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處處皆“教室” “不言之教”彰顯大學氣質
陽光透過落地窗鋪滿簡約的白色原木餐椅,臨窗區域新辟河畔“景觀”坐席,頂棚雨滴狀的燈帶更添氛圍感……在華東師范大學閔行校區, “大夏雨廳”食堂翻修后的高顏值,不輸任何一家網紅餐廳。原本只在用餐時段人聲鼎沸的食堂,迎來全新的“打開方式”:變身校園河畔“書房”,為師生們提供學習、交流、研討的空間,全天候開放。
像這樣的校園公共空間新變化,正在滬上多所高校悄然發生。在復旦大學,舊浴室被改建成了極富藝術感的學生交流活動中心;在東華大學,新開的“文綺書店”是校園“最潮”設計和藝術思潮的聚集地;在上海電力大學,全新打造的“雲鄉閣”公共文化空間啟用后也引來無數學生打卡……一批校園文化新地標,隨著校園空間改造涌現。
對此,華東師范大學設計學院院長魏劭農的一則觀感,引發很多人共鳴:過去二三十年,同時期建造的一批大學校園尤其是大學新校區,往往“千校一面”,缺乏底蘊和特色。而眼下,隨著越來越多的大學更加注重環境育人的作用和價值,在整體校園功能、視覺和氛圍的提升方面紛紛邁出新步伐。
讓人期待的是,這些新涌現的校園文化地標,不僅更契合青年學子的訴求,也以“不言之教”凸顯大學的文化和精神,彰顯其各自獨有的氣質、品質和特質。
校園微更新,為學術交流騰出更多空間
時下,不少大學校園正在經歷“微更新”。有師生發現,經過改造的教室、食堂、宿舍,面貌煥然一新。更重要的是,這些公共建筑的功能,也從單一走向多元。
在復旦大學邯鄲校區北苑學生宿舍區,“螺螄殼里做道場”,一個個全新的公共交流空間應運而生。原先的學生浴室在“舊改”后,宛如一件光影藝術品,成為服務學生的青年交流活動中心。這座二層小白樓,擁有十余個高低錯落、大小不一的窗洞,讓內部多間活動室均享受充足的采光和通風。夜幕降臨,室內的燈光從錯落的窗洞透出,整個建筑猶如一座發光的燈塔……值得一提的是,這里所有的桌椅均可移動,學生們利用這個空間進行學術交流、社團活動等,思維碰撞于斯、靈感產生于斯。
同在復旦校園,位于北區學生公寓32棟1層的阿加德默咖啡館,不僅僅是一個售賣咖啡的“小廚房”,也是課余時間大家最愛停留的地方。由兩間宿舍改造而成、十幾個復旦在校生全權運營的咖啡館“三面環書”,每一本都來自在校生的捐贈,可以免費借閱。幾乎每天,青書館、青影會、飲墨計劃等經典讀書會、技能交換學習、文化交流活動等輪番上演。
“這里是最喧鬧的圖書館,也是最安靜的游園會。學術圈與生活圈在這里有了交集,人文、科學、藝術的靈感在這里自由交匯。”總務經理王志杰同學說。
在華東師范大學等高校食堂,大學生們除了享受美食這一“基礎項”,還多了閱讀、小組研討等新選擇。華東師范大學基建處處長王軍告訴記者,該校閔行校區“大夏雨廳”的很多設計和布局,其實都來自學生的建議,因為“學生是校園真正的主人,應該更多關注他們的真實需求”。通過翻新前與學生代表的溝通,新食堂增設了一樓靠窗的一排高腳凳,并在特定區域擺放圓桌和方桌,通過更疏朗的座位布置,為學生拓展互動交流空間,滿足不同群體的學習需求。
注重環境育人,校園處處皆“教室”
教育的發生地不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教室,結合校園改造注入環境育人的“靈魂”,方能讓“行走在校園、處處皆可為教室”這一理想離現實更進一步。
浸潤書香的大學校園書店,是“以文育人”最直接的體現,集中反映學校的辦學歷史和特色。在上海電力大學,以民俗學家、紅學家鄧云鄉先生名字命名的實體書屋“雲鄉閣”,于這個新學期正式建成啟用。這里不僅給學生提供了更充分的閱讀和交流空間,也是沉浸式學習紅色文化的家園。在書店首場讀書分享會上,陳爾晉、王曼霞烈士之子陳冠寧為青年學生講述了其父母相識相知相愛并為革命事業奉獻犧牲的感人經歷。
