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時節逢低布局 投資者可降低倉位耐心持有
春節后的第一個交易日恰逢節氣立春,標志著冬天過去,春天來到。春季對于農民而言,是播種的季節,是新的開始。今年的行情,也多少與之相似,比較適合在春季期間布局。由于春節之后只有一個交易日便迎來周末休市,所以,可以借此機會梳理一下今年的一些脈絡。

首先回顧一下春節前的走勢,滬指走出收量的五連陽,創業板指略弱,呈現震蕩反彈格局。成交量的持續萎縮給節后再次探底埋下了伏筆。春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滬市成交額僅為1250億元,深市僅為1450億元,都是今年以來的地量,如果是對應的持續下跌,則是底部信號,但是節前的地量對應的是反彈觸及壓力(滬指觸及MA60壓力,創業板指觸及MA20壓力),另外,春節期間,受到特朗普移民新政的影響,海外市場相對較弱,所以,節后反彈結束的可能較大,投資者可以降低倉位,市場再度探底后逢低參與。從技術面來看,滬指如果在3070一線不能夠有效企穩,則將向下尋找MA250和3010點一線的缺口,創業板則需要再度確認1800點一線的支撐是否有效。
今年雖然只過了一個月,但是已經有一些比較確定的信息值得投資者注意,并且這些已經確定的信息,可以為全年的投資思路指明方向。在此筆者為投資者進行簡單的梳理:
第一,今年的監管不會比去年寬松,今年可以稱為“監管深化年”,主要是對再融資、重大資產重組、借殼上市、杠桿收購、內幕交易、操控股價等進行重點監管,并且很有可能出臺新的再融資政策;
第二,新股仍將保持較高速發行。由于當前兩市估值相對合理,出現持續大跌的可能較小,只要市場能夠保持相對穩定,IPO作為直接融資的重要手段,基本不存在暫停的可能;
第三,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和年內加息預期,導致資金面相對偏緊。今年的貨幣政策多了“中性”二字,是從宏觀的角度給出了方向,充裕的流動性基本已經與我們漸行漸遠。在利率方面,春節前央行上調1年期MLF利率和6個月MLF利率10BP,已經是在向市場傳遞利率上行的信號;
第四,央企改革和地方國企改革進入落地兌現階段。混合所有制改革是當前央企改革的突破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要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混改的實質性步伐;地方國企改革則相對靈活,從目前已經公布方案的地方國企來看,股權轉讓、兼并重組、借殼上市等模式皆有;
第五,個股分化將進一步加劇。由于新股持續發行,上市公司數量已經超過3000家,預計今年上市公司數量或突破3500家,在資金面偏緊的情況下,資金對板塊和上市公司一定有很清晰的取舍,有些行業、個股會不斷上行創歷史新高,同樣也會出現創新低或長期橫盤沒有資金關注的個股。
除了以上確定的信息外,還有一些不確定的事件需要投資者重點關注。首先是國內的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影響將會在今年顯現,房地產行業存在出現低迷的可能,PPP項目的落地能否銜接房地產行業為宏觀經濟增長提供保障尚不確定,市場普遍預期在今年一季度末二季度初會有比較明確的經濟信號釋放。另外就是去年供給側改革成效明顯,去年下半年市場出現了明顯的補庫存和供給不足,在已經回補庫存和恢復產能后,是否會再度出現產能過剩情況,需要今年的檢驗。然后是國際局勢的不確定性,尤其是在特朗普上臺后立刻推出移民新政已經呈現出反全球化和貿易保護的態勢,作為宏觀經濟三駕馬車之一的“出口”,一旦由于復雜的國際形勢而出現回落,對宏觀經濟將會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
根據上面對今年已經看到的比較確定的事件和不確定的事件的梳理,可以判斷今年市場整體的節奏將以慢為主,在一個區間運行的時間可能會比較長,大漲大跌基本不會出現,因為只有在相對穩定的一個區間內,才有利于推進新股發行和國企改革。對于投資者而言,不適合太過積極的投資策略,逢低布局耐心持有應該更符合管理層的思路。所以,投資者在降低倉位后,可以耐心等待市場探底結束,可逢低分批次逐步建倉。
在板塊方面,殼資源中非國企、凈資產低、負債高的是必須要回避的,可以適當關注國企殼資源中的低市凈率、低負債的標的;創業板將繼續擠泡沫的可能較大,尤其是創業板中市值在百億以上業績需要檢驗的白馬股需要重點回避。投資機會更多的在去年漲幅較小的央企和低估值的藍籌股中,同時,由于今年投資和出口兩個方面存在的不確定性較大,消費類板塊也存在一定的投資機會,去年家電和酒水漲幅不小,今年可以重點關注醫藥板塊和汽車板塊。
【關注微信公眾號:石化寶(bweipan)手機也能炒白銀原油,僅需8元即可參與,快來試試吧】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