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美食》品味早餐文化

發布時間:2018-07-05 14:35:55
編輯:
來源:環球網
字體:

中國自古以來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逢年過節也要祭灶王,甚至有些地區還要拜食神。可見在中國,飲食早已成為一種文化,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為中華文化增香添色。說到美食,每個人似乎都能說得頭頭是道,但真的細究其文化,卻很少有人能夠說出前因后果。而為了彌補這一點,江西衛視聚焦中華飲食文化傳播,推出美味卻又不失內涵的全新節目——《非遺美食》,帶領中華兒女走入扎根在日常生活中的飲食文化。上周四首期節目播出后,以端午以主題的節目內容受到網友一致好評,紛紛表示從節目中真正系統的了解到與端午節有關的飲食習俗及其背后的文化淵源。新一期節目中,主持人帶領大家從南吃到北,品嘗了不同地區的特色早餐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傳承。

從南到北 早餐是當地的生活符號

說起早餐,每個人的記憶都是不同的,北京的油餅豆汁、天津的煎餅果子、河南的胡辣湯、杭州的小籠包、漢中的熱米皮、廣州的蝦餃腸粉…中國早餐種類繁多、滋味豐富,而形成這樣多種多樣早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本期節目中,主持人洪禹就從湖北武漢的熱干面、江西南昌的瓦罐煨湯與陜西西安的羊肉泡饃這三道非遺美食中給大家進行了解答。

武漢自古以水運發達著稱,武漢人多在碼頭討生活,在這樣的情況下,一碗快速出餐、不熱不冷卻十分頂飽的熱干面自然是首選。而古時的江西有被譽為鹽都、茶都的樟樹,有被成為瓷都的景德鎮,這些地方吸引了全國的商人齊聚于此。經濟發達自然講究養生飲食,一罐蘊含五行之道的瓦罐煨湯自然是養生首選。西安地處西北口,對外有異域來客,在內有十三朝古都文化,這也造就了西安人爽利卻不失細膩的性格,早晨一碗羊肉泡饃,所有的交流都在細細掰饃之間。正如主持人洪禹所表達的那樣,每個地方的早餐都是當地生活的一種象征,也是生活凝聚出的一個符號。

從老到少 一份早餐中有廚師“心與藝”的傳承

節目組在全國尋找著他們眼中的“非遺歷史”,品鑒著那些能夠擔當起“非遺美食”的味道。武漢蔡林記熱干面的傳承人——90后的蔡大森用一顆匠心,對待著每一碗熱干面。他傳承爺爺正宗的熱干面配方:面胚一定要用山東白面,撣面必須是小磨香油……他認真的“在一碗小面上做大文章”,也是他的認真讓蔡林記成為了武漢人心中的城市記憶。武漢熱干面傳承在鬧市,而南昌的瓦罐煨湯卻沿襲在梅嶺深處。符老太在大山深處的土屋里,在一個個60年歷史的瓦罐里,用自己散養土雞和山泉水配湯,用樹葉封罐,才煨出了一罐清爽濃郁的滋補湯。同樣秉持匠人精神,傳承廚師“心與藝”的,還有幾千公里外西安同盛祥牛羊肉泡饃的第四代傳承人馬貴軍,從作料挑選,到高湯熬制,從饃的制作,到湯、饃、肉的配比,馬貴軍每天一絲不茍的完成著牛羊肉泡饃的制作,在他看來這是食客與廚師的對話,也是廚師應該堅持的匠心與技藝,正如他自己所說:“不能變味,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原標題:《非遺美食》品味早餐文化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08 063 3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