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的基本技術動作口訣-環球觀點

發布時間:2023-02-14 17:54:51
編輯:
來源:互聯網
字體:

乒乓球的基本技術動作口訣

在打乒乓球的時候,如果擁有一個好的發球技術,那么離勝利也就不遠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乒乓球的基本技術動作口訣,歡迎大家分享。

一、頭訣


(資料圖片)

口訣不能羅萬象,僅把要點來提供, 速度旋轉多變化,有賴觸類能旁通。

二、準備姿勢

立足肩寬微提踵,屈膝彎腰莫挺胸, 拍置腹前眼注視,準備移動體放松。

三、發球

伸掌拋球向上空,球落擊法有多種, 上下側旋擦球面,長短輕急力不同。

四、接發球

“準備姿勢”接發球,來球旋轉反向送, 上旋推擋下旋搓,長抽短吊爭搶攻。

五、正手攻球

切忌抬肘握拍松,前臂向前向上動, 左腳稍前體右轉,傾拍一般擊球中。

六、反手攻球

前臂擱腹臂貼胸,肘為軸心臂腕動, 左腳移后腰左轉,傾拍斜擊球上中。

七、推擋球

推擋多用反手方,動作猶似反手攻, 前臂發力向前下,傾拍推擋球上中。

八、搓球

拍先稍仰后平送,向前摩擦球下中, 手腕配合小臂動,球轉不轉靠腕動。

九、削球

判斷來球先移動,屈腿轉體引拍送, 先仰后平擦球底,向前下作弧形動。

十、弧圈球

揮拍力向前上沖,薄擦球面位上中, 越薄越轉成弧圈,擦面要寬力加重。

十一、回擊弧圈球

傾拍蓋住球上中、及時調拍心放松, 削擊移拍上而下,短促截球位偏中。

十二、放高球

離臺抖切球下中,高拋物線前上送, 遠吊對方左右角,越高、遠、轉越成功。

十三、殺高球

球彈高起莫著急,移位待落額上空, 手臂環轉向前壓,亦可斜砍球側中。

十四、滑板球

拍向右前似擊球,手腕突轉向左送, 斜擦球左側力抽,聲東擊西奏奇功。

十五、短球

對方離臺宜短吊,貌似長拍宜輕送, 拍平減力輕遞球,豎板輕擋亦可用。

十六、步法

練球切忌丟步法,擊球應先步移動, 先動后打是關鍵,步法混亂手法空。

擴展資料:

初學者乒乓球的技巧要領

1、用重心控制球

2、用“迎”的手法把球拉得更爆

3、“照著來球收小臂”

4、發揮橫板反手的特長

5、為"身前擊球"而做引拍

6、練習基本功球時,一定要有節奏

7、身體重心一定要低

8、擊球時必須放松

9、協調用力是基礎

10、向前用力是指導

11、用力支點是關鍵

12、用力方法是技巧

13、鞭打式發力

14、多體會“打”和“磨”的比例

15、拉球時要先預判根據旋轉拉球

16、反手撥是橫拍反手技術的基礎

17、把拍子想象成你的手,吃住球扔出去的感覺! 和 很薄的撞!!!

18、球拍在發球時松些好

19、越用力時,揮拍越要下壓

20、四分之一定律

21、拉加轉球時要“雙腿”下蹲

乒乓球長膠的基本技術

一、搓

都是利用觸球瞬間向側向摩擦球,回球特點:變化突然,弧線發飄,略微側拐。

二、側推

是推住球后象左摩擦撞擊,具有動作猛,但出球力量并不大,容易晃對方。如果側推增加中指頂拍子的力量,可以增加球的速度和力量。兩種手法交替使用,可以增加對方回球難度。還可以利用側推時改變吃球厚薄來改變力量節奏。

三、 撇

觸球后向右側摩擦球,如果向右上方摩擦,且吃球略薄。這樣的回球平直又近網,且落臺后不往起跳并迅速下滑,對方很難借上力。可以為自己進攻創造機會。如果向右下方摩擦,這樣的回球落臺后會向前向上“拱”,本身質量不是很好,但和前者配合使用,效果就好了。

