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內鄉:林下養蟬效益高 鄉村振興有奔頭 即時

發布時間:2023-07-31 09:08:19
編輯:
來源:中華網河南
字體:

蟬鳴聲聲起,伴隨著白天熱浪褪去,又一個夏夜開始了。楊華東準時在7:40,拿著手電、塑料桶走向河邊自己果樹地。他將會順著手電方向,在果樹上抓住一只只金蟬。


【資料圖】

同樣著這個時間點來到果樹地、楊樹地的還有更多來自后會村的村民們,夜晚抓金蟬,是男女老少每年夏天的“必答題”。

后會村位于河南省內鄉縣七里坪鄉約6公里處,蜿蜒流淌的湍河哺育勤勞樸實的村民,河兩岸林木富集,大部分村民都有果樹,鮮果也是這里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這些沿河邊大面積的果樹林、楊樹林沙性土壤很適合金蟬生長。

據了解,3至5年以上的果樹及其他樹木的林下都難以套種農作物,而金蟬養殖正好利用樹下空間。養殖過程無需喂食,只需要解決蟲卵被螞蟻吃問題等,不占用特多勞動力,連年放養卵枝種條3年后就可連年收獲。

楊華東說,果樹下養殖的金蟬口感比較好,并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如今隨著野生金蟬的數量越來越少,加上金蟬售價持續攀升效益高,就率先果樹林下套種了7畝。在其帶動下,所在的楊莊組金蟬養殖90多畝,也不乏諸如韓世強、楊紅濤、楊盡倉等脫貧戶。

據張全紅介紹,抓金蟬的時間一般有25天旺季,今年這段時間雨水大,中伏天正是抓金蟬好時候。張全紅平時靠收購雞鴨鵝,每到6月底7月初,就會專門在本村收購金蟬。“一個金蟬0.80元到0.85元不等,買的多了就按斤賣,買的少就按個賣。今早就收了9000多個,效益還不錯。”

像張全紅這樣靠收購鄉村銷售點的金蟬,再轉手售賣的不在少數。樊雙海相對來說,收購范圍擴展到周邊村,每次“倒騰”都在三萬多個,自己流轉一些土地,套種了72畝,明年就能見效。

“我賣金蟬有10年了,最初也是想著能掙點錢,反正在家也是閑著,就自己收購了金蟬來賣。這幾年有穩定市場,貨源充足,在政府號召下就建了個冷庫,一年四季都能用。”在馬尾村的薛合偉冷庫,看到十幾個人清洗、分揀、包裝、入庫有條不紊。

馬尾村黨支部書記王有祥看到人工種植金蟬是個好項目:投資小,周期短、效益高,是提高群眾收入,擴寬群眾致富的好路子。該村黨支部以“五星”支部創建為依托,發展特色產業,帶領群眾到金蟬養殖基地參觀學,邀請技術人員現場指導,通過持續發展,全村林下套種金蟬養殖500多畝。還初步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與有經驗大戶合作,跟蹤技術服務,銷路有保障。

通過“金蟬+有機果品”、特色種養產業,涵蓋了金蟬苗種繁育、養殖技術培訓、產品加工銷售等多個環節,實現了群眾家門口就業,促進了鄉村經濟的多元發展,也實現了“樹上摘果與樹下養蟬”雙豐收。

七里坪鄉鄉長閆少劍說,金蟬養殖業鏈的建立,解決了當地弱勢勞動力的轉移問題,特別是年齡在60歲以上人員的就地就業問題,既為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起到了穩定后方的作用,增加了收入,助力鄉村振興新動能。(供稿: 閆風羽)

標簽: 河南內鄉 林下養蟬效益高 鄉村振興有

   原標題:河南內鄉:林下養蟬效益高 鄉村振興有奔頭 即時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