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居315|房屋銷售套路頻出 敢隱瞞敢擔保只是承諾的事情辦不了_看點

發布時間:2023-06-26 19:04:07
編輯:
來源:樂居買房
字體:


【資料圖】

摘要 各行業仍有誘導、隱瞞、欺詐銷售的情況出現,嚴重損害到消費者的利益,頻頻引發維權事件的發生。

(李志軍) 凡是做過銷售的人,都會熟知“話術”一詞。或有人言傳身教,或用書本死記硬背。其中,既有所售的產品知識,又有針對購買人群的銷售話術。目的唯一,千方百計賣出產品,完成公司的業績,豐富自己的“腰包”。

這些“優秀”的銷售人員會用盡其能,從各個方面對消費者進行“洗腦”,產品優勢、個人專業力、心理指引暗示、人海圍堵戰術等一系列方法,讓用戶產生購買欲望,從而發生購買行為。除非你的目的明確,意志堅定,否則在這樣猛烈的攻勢下,絕大多數人都會敗下陣來。直到最后,方才恍然大悟,都怪自己太年輕,遠遠不及“套路”深。當然,我們并不能通過部分人群的違規操作,將銷售行業“一棒子打死”。只是,目前各行各業仍有此類誘導、隱瞞、欺詐銷售的情況出現,嚴重損害到消費者的利益,因此,頻頻引發維權事件的發生。

近來,在樂居房產投訴平臺中(房產投訴小程序),共收到3起有關銷售人員涉嫌隱瞞、欺詐違規銷售的投訴案例,分別來自上海、天津、貴州等地。主要投訴問題聚焦在,開發商的銷售顧問在用戶購買前,疑似隱瞞或承諾相關購房事宜,但結果并未兌現,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從而引發維權。

其中,來自貴州的一位用戶在平臺上投訴到,自己于2021年2月16日看中陽光翡翠豪庭的房子,由于并不確定個人的征信是否可以購買,所以有些猶豫,并未交付訂金。但在該項目的銷售人員給與“只要征信不通過肯定會全額退款”的保證下,才最終交付10000元定金。

最終經查,由于個人征信原因,銀行貸款是不予發放的。可是,自從查驗結果出來至今 3個多月,開發商始終未退還此前所交的房屋訂金。”由于本人在其它縣城工作,距離凱里200多公里,來回很不方便,過路費和燃油都要五六百元,多次催促退款無果,也曾多次來到售樓部,可他們一再推遲,一次又一次的套路。”該業主在投訴中無奈的說到,因為此事,家庭已經出現矛盾,希望盡快解決。

而另外一位天津的投訴用戶,則遇到了涉嫌隱瞞銷售的情況。他在投訴中寫道“2017年4月14在天津武清區藍湖郡售樓處,銷售把已經爛尾的房子賣給我,當時就讓她忽悠交了5萬定金,虛假信息,買了已經爛尾2年的房子,中介費2萬8,共143萬,讓他們坑的好慘,現在半價都沒人要,是否可以退房?”通過投訴內容,不難看出,該用戶很是焦急,想要開發商盡快給與解決辦法,進行處理。

最后這位來自上海的用戶,投訴的問題則涉及到了一二手房聯動的事宜。通過新房與二手房中介進行合作,提高新房的宣傳力度及售賣途徑,并利用給與二手房中介高額提成即返傭的形式,增加銷售積極性,擴大銷售范圍。該用戶則是通過中介看房,達成購買新房事宜。但中介并未按照購房前“付完首付會在三個工作日返現五萬”的約定履行。引發購房者強烈不滿,導致維權。

針對上述出現的投訴問題,有業內人士建議,購房者在購買前,應該首先自查一下個人的征信資質狀況,現在多數政府查驗機構還是比較透明、方便快捷的,完全可以實現自行操作查驗。此外,購房者應時刻明確自己的購買意向,避免銷售人員的誘導陷阱,從而出現不理智的消費行為。而且,盡量做到貨比三家,并提前進行實地考察,周邊口碑探訪等方式,做出最終的購買決策。

同時,最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有基礎的識人能力,一個與之交好的銷售,肯定會實時為購買者所著想,可以避免后續出現的諸多問題。

樂居買房作為C端買房全場景第一平臺,擁有強大的C端大數據。樂居房產投訴平臺的建立旨在為龐大的C端消費者提供一個直接接觸開發企業的橋梁,讓普通維權者有門可“敲”。

標簽:

   原標題:樂居315|房屋銷售套路頻出 敢隱瞞敢擔保只是承諾的事情辦不了_看點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