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東方謀轉型 “優質父母智慧館”引熱議
昨日,成都商報報道稱,北京新東方成立素質教育成長中心,下設藝術創作學院、人文發展學院、語商素養學院、自然科創空間站、智體運動訓練館、優質父母智慧館六大板塊,專注學生德智體美勞五育目標發展要求。
8月11日,記者致電北京新東方,工作人員向記者確認了“優質父母智慧館”的存在。該工作人員稱,目前項目尚處在戰略階段,具體課程上線時間和費用都沒有確定,但受眾人群為K12孩子的家長們,主要授課內容包括家庭教育、育兒方法、多商管理、時間分配、高效學習等。
網經社在線教育分析師陳禮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該業務評價稱:“育兒理念是父母雙方價值觀的部分體現,是父母雙方在自身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通過上課的方式進行改變的時間周期很長。”陳禮騰對該業務商業前景持保留意見。
父母智慧館:從培訓孩子到培訓家長
8月9日,@北京新東方在新浪網發文稱,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北京新東方成立素質教育成長中心,下設藝術創作學院、人文發展學院、語商素養學院、自然科創空間站,智體運動訓練館、優質父母智慧館六大板塊,專注學生德智體美勞五育目標發展要求,致力于打造優質的一站式現代化素質教育綜合體。
8月11日,記者致電北京新東方,工作人員確認了“優質父母智慧館”的存在,并表示目前該項目尚處在戰略階段,具體課程上線時間、上課形式和費用都沒有確定,但受眾人群為K12孩子的家長們,稱“現有新東方在讀的家長就挺多的,都挺支持我們做這個事兒。”
根據北京新東方介紹,優質父母智慧館將為各位家長提供包括家庭教育、育兒方法、多商管理、時間分配、高效學習等多維度的知識性內容,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育兒方法。例如,如何引導孩子們高效地分配時間,如何做好勞逸結合,如何控制情緒等等。工作人員對記者的介紹則更為具體,“例如在時間管理課程上,老師會講到經典的艾賓浩斯的記憶法、番茄時間管理法等,針對不同年齡段和孩子在不同的學科,會具體介紹里面的每一步應該怎么操作。也會講一些面向孩子的基本財務知識。”
從培訓孩子到培訓家長,這一思路可行嗎?商業前景又價值幾何?網經社在線教育分析師陳禮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育兒理念是父母雙方價值觀的部分體現,是父母雙方在自身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通過上課的方式進行改變的時間周期很長。”因此,陳禮騰對其商業前景持保留意見。
素質教育職教 教培機構紛紛轉型
記者了解到,“雙減”政策下,各大教培機構紛紛轉型,其中素質教育是重點方向之一。目前,除了高途押寶職業教育外,猿輔導、好未來、豆神教育、豌豆思維等紛紛布局素質教育。
今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期間,新東方、好未來在多地設立的多家公司集體變更了經營范圍,其中新增了藝術、體育、科技類培訓、中小學生校外托管服務等合規項目。
以常熟新東方培訓學校有限公司為例,7月5日,新增了從事語言能力、藝術、體育、科技等營利性民辦培訓服務機構(除面向中小學生開展的學科類、語言類文化教育培訓),以及以休閑、娛樂為主的動手制作室內娛樂活動。
7月28日,在線教育公司猿輔導正式推出面向3~8歲兒童的STEAM科學教育產品“南瓜科學”,內容包括科學繪本、實驗探究、生活拓展等環節。被認為是猿輔導向素質教育轉型的信號。
陳禮騰認為,各家教育公司多選擇或考慮素質教育賽道,是因為素質教育賽道與原先的用戶群體有所重合,有助于新業務的快速發展;而如果是K12向職業教育等賽道的轉型,基本從零開始,難度較大。
目前,知名企業中只有高途集團向職業教育轉型。7月19日,高途集團上線新版高途APP,主要覆蓋語言培訓、大學生考試、財經、公考、教資、留學、管理、醫療等多類型職業教育業務。除職業教育課程外,高途還推出了家庭教育系統班。
陳禮騰表示,隨著“雙減”政策落地,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學科類培訓機構加入轉型行列。
回應
新東方:并非教家長學科類內容
從培訓孩子到培訓家長?對此,新東方12日回應稱,“優質父母智慧館”主要為家長提供各類家庭教育的講座和課程,幫助父母掌握科學的育兒方法,并非教授家長學科類內容。據前新東方員工透露,新東方早就有此類家庭教育板塊,但以前是做的福利講座,以后估計會轉向盈利模式。對此,北京新東方工作人員表示,父母智慧館并不會直接教授家長語數外等課程內容,然后由家長二次培訓孩子,二次傳遞的效果非常有限。
留言
網友:小時被培訓當父母了還得培訓
對于新東方為家長推出的培訓課,網友紛紛留言表示真慘:
●90后真慘。年輕的時候被新東方培訓,當父母了還要被新東方培訓。
●80、90后太慘了,小時候作為孩子被培訓,好不容易畢業了生小孩了,又變成了培訓父母,怎么就逮著這代人薅呢?
●父母每天上班帶孩子贍養父母,然后到中年還要學會怎么當老師。
聲音
券商建議學科類機構
盡早轉型甚至轉行
早在7月24日,中信證券就已發布研報稱,對于學科類機構,未來的政策環境或十分艱難,不確定性大,建議盡早轉型,甚至轉行。此外,嚴禁隨意資本化意味著學科類培訓機構大概率將參考幼兒園政策,不再具備上市的可能性。
中信證券分析師還判斷,“雙減”政策僅僅是規范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的起點,未來還有大量的潛在配套政策和持續的嚴格監管。對于學科類機構,建議向以下幾個方向轉型:
1)高中階段培訓:短期或沒有大的政策風險。
2)素質類培訓:政策較為鼓勵。但隨著資本的涌入和巨頭的逐漸入場,未來素質類培訓競爭或將加劇。
3)職業教育:政策非常鼓勵,但我們判斷未來同樣會針對職業培訓機構的預收款進行監管,需要未雨綢繆。
4)教育科技和教育信息化:前景明朗、充滿機遇。
國信證券表示,未來教培機構除選擇成為非營利性機構外,都將面臨退出市場或業務轉型壓力。對于已上市企業,憑借現有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利用渠道、人力、網點、研發體系等資源全面加速轉型興趣類或成人教育等賽道等方向,可能是維持上市主體合法地位的必然選擇。
鏈接
國務院再發文:
擬對“雙減”工作落實進度 每半月通報一次
8月11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專門通知,擬對各省“雙減”工作落實進度每半月通報一次。
《通知》明確,各省自8月30日起每月15日和30日前,報送“雙減”工作落實進度,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在匯總分析后,形成專項督導半月通報。
7月2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各地相繼出臺“雙減”細則。
海南省自8月5日起暫停辦理除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外其他教育機構及教育服務機構教育行業創新創業人才確認工作。成都市要求各區縣對學生參加校外培訓進行實名制管理,支持鼓勵校外培訓機構探索“先消費、后付費”的運營模式。上海市嚴禁學校組織中小學生參加任何形式、任何范圍的聯考或月考。甘肅、山東等地也相繼出臺停止學科類校外培訓的通知,加快推進“雙減”進程。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