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考培訓班教的“套路”管用嗎 投機心態、花哨炫技容易弄巧成拙

發布時間:2019-02-21 09:18:19
編輯:
來源:文匯報
字體:

上海戲劇學院19日開始表演系三試,7700多名考生最終只有140人進入三試,競爭異常激烈。 張挺攝

各大藝術院校今年的藝考陸續進入復試三試。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復試18日開考,360余名考生從1.14萬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而上海戲劇學院19日開始表演系三試,7700多名考生最終只有140人進入三試。這些闖過前幾道關的學生,他們贏在哪里,又是否真有所謂藝考培訓班的“保過”秘笈?

藝考面試中選擇同一首歌,表演同一段戲的“撞題”現象,在業內人士看來其背后往往會有所謂考前突擊“表演模板”的痕跡,這不僅在考官眼中很容易露餡,也和藝術追求的真實和個性的初心相悖。

提醒:藝考面試投機心態、花哨炫技容易弄巧成拙

隨著藝考報名人數逐年攀升,巨大的市場需求催生了各類應考培訓班的火熱,很多培訓班還打出了“保過”廣告。它們往往拿一些應試技巧讓考生“十八般武藝速成”,無形中助長了投機式的考試心態,也讓備考觀念和藝術價值取向“一歪再歪”。

例如,為投考官所好,培訓機構會建議考生挑選那些“符合”考官年齡段審美的“老歌”演唱。初試現場,就有不少考生向記者亮出了“曲目單”——《絨花》《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九兒》等歌曲,這幾首歌也是藝考面試上唱得最多的,“都是我們的父母最耳熟能詳的,考官也大多是他們這個年紀”。又比如有培訓機構建議考生刻意營造反差感,于是,考場上就有男生跳起了婉約的扇面舞,以求印象深刻。有考生直言,因為在聲樂和舞蹈“二選一”考試中,只有20%的考生會選擇舞蹈,“跳舞更出挑”。為了脫穎而出,沒有舞蹈基礎的她跟著培訓班老師前后學習了三個月。

但藝考既不是才藝展示,也不是小品比賽。“學校是招學生,不怕有缺陷,就怕沒特點。”多次擔任考官的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演員田蕤表示,藝考面試并非越花哨越好,有時反而大道至簡,選擇自我能駕馭的東西最好。“當年我藝考時唱的也是民歌,但絕不是為了討好考官的審美,而是因為民歌不僅容易上口,更能反映一個人本嗓的特質。”田蕤說,選擇表演的節目要考慮抒情性、故事性,是否可以很好地傳達考生自己的敘事感染力、情緒態度和表達能力。

近年來藝術院校普遍在考題設置上最大程度地發揮考生的能動性,朗誦篇目、臺詞,聲樂曲目和舞蹈片段等也均由考生自主挑選,就是為了讓考生充分展現自己的優點與特長。為了投機取巧,選擇與自己特質不相符的類型與題材,就好比讓張飛去繡花,種種刻意的安排,反而暴露了自己的短板,最后容易弄巧成拙。

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主任何雁認為,考前培訓班教給考生的不過是一些套路,機械地去模擬一些動作、表情,會掩蓋了他們身上大量的真實,但表演藝術的本質卻是個性的。這種“克隆式”、千人一面的表演模板,恰恰與表演藝術的本質背道而馳。哪怕僥幸入學,素養的乏力也將在一段時間后顯現。在一個不適合自己的環境、行當里學習與成長,終會顯露出水土不服。

建議:事業成長比拼的是文化是閱歷

相比以書面試題與標準答案建立評價體系的普通高招,表演類藝術考試只設相對固定的考核科目,沒有統一的試題,評分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考官的判斷。因此,沒有“標準答案”的藝考在很多人眼中多了幾分主觀,少了幾分規范。其實,這是一種誤會。

“聲樂”“臺詞”“形體”“表演”——對于演員基本素養的測試,各個院校考核基本圍繞這四項展開,但具體方式各有不同。一些重點院校、藝考“大戶”以復試、三試的考核機制反復篩選合適人才。

例如,上海戲劇學院三試就是戲劇工作坊的形式,考生完全無法“押題”,他們將以模擬課堂的形式面對全新的知識和信息,并做出最天然的反應。考生身上的優、缺點將變得非常直觀。而考官就是在對他們“手、眼、身、法、步”的細致考察中,挑選出最適合演戲的“材料”。這種全方位的測試方法,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比過去傳統的雙人即興交流小品創作“看人更準”。后者依然偏重于“術”、技巧,而從考生在工作坊實踐中無意識的自然流露,更能捕捉到他們各方面身體素養最真實的一面。

“真的不一定都美,但美的一定有真,技巧是要掌握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技巧是為反映基本素養服務的,不要炫技,寧拙毋巧。”田蕤認為,一個人表演事業的延長線最終能到哪里,比拼的還是文化,是閱歷。“到了大二下學期,有沒有學習能力就從他們的作品中流露出來了,文化成績好的孩子一定喜歡看書,有學習能力,普遍對角色和作品的駕馭能力也更出色。”(童薇菁)

標簽: 藝考培訓班教的“套路”

   原標題:藝考培訓班教的“套路”管用嗎 投機心態、花哨炫技容易弄巧成拙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