萬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組織上限不超過100萬元。網貸“限額”使得以大額標的模式難以持續。周世平在今年紅嶺創投2016年度股東大會上曾表示:“金融辦給我們的要求是小額標的要放量,大額標的要限量,就是把總量保持平穩,但是紅嶺創投畢竟以前一直是做大的標的,一下子要我們做小額標的的確有難度。”
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曾光預測,網貸平臺“關停并轉”是不可避免的趨勢,當前監管要求越來越嚴厲,經營成本也在提升。“實際上網貸行業并沒有這么好做,有些平臺出于各種原因退出是可能的”。(記者 程婕)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