四、削

當對方發力進攻時,長膠可以依靠其特有的“借旋”功能,削出旋轉十分強烈的下旋球,這是長膠削球的優勢。我在被迫退臺后有時會有意識地削幾板,只要頂重板成功,對方再攻下網的可能性很大,這是長膠化被動為主動的一個有效手段。 用長膠削一般的球,向下的動作比用反膠球拍大;但在遠臺接突擊球時,在向下切削的同時還要有一前送的動作,否則極易下網;如在近臺快截突擊球時,整個動作應快捷、簡單,即減小球拍的上提引拍幅度,加快球拍上提引拍的速度,以向下用力為主,借對方來球之力將球截回。

五、擋

擋是長膠進攻型打法防守的主要方法,一般膠皮擋過去的球呈微上旋,對方容易繼續上手,而長膠擋過去的球具有下沉特點,且不往前走,而且對方越發力,擋過去的球下沉越明顯,對方必須著意提拉才可以避免下網,因此長膠選手常依靠擋回對方的第一板發力攻球得分。 從長膠運動員運用擋的時機和方法來看,擋更大程度上是屬于防守技術。擋球一般用來對付速度較快、沖力較大的來球,如正手扣殺、前沖弧圈球等。在這種情況下,由于來球的力量較大,長膠運動員很難發揮自己打擊的速度,球在撞到拍上時,傾倒的膠粒在球反彈過程中,還來不及恢復原狀。這時,底板的作用明顯。

由于底板的特性是摩擦力很小,難以形成切向的`反作用力,更多感受的是沖力。在擋帶有強烈上旋的前沖弧圈球時,回球的上旋性質則不是非常明顯,一般多為弧線比較平直的`不轉球,有時略帶下“沉”。在回擊正手扣殺球時,由于來球主要表現的是向前的平動沖力,旋轉不強,給球板的切向壓力不大,同樣使回球不帶什么旋轉,但下“沉”的程度要比擋前沖弧圈球大,同時球的前進速度明顯減小,落臺后第二弧線較高,弧度較大。在對付這種球時要注意身體的適當迎前,否則不容易找準合適的擊球時間。

在運用擋球時,板形控制對擊球的準確性影響非常大。盡管來球沖力較大,上旋較強,但由于長膠球板彈力較小,摩擦力小,在回擊這種球的板形上,就不能像正膠或反膠那樣適當前傾,否則就會打滑,使球過不了網。應該是使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如果來球力量非常大,要使球板稍后傾,接觸球稍厚一些,保證能“吃”上球,使球產生足夠過網的平動動能。在擊球點上,反手擋時,球板在胸部高度,擊球時球板要盡可能靠近身體,增加手上感覺的準確性;正手擋時,球板在腰部與胸部之間高度較為合適,位置過高不容易借上來球的力量。

在擊球部位上要保證能夠擊球的后中部,使反作用力盡可能多地通過球心,給予球足夠的撞擊力。在準備下一板擊球時,由于回去的球比較下“沉”,讓對方很難再發力回擊出弧線低、速度很快的球。這時,長膠選手重心就要適當前移,準備下一板轉攻或采用相持的辦法了。 在開始練習長膠擋球時,最好是先采用多球“喂”球的辦法。這樣可以提高練習的密度。因為如果單球兩人對練,很難形成攻(拉)對擋的回合;在練習的內容安排上,要先練習擋中等力量的扣殺球,因為這種球作用球板上的因素比較單一,可以減少手上感覺的難度,更容易形成基本的功力定型。在此基礎上,再向單獨練習和對付難度較大的前沖弧圈球過渡,最終走到實戰運用的目的。

六、擺短

這是長膠接對方發出的的臺內短球的常用方法之一,方法是以輕擋為主,要求拍形豎直,在來球的上升期擊球,其技術動作與反膠的擺短有原則的不同。

七、磕

接對方拉的弧圈球或抽球時,長膠有一板“磕”的技術。即在來球剛剛從臺面彈起時,就迎球出拍,拍形基本上與臺面垂直,當來球上旋強烈時,應適當增加壓拍角度,控制好用力,防止回球出界。在回接弧圈球時,也可用推擠的方法。但長膠球拍的推擠拍形不似反膠前傾得那樣厲害,而且觸球瞬間要善于借來球之力。在回接側下或下旋球時,還可用一板向側前上方推再加點兒托抬的技術,拍形稍后仰,此技術可將下旋球轉為上旋球,以爭取主動。

