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工業城市續寫“護河故事” 繪就水清岸綠生態畫卷

發布時間:2023-08-28 16:53:02
編輯: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體:

圖為活動現場。 韋國政 攝

中新網柳州7月16日電 題:廣西工業城市續寫“護河故事” 繪就水清岸綠生態畫卷

作者 韋國政

七月的融江碧水悠悠,岸邊綠樹成蔭,遠處青山疊翠,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這條流經廣西柳州市柳城縣的“母親河”哺育著河畔兩岸的民眾,見證了他們生活的變遷,亦記錄了融江水生態環境之變。

日前,2023年“保護一江碧水·河小青在行動”暨“保護母親河·從你我做起”志愿服務活動啟動儀式在柳城縣舉行,該活動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河長制辦公室、自治區水利廳、共青團廣西區委聯合主辦,由柳州市、柳城縣相關河流環境保護部門及共青團組織承辦,旨在引導民眾以實際行動樹立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圖為柳城縣域內融江水清岸綠。 韋國政 攝

活動當天,記者跟隨水上綜合執法人員踏上執法船沿融江開展巡查,了解柳城縣域內融江流域生態保護舉措。

融江,系柳州市柳江干流河段。在中國生態環境部通報的2020年、2021年、2022年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狀況排名中,柳州市連續3年排名全國第一,考核斷面所在水體包括柳城縣域內的融江。

2017年,柳州市全面推行河長制,開展河湖“四亂”問題整治、采砂綜合管控、河湖水環境改善、水生態治理修復等,讓每一條河流都有了“守護人”。而早在河長制實施之前,柳城縣龍頭鎮已流傳著幾代人接力巡河、保護民眾安全度汛的故事,與河長制實施理念一脈相承。

“濱江小鎮”龍頭鎮位于柳城縣融江上游,這里山川環抱,水陸交通便利。龍頭鎮龍頭社區村級河長劉立洲介紹,在當地建立水電站之前,每到汛期遇洪峰,不少居民在夜里自發帶上手電筒巡查,隨后到街上將漲水情況、安全隱患等告知民眾,做好預防措施。

圖為柳城縣龍頭鎮航拍圖。 鄧克軼 攝

“以前巡河更多是以防汛安全隱患排查為目的,河長制實施后,更加重視水生態環境保護,需對水域安全、衛生及生態保護等各方面進行綜合巡查。”劉立洲說。

劉立洲從小在融江邊長大,如今作為村級河長,他的日常工作之一便是沿著融江河岸巡河,檢查有無破壞水資源、網箱養魚等行為,對沿河的村民開展保護水環境宣傳工作等。

近年來,柳城縣構建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有機銜接的縣、鄉、村三級河長體系,實現河長巡河護河全覆蓋。“村級河長在巡查過程中發現問題,不需要層層匯報,直接向我反饋,進行靈活調配工作,提高辦事效率。”龍頭鎮鎮級河長蔣茜茜表示。

圖為民眾在融江邊游憩。 韋國政 攝

蔣茜茜清楚地記得,去年6月5日清晨,其收到劉立洲的電話稱,鎮上一處涵洞被雜草斷枝堵塞,極易引發內澇影響周邊居民出行。隨后,蔣茜茜安排專業人員第一時間前往清理,并聯合多部門前往現場與周邊居民合力開展清淤工作。

經過對水環境進行持續治理,如今,柳城縣已建立起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生態環境。據悉,2022年以來,該縣多部門聯合行動,共拆除違建釣魚臺600多個、無證網箱養殖130多個,清理攔河漁網及障礙物面積61400平方米。

融江的河道治理,是柳州市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建設、改善河湖環境的一個縮影。從民間隊伍自發巡河到推行河長制,作為中國西南地區工業重鎮,柳州市不斷深化河長制工作,建立市、縣、鄉、村四級河長體系,將常態化巡河落到實處。目前,柳州市四級河長共計1829名,共同續寫“護河故事”,繪就水清岸綠生態畫卷。(完)

標簽: 柳城縣 水清 生態畫卷 續寫 長制

   原標題:廣西工業城市續寫“護河故事” 繪就水清岸綠生態畫卷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