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春節效應顯著 持股過年時不錯的選擇
在春節前的倒數第二周,上證指數以微漲0.33%收官。今起距離春節長假還有4個交易日,“持幣過年還是持股過年”又成了節前投資者要考慮的難題。從歷史數據上看,A股市場存在非常明顯的春節效應,春節前后市場會有較為顯著的上漲行情。
過去十年節前有九年上漲
盡管A股市場的不確定性較大,但是從歷史表現上看,春節前一周、后一周市場都有一波“紅包行情”,值得投資者關注。
來自廣發證券研報的統計數據顯示,A股市場存在非常明顯的春節效應,春節前后市場將出現較為明顯的上漲行情。具體而言,春節前后兩周的市場都會有不錯的表現。在春節前后兩周里,上證綜指的歷史平均漲幅達到4.50%,在過去12年里,有11年(即91.70%的比例)是上漲的,而創業板指數每年的這兩周都是上漲的,平均漲幅達到7.50%。
2005年至2016年的最近十年間,上證指數僅在2014年的春節前一周出現微幅下跌,跌幅約為0.40%,其余9年節前一周均上漲,漲幅最大的一年是2007年,節前一周漲幅達到9.80%,2005年、2011年的漲幅都超過4%。節后一周的表現則稍遜于節前一周,2007年、2013年都出現了下跌,跌幅分別為5.60%、4.90%,十年間節后一周的平均漲幅為1.50%,也低于節前一周的平均漲幅3%。
從板塊上看,大部分行業在春節前一周和春節后一周都有明顯的上漲行情。在春節前一周,漲幅最大的行業為有色金屬、汽車、鋼鐵和非銀金融,歷史平均周漲幅都超過4.50%。在春節后第一周,上漲幅度最大的行業為農林牧漁、申萬綜合和電子行業,歷史平均周漲幅都超過了4.80%。
春季躁動成市場一致預期
招商證券分析師張夏在研報中表示,由于元旦后、春節后流動性都會出現明顯緩解,年底至春節前后由于公司發獎金、年底結賬等因素,居民可支配資金提升,保險一季度保費增加較多,加上市場對節后不久的全國“兩會”有正面預期,春節前后市場明顯上漲。相比過去幾年,今年春節有利因素主要是去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業績相對較好,有利于市場風險偏好的提升。不過,今年IPO節奏較快,保險業前期由于各種政策限制,加上去年四季度以來流動性比較緊張,今年的春節行情仍具有不確定性。
廣發證券分析師安寧寧則較為樂觀,建議投資者可以在春節前提前一周買入股票,持有到春節后一周之后平倉,從A股的春節效應中獲利。從具體行業來看,有色金屬、汽車、農林牧漁等行業春節前后兩周漲幅較大,值得重點配置。
光大證券分析師趙揚表示,目前,春季躁動已成市場一致預期,于是有樂觀投資者認為或許躁動就在當下。雖然市場一致預期春季躁動,但能不能躁動起來還存在不確定性,搶春節“紅包”行情的最佳時機應該在1月中下旬。
國金證券分析師李立峰也相對謹慎地認為,隨著春節的臨近,各大機構投資者大多忙于年終總結,預計春節之前A股交投清淡,A股市場處于反復磨底的階段,預計企穩的時間窗口或在春節前后,一季度A股上證指數波動區間在3000-3300點之間。
節后市場熱點要看績優股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認為,節后的市場風格依然傾向業績穩健、估值合理的績優股,尤其是各板塊的行業龍頭。成長股當前機構持倉仍重且集中出逃的動力增強,年報、一季報有可能是成長股的“雷區”,市場當前仍未充分警惕業績不達預期的風險和影響力。因此,年后風格可能仍難切換到成長股和創業板。
王德倫建議春節后關注以下幾個板塊的投資機會:一是政策推動型的國企改革(上海等地國企改革推進加速)、一帶一路;二是業績穩定、估值合理的價值藍籌股;三是估值成長性匹配的白馬成長股:技術驅動型(光通信和CDN、新能源乘用車)、消費型(家裝品牌化和醫藥)。對于上述板塊或個股,當前可以持有至春節后。
【關注微信公眾號:石化寶(bweipan)手機也能炒白銀原油,僅需8元即可參與,快來試試吧】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