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精特新“集聚成群”,廣州超九成科技型企業集中在這些產業領域

發布時間:2023-08-09 22:38:45
編輯:
來源:廣州日報
字體:

在今年的第十四屆政協二次會議上,有委員提出《關于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做大做強實現廣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日前,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對該提案進行公開答復。根據答復,目前廣州超90%的科技型企業集中在信息技術、高技術服務、先進制造與自動化、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領域,沿科技創新走廊形成集聚,天河、黃埔、番禺等區域的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分別占全市的58%、57%、69%,成為支撐天河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產業集群、黃埔區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番禺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等的主要力量。


(資料圖片)

市、區聯動,“專精特新”企業聚集成群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廣州著力打通“科學技術化、技術產品化、產品產業化、產業資本化”路徑,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雙向融合。

各區在產業集聚、產業園區建設、融資支持都有動作,例如:南沙區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區”,重點發展先進制造業,工業產業利用地理區位優勢、深水岸線優勢,鞏固提升汽車、裝備制造等支柱性產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了以汽車制造、重型裝備制造、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等產業集群為支柱的工業產業體系。

南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迅速成長。資料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蘇俊杰

同時,南沙區通過調研,借鑒兄弟區和先進城市的做法,擬在南沙選擇合適區域建設“專精特新”特色產業園,推動“專精特新”企業集聚發展,將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用地需求優先納入供地計劃,專門針對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需求規劃切分并供應一批中小工業地塊,組織編制建設工程設計方案、施工圖設計方案,納入供地方案,實行帶方案招拍掛供應。在金融扶持政策中拓寬獎勵覆蓋范圍,增加股權投資獎勵、上市企業項目引薦獎、金融服務平臺獎等,提升獎勵額度,對企業上市、掛牌、股權激勵等方面給予更大力度的支持。通過財政引導助推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對接引導投早投小,通過加強招投聯動、凝聚合力,持續為區內企業進行金融賦能。截至目前,南沙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規模 20 億元,吸引了超過 50 億元社會資本聚集南沙。

番禺區積極響應“四化賦能”工作,依托基站新建和存量數量全市領先的5G網絡,支持企業開展“5G+智能制造”集成創新與應用,提升集群企業數字化轉型意識。建設和善用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夯實企業數字化轉型算力底座。引入尚捷、探跡、通通科技、鼎捷軟件等數字化能力服務供應商,為中小企業提供MES、PDM、SCM等數字化解決方案。積極引導廣州廣電計量檢測股份有限公司推廣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信息安全檢測等診斷服務,服務中小企業數字賦能工作。依托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思林杰科技,謀劃打造“專精特新”企業集聚區。集聚區總用地面積超過300畝,目前已進駐多個先進制造業項目。

專項資金每年投入超過 80 億元

2015年,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向廣州基金增資8億元成立廣州市工業轉型升級發展基金;2018年,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起設立受托制政府引導基金;2021年將原工業轉型升級發展基金與受托制引導基金合并為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基金(以下簡稱“發展基金”)。截至2022年末,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通過發展基金累計投資云宏信息、超音速、明珞裝備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家,合計投資金額5.38億元;累計投資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7家,合計投資總額27.87億元。支持的“專精特新”企業覆蓋了半導體、高端裝備制造、工業互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等戰略新興領域。

明珞裝備

2017年,市發展改革委設立了廣州市新興產業發展引導基金,通過參股子基金的方式引導社會資金進入重點扶持產業,以促進新興產業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截至2022年末,引導基金累計投資4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150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其中廣州企業分別為16家和113家,以上129家廣州企業共獲得23.56億元的股權投資資金支持,覆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與高端裝備制造、生物與健康產業、智能裝備及機器人、新能源與節能環保及信息服務業等領域。

同年,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安排5億元財政資金注資廣州產投集團(原廣州國發),成立廣州市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截至2022年末,中小基金通過“子基金+直投”的方式實際投資約5.99億元,100%完成財政出資任務。子基金投資方面,累計入庫子基金管理機構36家,出資設立16支子基金,子基金總規模達29.04億元,實繳規模約28.5億元,中小基金占5.58億元,約4.1倍撬動社會資本;中小基金累計投資項目154個(含廣州項目83個),市級投資額超25.48億元,廣州地區中小微企業實際受惠約11.16億元,總體返投比例達2倍。

近年來,廣州市本級還不斷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每年投入科技創新、工業和信息化、新興產業等專項資金超過 80 億元,通過補助、獎勵、股權投資等多種方式支持包括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的創新發展。并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促進工業和信息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中設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專題,2022 年投入資金3億元:一方面用于支持中小微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對高成長的中小微企業以及中小微企業首次貸款予以貼息,對中小微企業擔保費、融資租賃費等予以補助,提升企業融資能力;另一方面對小升規企業予以獎勵,支持中小企業提質增效。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徐雯雯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 張映武

標簽:

   原標題:專精特新“集聚成群”,廣州超九成科技型企業集中在這些產業領域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