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與優步合并之后 滴滴下一步該如何走?(2)

發布時間:2016-08-31 16:30:36
作者:頂城小編 編輯:俊采星馳
來源:頂城網
字體:

  開著紅色的馬自達,左臂紋身,戴著耳釘,酷酷的車主劉先生對界面新聞記者抱怨道:“滴滴坑苦我了!”他去年在一家公司當職員,每個月拿6000元薪水,當聽說拉滴滴賺錢時,毅然辭去了穩定的工作,成為一名快車車主。去年下半年時他的收益確實不錯,每個月都有1萬多元的收入。“現在刨去油錢、保險錢和雜七雜八費用,一個月也就賺5000元錢。”劉先生也開始找工作,隨時準備抽身。

  不僅是在北京,深圳的滴滴車主也有這樣的想法。周五下午,幾個廣西老鄉一起來到滴滴車主之家,準備辦理退出平臺手續。一位車主表示,以前只是花業余時間開滴滴,之后花錢買了一輛軒逸專職跑,為了還車貸每天要開12個小時以上的車,以前覺得滴滴好是因為不像出租車那樣被束縛。現在,訂單數量下降很快,每天工作12-14個小時,每月才能賺6000多元錢,壓力非常大。

  而不少兼職車主則處于觀望狀態。“我白天上班,晚上拉滴滴出來兜兜風,賺個零花錢。”車主王先生說,“聽說11月新政出臺,還不知道是怎么樣的呢,要是太嚴還要考證什么的,我就不干了。”

  之前為了獲得中國市場份額的“燒錢大戰”,因為不菲的補貼迅速催生了一批“全職”司機,而隨著收入的回落,勢必會有人退出。抱著“上班之外賺零花錢”心態做兼職車主,似乎讓滴滴平臺更回歸到理性和分享經濟的初衷。

  不過,優惠減少,滴滴也面臨著與乘客的博弈。不少乘客都會在社交平臺上感慨,滴滴打車漲價了。據《華商報》報道,自Uber和滴滴宣告合并后,全國市場漲價三成左右。其援引業內分析認為,消費者感覺到漲價,主要因為“網約車在提價的同時,各種補貼優惠也在減少,漲價是二者合力的結果”。

  滴滴快車比出租車便宜的價格,仍會吸引人們作為出行選擇。但這同樣也是對于價格敏感的消費群體,勢必會因為價格上漲而減少使用次數。從8月開始,北京有滴滴司機向界面新聞記者反映一天平均比以前減少了四五單。

  《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易觀智庫數據顯示,隨著乘客優惠的逐步減少,相比5月,滴滴6月的用戶滲透率開始小幅度下降。到了7月,滴滴的用戶滲透率出現了較大的下滑,跌幅近10%。此外,滴滴在7月的活躍用戶數也降低了超70萬,其用戶粘性也出現了連續的下降。

  提升價格,說明滴滴需要對此前的“燒錢大戰”快速止損,滴滴收購Uber后,滴滴投資人朱嘯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們不能這樣打下去,應該在達到300億美元之前停火。”而現在,這只合并后的獨角獸承載更多的是來自投資人的盈利壓力。

  根據滴滴此前公告,原Uber中國的中國股東將成為滴滴出行的投資人,獲得滴滴方面合計2.3%的股份。而原Uber中國的中資股東包括中信證券、中國人壽、中國太平、海航集團、廣汽集團及萬科等。滴滴也因此成為了唯一一家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資的企業。

  而對于滴滴平臺開始實行司機和乘客分開計價,有業內專家認為此舉是滴滴在現有《壟斷法》下,獲得政府批準收購優步的策略之一。按著原有收費模式,滴滴營業收入為20%的平臺服務費,網約車平臺服務作為相關市場,收購Uber中國后就占到了整體市場份額80%以上;而采用司機乘客分別計價,乘客支付給滴滴的出行服務費作為營業收入,而司機收入記入滴滴營業成本,那么滴滴和優步中國占出行市場的份額距《壟斷法》中“經營者集中”的標準還相差較遠。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這種分開計價形式也改變了滴滴“分享經濟”的商業模式。此前收取20%服務費的模式,意味著滴滴作為出行平臺并不直接提供出行服務,而是為交易雙方提供相關服務從中收取相應的服務費。而計價分離后,滴滴通過乘客和司機之間的價格差獲得收益,這意味著滴滴從原來的分享經濟平臺角色變為了出行服務的轉包商。

  原標題:滴滴與優步合并之后 滴滴下一步該如何走?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 娛樂 | 微盤 | 熱點 | 社會 | 房產 | 國內 | 國際 | 投資 | 理財 | 股票 | 原油 | 財經 | 知識 | | 財經新聞 | 理財 | 股票 | 原油 | P2P網貸 | 銀行 | 投資 | | 房產新聞 | 房價走勢 | 政策法規 | 樓市行情 | | 健康資訊 | 養生指南 | 美容整形 | 健身減肥 | 兩性健康 | | 教育動態 | 政策法規 | 留學移民 | 考試資訊 | | 法律知識 | 汽車知識 | 投資知識 | 醫學知識 | 財務知識 | 股票知識 | 生活小常識 | | 娛樂新聞 | 明星 | 電影 | 電視劇 | 搞笑 | | 創業新聞 | 風投動向 | 創業項目 | 人物故事 | 創業指南 | | 體壇頭條 | 體育明星 | 足球 | 籃球 | | 手游 | 網游 | 頁游 | 單機 | | 景點 | 攻略 | 旅游 | 美食 | | 科技資訊 | 數碼前沿 | 互聯網 | 業界動態 | | 新車 | 導購 | 評測 | 保養 | | 明星娛樂 | 社會萬象 | 搞笑圖片 | 圖說世界 | |
關于我們| 廣告合作| 聯系我們| 鏈接交換| 法律聲明| 手機版
項城網 www.bennys.cn -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法律聲明。
項城網(www.bennys.cn) 版權所有 網站統計
鄂ICP備14010903號-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