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古梨樹“花開”高原新場景

發布時間:2023-03-30 12:13:31
編輯:
來源:四川日報
字體:

三月的金川河谷,正用漫天梨花擁抱川西北高原的春天。3月18日,阿壩州金川縣第七屆古樹梨花節開幕,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來,赴這場與梨花的“約會”。

金川是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原生態、高海拔雪梨種植區,已達到110余萬株的成林規模、100余公里分布廣度,全縣雪梨年產量達3萬噸,實現年產值達1.2億元。

近年來,金川全力打造集觀光、民俗、休閑于一體的“梨經濟”牌。受疫情等多種原因影響,梨花節按下了暫停鍵。這場時隔3年的梨花節,因而有了更為重要的現實意義:3月以來,金川共計接待游客30萬人次、同比增長68.25%,實現旅游總收入18841.802萬元、同比增長28.52%。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當前,金川縣正以梨花節為支點,以雪梨產業為杠桿,撬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讓小小雪梨的各項效益充分釋放。

安排新元素新場景 “梨花”更香了

時隔3年再辦古樹梨花節,金川在臺前幕后下了不少功夫。

在開幕前,金川特意安排梨花節推介活動,近至成渝地區、遠到江浙一帶,努力提升宣傳效率,將“邀約”發向更多潛在客群。

在活動內容上,金川更是安排了眾多新元素新場景,著力提升參與感和體驗感。

“大金川上看梨花,梨云悠悠,潔白向遠方……”在金川縣第七屆古樹梨花節期間,一首《梨花雪》在阿壩州傳唱開來。音樂就是金川為本次古樹梨花節植入的新元素之一,與第七屆古樹梨花節同步開幕的,就有春季雪梨生活音樂季。

特色美食和民俗體驗更是豐富。開幕式當天,在梨花開滿山間的沙耳鄉山埂子村,經營民宿的楊正鴻在廚房里忙著準備“雪梨宴”:“今天做的是雪梨燉肉、雪梨銀耳羹、香酥雪梨……”在他的民宿院子里,10名重慶游客跟著村民跳鍋莊,領舞的是沙耳鄉村民為增強旅游體驗感特意組建的“文藝騎兵隊”。

借梨花之勢,金川縣境內還同步進行非遺展演、梨花仙子選拔、古樹梨花節自行車比賽、“健身綠道迎新村”全民健身系列賽等活動,賞花主題游、非遺文化游、主題時尚游、健康悠閑游等不同主題的旅游線路火熱興起,讓來到金川的游客不僅可以賞花看景,還能品嘗美食、感受非遺。

“不同于往屆,我們創新采取‘旅游+’模式,串聯起音樂、舞蹈、文化、體育等多種元素。”金川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局長鐘明文說,本屆梨花節把系列延伸活動設在了鄉鎮,突出“民辦、民享、民樂”的理念,結合開展豐富多元的民俗節目、琳瑯繽紛的音樂表演、非遺精品的展示展銷,從而吸引更多游客和群眾融入互動、體驗享受。

啟動雪梨振興計劃 “梨味”更甜了

慶寧鄉梨花大道旁的古梨樹園里,8棵300歲以上的古梨樹花開正盛。每棵樹根部都刷了白,上面掛有專屬的“身份證”,標寫著樹名、樹齡、保護級別等信息。

從縣農業部門退休、與梨樹打了42年交道的李建告訴記者,金川通過坐標定位和統一鑒定,摸清全縣古梨樹數量,全部納入保護名錄,同時制定統一的管理辦法,從土壤修復、有機施肥、冬季修剪、授粉等方面加強統一管理,使得古梨樹煥發出新生機,“目前全縣共有180多株樹齡在300年以上的古梨樹,這些古梨樹仍然在開花結果,結出的雪梨皮薄、水分多。”

近幾年,金川縣委、縣政府積極用好用活國省政策,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大技術支撐和資金補助,開啟了“百畝攻關、千畝示范、萬畝振興”的雪梨振興計劃,古梨樹保護便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另一個重要環節是大力扶持雪梨產業,延伸做活產業鏈條,讓‘梨味’更甜。”金川縣科學技術和農業畜牧局局長澤郎表示。

在金川縣咯爾鄉金沙村種植大戶劉維建的25畝梨園里,品種名為“紅香蜜梨”的梨樹正進入盛花期。這是劉維建6年前在政府支持下引進的新品種,以解決金川雪梨品種老化、果子品質下降等方面的問題,“這個品種非常適宜金川的氣候。”

而在河西鄉楊家灣村的金川縣金雪梨果業開發有限公司,雪梨膏生產線正有序運作,成品雪梨膏通過線上線下賣往全國。依托89個雪梨品種,金川先后培育了雪梨深加工龍頭企業6家,研發制作雪梨膏、雪梨糖、雪梨飲品、雪梨烘烤片、雪梨酒等雪梨制品,培育創立了“金川雪梨膏”區域公共品牌。

此外,金川還在全域推動“公司+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模式落地,形成工廠與梨農的利益聯合體。梨農劉坤山種植了200株梨樹,在這種模式下,僅梨的收入一年就上萬元。

讓“梨路”更廣,下一步金川將主動融入阿壩州“1+6”現代服務業發展新體系,積極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大力實施“西環線旅游培育壯大”行動,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我們將按照‘雪梨品牌化、梨園景區化、梨品產業化、三產一體化’發展思路,以建設‘三鄉一鎮’川西北最大田園綜合體為抓手,加快推動雪梨產業融合發展,讓梨經濟進一步普惠全縣。”金川縣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杜杰

標簽:

   原標題:三百年古梨樹“花開”高原新場景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