磕與擋都是防守技術,兩者常交替運用。磕在擊球時稍帶有一個側向下切的動作,回球下沉比擋更為明顯,因此威脅更大一些。磕在技術上掌握起來比擋難度大,因此只在來球速度不是太快,上旋不是太強烈的情況下應用。 磕是靠撞擊回接,特點:在上升初期擊球,回球速度快,弧線低平,落臺后迅速下滑,減速較明顯,但球性不穩定,對方也不易進攻 在運用磕時,球拍的起始位置在胸前,因為是對付速度比較慢的來球,伸手不要太早,當來球過網后,接近本方臺面中間時,出手一般比較合適。拍形保持垂直或略后仰,特別是回擊旋轉較強的加轉弧圈球時,不能看來球很轉,就把板形下壓,這樣會打“滑”的。接觸球的后中部,手臂向前下方用力。

此時手腕一定要固定,向下用力要柔和一些,用力方法有點像正、反膠的減力擋。在擊球過程中,要帶一點摩擦,不能直接推出去,那樣對球就會失去控制,在磕的時候,擊球時間至關重要,在上升期擊球最為合適。因為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項以借力為主的技術,如果錯過上升期,就很難借上力了,免強把球弄過去,也失去了磕的意義,變成了別的什么技術了。

在身體控制上,在磕的全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收腹、含胸。因為一般情況下,磕過去的球運行距離是比較短的,可調節的范圍很小。這就要求身體和手上的控制要非常精細,不然的話,就會使球不過網,造成失誤。 在平時練習時,可以單球為主,輔以多球練習。一方練習磕,一方練習拉。為了增加回合,減少練習失誤,在磕過一板拉球后,陪練方在第二板可以適當減小點摩擦力量,把球“托”過去。長膠運動員擋一板過來,陪練方再拉,一直循環下去,也可以進行推磕對練;陪練方第一板推后,下一板可用搓球回擊磕過來的球,然后,長膠運動員用拱,陪練方再推,長膠運動員再磕。當然,這種方法也可以用來練習接發球等其它環節中的磕。

1,以借力為主。擊球時間要比較早,才能合上對方的力量,故磕擊時,必須在前臺完成,它對選手的判斷和起位要求很高。

2,卸力的技巧。在觸球時的卸力控制,是一種內在感覺。一要引拍起手要高,有一個自上而下的發力,確保擊球的低弧線 ;二是在觸球的同時,有一定的卸力,確保回球的拋物線較短。

3,落點的作用。鑒于擊球速度相對較慢,因此在節奏變化時一定要追求落點的嚴謹,來彌補速度的不足。比方,打到對方極斜的反手大角,就可限制對方的回球區域,自身的銜接和轉換會從容一些。

八、快帶

對上旋來球采取正反手的快帶還擊,在乒乓球比賽中十分流行,長膠的快帶快撥因回球速度快,并帶有下沉和發飄,對對方的威脅比擋要大,而且可以隨時變借力為主動發力,攻防轉換快,是有效的得分手段,在比賽中最好能有意識地應用。快帶與擋相比,技術上難度更大一些,因為它要求步法到位,要有足夠的揮拍空間,對來球沒有一定的予判,難以完成技術動作。

九、拉

拉球是乒乓球的主要進攻技術,長膠采取拉球比較穩健,只要在做動作時不發死力,命中率一般都較高。長膠拉球的技術動作與反膠比,摩擦球更薄,要增加揮拍時向上用力的成分。長膠在拉加轉下旋球時,技術要點一是要注意觸球的底部,二要采取又托又提拉的方法。長膠拉過去的球有下沉特點,與反膠比前沖性能弱,對方如反拉或推擋回擊都容易下網。長膠拉球的缺點是速度慢。

十、打和彈

長膠選手如果正手能打,反手能彈,那將大大增加長膠打法的威懾力。長膠不易吃轉的特點決定了它在臺內球的進攻上有優勢,但由于它不能象反膠擊球那樣形成彎曲的弧線,所以在退臺后和來球的下降期進攻會受到一些局限,解決方法通常是與其它膠皮相結合。

標簽: 乒乓球基本技術

   原標題:乒乓球的基本技術動作口訣-環球觀點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