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聚焦!關于財富的3個秘密

發布時間:2023-04-24 18:56:55
編輯:
來源:良大師
字體:

▲點擊關注良大

作者 | 良大(ID:liang_da_shi)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個人微信號:liangshu0012(不閑聊)

在物理學中有一個基本的概念:能量守恒。

這條準則,不受時空和領域的限制,放任四海皆準。

因此,當我們談起財富時,其實并非指金 錢本身,還是指 可以轉換成 錢的能量,其中就包括 資源、復利和共識

1

關于資源

能創造財富的人,往往對“資源”有著不同的理解。

所謂資源,就是你能換取財富的資本,概念很簡單,但理解上卻千差萬別。

縱觀人類史,就是一個不斷重新定義“資源”的過程。

原始人不會把風、太陽、煤當成資源,對于他們,樹上的果子、草原上的小動物,才是資源,食物果腹,皮毛供暖,這就夠了,還要啥自行車。

后來的工業時代,煤、風、石油、太陽這些資源被重新定義,有了新的價值。

而現在呢?

你的注意力、在網上留下的痕跡,對于商家都是資源。

我并不想講的過于宏觀,說一個案例,你自己體會一下。

斯坦福大學的Tina Seelig教授,曾做過一個活動:

她把同學分成14個小組,每個小組5美元,在規定的時間內,看哪個組能賺到最多的錢。

多數同學都把這5美元當成了資源,有的確實賺到了錢。

比如有一組,買了些設備,幫助別人修理自行車,錢是能賺一點,但少的可憐。

最牛逼的一組,賺了600美元,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們壓根就沒把5美元當回事兒,而是把“斯坦福”當成了資源。

他們把課堂開始的前3分鐘,賣給了一家科技企業,這家企業想來斯坦福招人,于是花600美元,就可以在課前來教室宣傳一下企業。

當然不見得所有的大學都支持這種玩法,不過通過這個案例,你大概也能明白對資源的認知,決定了財富的走向。

講一個你可能知道的自媒體人,名字不提了,他原本在某家互聯網金融公司風控部門打工。

但是由于工作原因,可以接觸到很多行業內幕,熟悉各種鐮刀玩法,這哥們很快意識到,這不就是一筆可貴的資源么。

然后,悄悄的寫作,驚艷了所有人,現在渾身都紋滿了魔幻兩個字,成為公眾號和B站的新霸主。

人家當下的地位肯定是才華支撐的,但是不能否認的是,他對資源的敏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成功要素。

我還認識一位成功的創業者,現在在咨詢行業很有名氣。

他曾在深圳某大公司搞技術,很苦逼的活兒,但是他覺得這家公司的產品研發能力太牛逼了,如果能學到其中的精髓將終生受用,所以工作也很賣力。

幾年后,他成立了咨詢公司,專門幫助中小企業解決產品研發問題,現在生意做的挺大。

他曾對我說,如果你以獲取資源的態度來對待身邊的事物,你馬上會有不一樣的體驗。

我挺認可這句話,當年我在500強時,去當兼職講師,有同事就不理解,說你何必白白花費這精力?

當時我倒沒什么特別的想法,只是覺得公司會給你免費學習機會,還給你提供講臺,讓你鍛煉,這機會挺難得啊。

后來兼職去各個機構講課時,我總會留下我的私人微信,讓學員來加我,而多數兼職講師因為擔心被學員打擾而不會這么干。

那時的微信朋友圈還很純凈,微商這個新事物也沒出現,我只是隱約覺得,這大概也是一種資源,雖然暫時看不到太具體的價值。

但是有這么多的微信好友,不就是很多個窗口么,我發布的信息也可以讓更多的人看到。

就這樣我大概加了3000多個好友,都是金融系統的同事或者學員,后來18年我做公眾號時,已經是紅海,很多新號由于沒有粉絲基礎而無法“冷啟動”。

我很幸運,這些“好友”通過我的朋友圈看到我的文章后,很多都會轉發,我也因此進入了加速通道,可以說,沒有這3000個好友,你可能就很難看到良叔的文章。

你如果問我識別和定義資源的具體方法是什么?