上海電力大學黨委副書記翁培奮表示,雲鄉閣作為校園實體書店,兼具了更廣泛的育人功能:學生們在這里既能享受閱讀的快樂,碰撞思想火花,也能與導師交流學術、和大咖們對話人生。
東華大學今年4月上新的“文綺書店”也是如此。書店的命名,即是為紀念以諸文綺先生為代表的老一輩中國紡織人,昔日,他們興辦教育、實業救國。如今,書店里特意設計有階梯座位,經常舉辦各類小型學術講座、藝術展覽、設計作品展示等文化活動。
傾聽內心的聲音,在華東師范大學,由一處閑置的天臺改造成的靜思冥想空間——“幸福研習社”也成為很多師生的打卡地。談及師生們心之向往的這一“心靈花園”,華東師大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主任朱虹告訴記者,空間啟用以來,專業心理咨詢團隊已舉辦了多次正念減壓訓練、 “畫夢療心”心理劇工作坊等活動。接下來,還將面向全市高校輔導員、心理咨詢師開展更多減壓培訓。
空間設計理念變化,折射大學辦學理念進步
事實上,很多“過來人”都有一點共識:大學通過環境給予學生的體驗和感受,往往會比傳授知識留下更深的心靈烙印。
也正因此,不少畢業多年的校友回憶起大學校園時光,脫口而出的是同濟大學三好塢、華東師大麗娃河等獨有的校園文化地標。它們除了景觀之美,還被賦予了更高層面的精神含義,成為一代代學子心中的精神家園。
“大學校園長期積淀的歷史、文化和精神,如何通過物理空間的改造來傳遞價值、關注和塑造人的精神世界,這是很多高校都面臨的育人課題。”魏劭農認為,為此,大學要打破“千校一面”,讓獨具大學人文內涵的空間設計成為大學精神、大學文化呈現的新載體。
可以說,校園公共空間的一些變化和進化,多少折射著大學辦學理念的進步。
-
無相關信息
- 校園處處皆“教室” “不言之教”彰顯大學
- 陳丹燕:復刻“上海味道”生活方式 助力國
- 中國銀保監會:鼓勵銀行對小微企業、個體工
- 根據IHS Markit的數據,11月北美工程和建
- 越南VN指數午間開盤變化不大,報1488.87點
- COMEX期銀日內漲幅擴大至1.00%,現報23.74
- 財政部:2021年1—10月國有企業經濟運行平
- MiniLED板塊拉升走強,艾比森漲超10%,聚燦
- 加碼元宇宙,高通收購手勢追蹤和識別企業Cl
- 今日美股 | 美股三大指數漲跌互現,大型
- 思佳訊2021財年全年凈利14.98億美元
- 動真感情下真功夫 上海已完成房屋改造近60
- 元宇宙概念股表現驚人 中青寶股權激勵遭質
- 杭州上周新房成交上漲超三成 優質項目繼續
- 杭州第三批“雙集中”出讓地塊掛牌 15個板
- 幫人跑腿送貨也能跑出一家上市公司?順豐同
- 電動自行車“共享電池”來了 換電市場能否
- 公募權益類產品規模大增 全年有望沖擊5萬
- 金花股份虛假陳述案今日開庭二審 投資者可
- 機構減持力度加大 川恒股份(002895)遭機構拋售
- 九安醫療8連板累計漲幅超過140% 深交所質
- 擬全資控股庫卡加碼機器人賽道 美的集團股
- 韓國新增3938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39例
- 韓國表示,82.5%的人已經接種了首次新冠疫苗
- 截至11月24日,上交所融資余額報9045.74億
- 泰國報告單日新增6335例新冠肺炎病例,其中
- 國債期貨早評:低利率預期 國債多單輕倉
- 股指期貨早評:維持資金慣性 股指IC多單持有
- 最快幾秒鐘拿到!重慶居民消費開票進入“掃
- 創業板注冊制短期可能強力洗盤 為踏空者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