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建民營模式出臺 中國的養老院終于要開始賺錢了?

發布時間:2022-04-11 14:29:07
編輯:
來源:股城網
字體:

目前中國有1.9億老人(65歲以上)、4200萬失能半失能老人,但中國只有823.8萬張養老床位。曾經中國的養老院虧損是一種常態,如今中國的養老院終于要開始賺錢了,不過也反映出了一個問題,這是值得大家深思,下面跟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長期以來,中國式養老困局陷入兩重尷尬:一邊是苦苦掙扎、排隊數年,到死都沒能住進養老院的中國老人;一邊卻是連年虧損、發展維艱的養老產業和經營慘淡、叫苦不迭的養老院經營者們。

作為民生的養老事業,天然戴著“福利性”“公益性”“保障性”的光環。作為一項涉及上億人的民生工程,養老一定需要民營企業來承接。養老機構在泥潭中整整掙扎了20年,雖然有了那么多的補貼,養老機構并沒有開始賺錢。通過調查發現,1-3年收回投資4.5%,4-6年收回投資占4.9%,10年以上收回投資的占62%,絕大多數要想收回投資在10年以上。

在諸多補供方的手段中,“公辦/公建民營”是最有效的一種。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印發各種文件,透露出政府希望幫助民辦機構養老經營者控制成本、扶植其發展的重要信號。虧損多年后,趙士治的養老院也在各種政策出臺后開始迎來契機,只有入住率高了,養老院才有收入。有了公建民營這條模式后,養老行業已經逐漸脫離過去的慘淡,逐漸開始回本賺錢。

下一個20年,主要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框架。這是一個重要的轉變,意味著基于傳統觀念和現實情況,最貼合老人和社會需求的,其實是開在家門口的養老院,以及送上門的養老院服務。

隨著1962-1972年嬰兒潮出生的人群漸入老年之列,30年后,中國將迎來至少2.8億規模的老年人口增長。如果不能抓住這個窗口期建立起一套符合中國式養老特點的服務體系,未來社會將面臨十分嚴峻的挑戰。年輕的博士生王中漢表示,在生命的最后階段中,人們是愿意在熟悉的家庭環境內,享有社區提供的種種養老服務,還是愿意在一個陌生的養老院呢?這恐怕還真是一個值得我們繼續思考的問題。

標簽: 公建民營模式 養老院賺錢 中國式養老 連年虧損

   原標題:公建民營模式出臺 中國的養老院終于要開始賺錢了?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