很抱歉,我也沒有答案,時代和環境不同,標準很難統一。

但我想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如果你以“獲取資源”的態度來看這個世界,你會發現很多原來讓你討厭的事,其實并不討厭,你也能讓更多本不相關的事物發生鏈接。

漸漸地,你的財富半徑變大了,而你的心態莫名其妙的平和了,世界也變得魔幻了。

2

關于睡后收入

也不知道是誰發明的“睡后收入”一詞,總之挺受大眾歡迎的,尤其是底層人士。

這讓大家相信,很多富人都是靠投資理財就能日進斗金,每天悠哉悠哉,隨時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這也讓很多人相信投資理財就可以發家致富,享受復利帶來的無窮無盡的回報。

然而,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北大金融學教授唐涯曾做過一個統計:

2018年中國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中,有73%來自于勞動所得,只有27%來自投資。

你看,錢生錢是少數,想致富,還是要靠實打實的去賺。

這和我觀察到情況大體相同,很少有人只靠投資理財就能發家致富的,當然這其中不包括教你理財的人。

事實上,多數富人的投資行為并不是為了進攻,而是為了防守。

他們是通過自己的一技之長去獲得大量的財富,然后通過投資來保衛自己的財產,不受通貨膨脹的侵蝕。

所以,在面對自己的財富時,他們首先考慮的是資產的安全,而不是高收益。

硅谷創業教父,YC資本的創始人保羅·格雷厄姆,曾講過,自己從小很窮,創業成功后有幾十億資產。

開心之余,也很焦慮,因為他不知道該如何保護財富。

于是,每天跑到圖書館,刻苦研究,想了解那些失敗的有錢人,是如何變窮的。

他本以為,有錢人都是花天酒地,好逸惡勞,把錢給糟蹋完的。

但在讀了好多傳記后發現,這些人竟然是由于太勤快了,研究和嘗試各種投資,最后敗光了家產。

所以保羅·格雷厄姆在之后的歲月,都是以最保守的方法來管理自己的財富。

這不是說,富人們從不碰高風險的投資,但是人家會控制比例,也會控制預期,會設計保守的收益率,會設計保守的投資策略。

你看, 連這些高智商的富豪都這么保守,你說我們一介平頭老百姓,憑啥能站在資本的墳頭蹦迪?

“財富自由”、“錢生錢”、“睡后收入”......

這些名詞對窮人真的很有誘惑力,有了這些概念很多人便可以為自己的懶惰找一個歸屬,讓他們充分相信自己窮并不是因為自己不努力,而是沒有開竅,沒有掌握致富密碼。

于是在網上你總能看到靠投資或投機發達的人,而這些不過是編造出來的故事。

就算現實中真有這樣的人,你要相信,也只有三種情況:

這人要么是上天眷顧的幸運兒,要么就是還沒到現形的時候,要么還在高墻里沒出來。

而你就是一個普通人,你改變命運的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擁有一技之長,干好手頭的工作,賺到真正屬于你的錢,然后再去保護好它們。

我知道這種說法很不酷,很不符合時代的調性,但這就是真相,這才是多數人,大概率能夠致富的方法。

如果你覺得這方法太慢、太笨,就像靠投資啥的逆天改命,那么你多半會成為別人的盤中餐,最終幫別人改變了命運。

不要以為你錢少,你是屌絲一枚,莊家就會放過你,放過你,莊家去賺誰的錢?

電影《華爾街之狼》中,喬丹·貝爾福特專把垃圾股賣給窮人,身價暴漲。

她太太于心不忍,問他:“這些肯定虧錢的東西,你干嘛不賣給富人,而偏偏要賣給窮人?”

貝爾福說:

“你不懂,富人們都很聰明的,怎么會相信我們這些傻逼? 窮人就不一樣了,他們雖然窮、但又傻、又懶、還很貪婪。”

3

關于共識

12年前,我被抽調到一個項目組,閑暇時我們討論深圳房價的問題。

一位同事是經濟學專業畢業的,他拿出很多數據分析深圳房價不可能有上升空間,很有說服力。

另一位同事是做營銷工作的,他說房價應該還會漲,理由很腦殘:他發現他的很多大客戶都在買房。

結果不用多說了。

我經常回想起這個小事兒,也因此得出一個結論:

一件事情的走向,往往不是由對錯決定的,而是由參與者的共識決定的。

回到房價這事上,為什么很多人一直喊著房價要跌,一線的房價卻怎么都跌不下來呢?

