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連勝!為什么是石臺?

發布時間:2023-05-11 16:02:34
編輯:
來源:金臺資訊
字體:

2022年,池州市石臺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均居安徽省、池州市前列!連續四個季度獲安徽省投資“賽馬”激勵地區,池州市人民政府給予通報表揚。一個皖南山區的小縣城,實現有效投資“全年紅”!

石臺縣風貌。石臺縣委宣傳部供圖


(相關資料圖)

風和景明,萬物并秀。

連日來,安徽石臺抽水蓄能電站、S358青陽至紅石公路石臺段、仙寓山景區基礎設施提升等2022年度引進的17個總投資100.26億元重點項目陸續開工建設,一幅幅投資“施工圖”加快轉變為落地“實景畫”。作為石臺建縣以來,單體投資最大的項目石臺抽水蓄能電站,8個月,是它自獲省政府批復至省發改委核準用的時間,也是安徽省從可研啟動至項目核準用時最短的抽蓄項目。

乘勢而上開新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石臺縣新引進省外億元以上項目15個、到位資金30億元以上,一季度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86億元、同比增長29.2%,比去年增加6.9個百分點。

投資是連接當前和未來的跨期紐帶,是對接需求和供給的結合點。以生態立縣的石臺,工業基礎薄弱,剛剛脫貧摘帽3年的時間,取得這樣的成績,其背后凝聚著怎樣的力量?

一群人拼到底

為讓企業發展得好,石臺是項目建設到哪,服務就跟到哪,小事不過夜、大事不過周,打造讓企業安心、舒心、順心的營商環境。

夜晚時分,山城石臺街道上燈火闌珊,三三兩兩的行人漫步街頭了。位于縣城中心的縣委縣政府辦公樓里燈火通明,一場場調度會、推進會、協調會……圍繞66個年度重點項目,10個工作專班的牽頭領導和責任單位,按照節點、掛圖作戰,有序推進。同時,全程跟蹤督導項目建設過程,建立評價體系,公開評價結果,形成緊抓落實、比學趕超、加快發展的濃厚氛圍。

不僅于此,石臺積極構建和諧融洽的政商關系,持續蓄積發展動能。仁里鎮創新政企溝通方式,常態化舉辦“周末早餐會”,鎮黨委書記主動將聯系方式亮相給企業,與企業面對面交流,讓企業有事找書記,及時溝通,建立信任,政企雙方同心同向同行、共襄發展。

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供給,重大項目投資看“量”更看“質”。提高投資質量,既利當前,更惠長遠。

一件事干到底

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為著項目干。石臺縣緊扣謀劃、儲備、開工、續建、投產等關鍵環節,樹立“項目為王”的發展理念,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清單+閉環”推進形成全方位、系統性項目服務保障。報批林地1453.9畝、土地348.6畝,補充耕地和增減掛鉤項目土地436.4畝、盤活存量土地123.9畝。同時,著力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堵點和難點問題140余個……

2022年,G3W德上高速公路石臺互通至祁門段、七里中心學校易址重建、主城區基礎設施等20個重點項目竣工投產或投入使用。如今,智慧綜合農貿市場、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城中村舊城改造安置房等46個重點項目遍地開花,工程車輛頻繁穿梭、在建廠房隨處可見……

一條路走到底

石臺是座山中小城,但小城也有大雄心。

經濟薄弱是石臺的短板,但生態優良是石臺的基礎,“富硒負氧”是石臺的優勢。國家擴大有效投資,高質量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讓石臺遇到了千載難逢機遇期,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成為11萬人民崛起的雄心。

石臺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聚焦“高質量發展特色縣”定位,向綠色發展的腳步矢志不移、從未停歇,將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有機結合、齊頭并進。2022年轉化落地項目35個、轉化率53.03%。

石臺森林覆蓋率高達84.5%,是全國首批“中國天然氧吧”、中國三大天然富硒地之一,被譽為中國原生態最美山鄉,先后榮獲“中國康養旅游名縣”“中國生態硒都”“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強縣(市)”等殊榮,連續3年入選“中國最美縣域榜單”……在長三角地區中,石臺的生態價值正不斷彰顯。

石臺圍繞縣內“一區九園”和大渡口經濟開發區(石臺經開區)發展定位,緊扣富硒特色產業鏈、“+旅游”融合鏈,推動項目謀劃“無中生有”“有中生新”“新中生優”,使富硒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呈現出加快發展態勢,已初步形成富硒農業、富硒加工業、富硒康養三大產業格局。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石臺將圍繞“三年上臺階,五年大發展”目標,抓緊抓實“曬目標、抓落實”各項工作,以高質量項目支撐高質量發展,積極實施128個億元以上、總投資1045億元的重點項目;173個、總投資228.5億元的對上爭取中央預算內及各專項資金項目。

站在新的發展臺階之上,藍圖已繪,蓄勢待發,石臺還將帶來怎樣的驚喜?未來值得期待!(江雪飛、吳偉)

標簽:

   原標題:四連勝!為什么是石臺?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