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效應或將顯現 稀土市場有望起底回升
雙重利好或節后發酵
稀土市場新年消息不斷:國儲招標19日落地,地方打擊稀土違法違規專項行動(俗稱“打黑”)持續推進。業內預期,春節后稀土市場或迎來上漲,整個行業也有望起底回升。

1月19日,第二輪稀土國儲招標結束,中標價格和數量均高于第一輪。此次招標總量2000余噸,招標價格總體上浮2%-8%,成交率達98%以上。其中,氧化鐠釹招標價格26萬元/噸左右,數量1300噸;氧化鏑招標價格125萬元/噸,數量440噸。
雖然消息傳出后市場并未積極跟漲,但節后效應或將顯現。百川資訊分析認為,節前市場基本處于休市,企業放假,物流停運,也不會有新的訂單成交;而節后稀土價格有望出現上漲。原因有二,首先是節后市場下游需求回暖,訂單增加;其次是國儲中標后開始交貨,現貨庫存量下降。招標或對鐠釹、鉺、镥、鋱價格上漲形成支撐。
同時,稀土“打黑”行動持續強化。去年12月至今,江西、上海、福建、湖南、山東、四川等省市先后按照工信部等八部委聯合開展打擊稀土違法違規專項行動要求,嚴厲推進地方“打黑”。山東、湖南等省份提出建立稀土行業“黑名單”制度,將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據介紹,各地專項行動將持續至今年4月。“專項行動將逐步影響稀土供應量,有效規范行業秩序。”業內人士說。
除了供給端收縮預期,消費端也有利好消息。去年12月,工信部等三部委發布《國家鼓勵的有毒有害原料(產品)替代品目錄(2016年版)》中,有4項涉及以稀土元素替代當前產品,未來有望拉動稀土下游消費。
此外,去年國內稀土進出口“雙旺”的格局也預示著整個行業加速增長。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1至11月,我國進口稀土冶煉分離產品1.55萬噸,同比增長52.0%,出口冶煉分離產品4.21萬噸,同比增長40.9%。
稀土上市公司業績分化
最新發布的《中經有色金屬產業月度景氣指數解讀》分析認為,目前稀土價格已基本處于歷史性底部。數據顯示,2016年稀土氧化物及金屬的價格均低于上年水平。其中,氧化釹、氧化鏑、氧化鋱均價分別同比下降4.4%、16.7%和15.2%;氧化鑭、氧化鈰、氧化釔等富余稀土元素的價格降幅在5%至30%之間。
受此影響,企業業績出現分化。國內4家稀土上市公司2016年報業績預告顯示,北方稀土凈利潤預計下降70%至90%,盛和資源凈利潤預計由盈入虧,*ST五稀、廣晟有色實現扭虧為盈,預計凈利潤分別為1300萬元至3500萬元和2000萬元至3000萬元。
《報告》預計,隨著6大稀土集團市場影響力進一步增強、行業秩序進一步規范,加之大宗商品價格進一步回暖,稀土市場2017年有望企穩回升。據了解,目前上下游庫存量不多,春節后企業恢復生產,有可能增加稀土產品采購量。
【關注微信公眾號:石化寶(bweipan)手機也能炒白銀原油,僅需8元即可參與,快來試試吧】-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