因為多數叫跌的人都是買不起房的,雖然也有共識,但不是參與者的共識,那些有能力購房的人,才是參與者。

假設你做工程賺了2千萬,請問你會怎么處理?

存銀行?

準備接受通脹的洗禮嗎?

買基金?

想想胡某六、想想諾安成長......

進股市?

呵呵......

出海?

知道有多難嗎?

最后你發現你的選擇余地并不多,而一線的不動產似乎更穩健。

如果你正好還有個大學畢業的孩子,你多半也會支持他去北上廣深就業,在那里買房更加順理成章了。

你看,共識達成了。

這只是看得見的參與者,還有看不見的參與者,你只要稍微動動腦袋,就能明白房價大跌不是多數參與者的共識。

道理很簡單,參與者在這事兒上得不到好處,因此也就達不成共識。

你可能覺得很畸形,不過這就是真相,對錯不重要,共識才重要。

當然,共識不是永遠的,也有破裂的一天,但是富人們往往能識別破裂的跡象,提前行動。

就像日本房地產的衰敗,那些真正的富豪很早就抽出了資金,在中國、馬來西亞、越南、泰國投資,于是新的共識又形成了,就是這么的魔幻。

所以,“識別共識”是一門富人的必修課,就像凱恩斯提出的“金融選美”概念:

你想猜中選美的冠軍,你的審美觀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猜中大眾的審美觀,如果大家都投她,你也要這么來。

看到這個概念后,想想當年張靚穎輸給李宇春,我終于釋懷了......

你大概也能明白,為什么你看好的股票,業績、潛力都很棒,可就是不漲反跌,因為這支股票的好,只是你覺得,不是大家覺得。

而那些股評家,一說5G概念,你一看果真漲;一說生物制藥,你一看又漲......

似乎他們能預測趨勢,其實不然,他們只是在創造共識,讓更多的人覺得。

實際上,股評家們并不擅于預測,他們卻很擅長創造共識。

嬰兒底、月球頂、少年底、青春底、中國牛、少年牛、國際牛、開放牛、精英牛、愛國牛……

只要堅持時間夠長,你總能等來共識。

這世界上諸多創造共識的生意,比如鉆石。

這玩意壓根就不稀缺,硬是活生生讓群體達成了共識。

如果你問未婚妻,為啥結婚非要買這么貴的東西,咱買塊琉璃帶手指上,bulinbulin的,不也挺好看嗎?

估計她八成會瞬間變成小野馬跟別人跑了......

你不得不承認,共識的力量太強大了。

懂王在創造共識方面是行家里手,《別想那頭大象》中曾分析過他競選時的奇葩行為。

比如大家都知道,他曾說要在墨西哥邊境建長城,這段言論很弱智,招到很多人的攻擊。

難道特朗普不知道這話很弱智嗎?

他當然知道,但是當這段話被廣為傳播時,也是在傳播特朗普的態度和標簽,讓大眾知道他對移民問題多么深惡痛絕,甚至不惜說出腦殘的話。

這種極端的表現,其實就是在和那些極端的紅脖子(民粹主義者)達成共識:

咱們是一伙的,你們要支持我。

你看,這世界如何運轉往往還真是由共識決定的,了解這一點你大概就能看透很多東西。

比如,為啥幼稚的騙局總能一次次的得逞,為啥很腦殘的文章能得到大量的支持和轉發.....

就像李笑來的那句粗口:“傻X的共識也是共識啊。”

4

考試題

今天小文只是我的一些隨想,無論對或不對,權當提供一個看世界的新視角。

最后出一個小問題,可以考察一下你對“共識”的理解。

如果你是宇航員,在外星球發現了海量的鉆石,請問:如何做會讓你的收益最大化?

有興趣回答的朋友可在留言區留言。

標簽:

   原標題:重點聚焦!關于財富的3個秘密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