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建上海首子“水土不服” 陜建名城映藍首開爆冷認籌不足5%

發布時間:2023-01-29 17:12:44
編輯:
來源:樂居買房
字體:

樂居新媒體 任時建 近年來,上海樓市出現了一些新面孔,然而,這些外來房企“落滬”之后卻并非一帆風順。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陜建、大名城合作項目,同時也是陜建地產上海首個住宅項目——陜建名城映藍首開爆冷,認籌率僅4.4%,表現出“水土不服”的癥狀。

首戰失利 去化緩慢


(資料圖片)

時間撥回到2022年11月25日,位于上海臨港的住宅項目陜建名城映藍入市首秀,推出92-130平方米公寓432套,備案均價25000元/平方米。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最終僅19組認籌客戶入圍并參與搖號,認籌率約4.4%,這也讓陜建名城映藍成為2022上海樓盤認籌率排名倒數的項目之一。

并且,根據網上房地產,截至2023年1月12日,陜建名城映藍(備案名:映懿佳園)已售住宅套數17套,去化率約3.9%,整體去化較為緩慢。

雖說出師不利,但陜建名城映藍仍具備相當的自身優勢。

項目開發商為上海陜名置業發展有限公司,企查查顯示,陜西國企陜建地產間接持股51%,大名城間接持股49%,均為業內知名、實力雄厚的房企。

從區位來看,陜建名城映藍位于上海臨港正旭路80弄,屬于臨港藍灣板塊。

項目周邊有上海海灣森林公園、藍灣國際社區藍灣公園二期、有氧跑道、尤文圖斯足球學校、皮劃艇俱樂部等配套,項目周邊2公里范圍內,還有約6萬方的商業綜合體奉賢藍灣天地,整體配套還是較為豐富的。

并且,從產品來看,陜建名城映藍為大名城臨港映系第5子,傳承紫金系精工基因,是映系升級之作,算得上是較為成熟的產品系列。

然而,眾多光環加持,仍無法挽回陜建名城映藍首戰失利的尷尬局面,不禁令人唏噓。

臨港寒潮 競爭加劇

實際上,陜建名城映藍遇冷并非是個案。

一個現狀是,這股寒意不僅席卷了單個項目,還覆蓋了整個臨港板塊,背后是區域供求和市場大勢。

近年來,臨港宅地、新房供求呈現出由熱轉冷的態勢。

2021年的臨港,稱得上是上海宅地供應熱門板塊。然而,時過境遷,在歷經前番宅地密集出讓之后,臨港在2022年成為上海新房供應大板塊之一。多盤齊發開閘放量,當地一些樓盤甚至單次推出超千套住宅。

對此,有專家指出,當前臨港等一些發展中板塊新房供應較為充分,前期積累的市場需求消化迅速,可能會導致后期購房需求一時半會無法接續,市場熱度也逐漸回歸理性。

同時,2022年上海前后8批次新房大水漫灌,各版塊間競爭加劇。買房即是占據資源的底層邏輯重新回歸,也就是買房三要素——地段、地段、地段。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上海樓市密集推盤,粥多僧少,購房者選擇面更寬,一些購房者在手中資金足夠的情況下,選擇更為成熟的板塊是情理之中,也間接導致臨港等一些發展中板塊熱度消減,人氣被攤薄?!?/p>

上海首子 水土不服

對于陜西國企陜建地產而言,陜建名城映藍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2021年12月1日,陜建聯手大名城,以底價6.6649億元競得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一幅純宅地,成交樓板價約7025元/平方米,即現在的陜建名城映藍。

該項目是陜建地產上海首子,拿地之后,其喊出“再展宏圖 拓疆上海”的豪言壯語。

也正是在2021年,陜建地產接連實現進駐北上廣一線城市、重慶西安等新一線城市的戰略目標,全國版圖強勢升級,從陜派標桿地產企業,向著覆蓋全國多個重點一二線城市、強三線城市的目標邁進。

可以說,落子上海,是陜建地產從區域性房企轉向全國性房企的標志之一。

不過,眾所周知,上海一向是房企兵家必爭之地,尤其對于外來房企而言,深耕殊為不易。

一位圈內人表示:“外來房企進入上海就好比‘滬漂’,進來難,扎根更難。之前也有一些房企,剛進上海的時候轟轟烈烈、大筆砸錢,但是曇花一現,之后就沒有項目接續了,慢慢也就淡出了上海。大浪淘沙,能留下來的房企,要么實力強,要么盟友多,要么有一技之長?!?/p>

首進上海之后,2022年,陜建沒有繼續加碼上海,其究竟是“滬漂”還是深耕,仍是一個問號。

而陜建所選擇的“落滬”盟友大名城,在上海發展多年,開發了多個住宅項目。然而,當前其在上海新房市場有些自顧不暇。

除了陜建名城映藍,2022年其上海開盤的大名城映園、大名城映辰搖號參與率都在3成以下,大名城映雨江南更是因為認籌客戶較少取消了搖號開盤方式。

后續,陜建名城映藍能否扭轉頹勢?陜建能否順利度過“落滬”磨合期?樂居新媒體將持續關注。

標簽: 水土不服 競爭加劇 上海臨港

   原標題:陜建上海首子“水土不服” 陜建名城映藍首開爆冷認籌不足5%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