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容版”鄭州都市圈咋建?推動現代產業集聚等

發布時間:2022-07-01 11:01:30
編輯:
來源:河南商報
字體:

去年12月,隨著洛陽、平頂山、漯河、濟源的加入,鄭州都市圈“擴容”至“1+8”。

為何擴容?2022年進入“下半場”,鄭州都市圈對我省經濟發展有何助推作用?日前,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專訪省委咨詢組研究員、省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河南中原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耿明齋,聽聽他的聲音。

都市圈“擴容”,洛陽等四地“入圈”

2021年12月,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舉行的“奮進新征程中原更出彩”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將洛陽、平頂山、漯河、濟源納入鄭州都市圈范圍。鄭州都市圈正式從“1+4”(鄭州+開封、新鄉、焦作、許昌)“擴容”到了“1+8”。

這其中,最讓人期待的,莫過于洛陽的“入圈”。“之前,無論是中原城市群,還是鄭州大都市區,河南都有打造鄭州、洛陽‘雙中心’城市的想法,全國諸如山東(濟南、青島)、江蘇(南京、蘇州)、浙江(杭州、寧波)等,很多省份也是這樣做的。”不過,耿明齋表示,把洛陽都市圈融入鄭州都市圈,也有著很現實的需要。

耿明齋說,河南的“雙中心”與沿海省份的“雙中心”有所差異,首先是體量上,洛陽GDP規模不及鄭州的一半,難以與鄭州匹配。其次,空間距離上,洛陽距離鄭州太近,這使得洛陽難以形成一個獨立的都市圈。

而“擴容”后的鄭州都市圈,可以很好地解決鄭州、洛陽如何分工協作的關系。

“擴容”符合現代化空間演化規律

在耿明齋看來,鄭州都市圈的演化,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豐富、不斷試錯的過程,“從結果來看,‘1+8’鄭州都市圈,更適合當下河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為什么更適合?耿明齋談了他的看法。

“1+8”鄭州都市圈成型后,體量變大,鄭州都市圈以約全省35%的區域面積、47%的人口,創造了約全省59%的生產總值,對全省的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

另一方面,鄭州都市圈符合現代化空間演化規律。從某種角度來說,現代化就是城鎮化、工業化,而工業化、城鎮化的結果,是推動要素向特定空間點聚集,形成城市。要素聚集的越多,城市規模越大。城市規模增大、功能增強,吸引能力、帶動能力就會進一步增長。

同時,區域間的競爭,本質上是效率的競爭。市場大、分工復雜了,協作水平才會高,會形成一種良好經濟活動生態,在這個生態體系里,每個經濟活動主體,都能夠左右逢源,要啥有啥。每個經濟活動主體的效率提升了,那整個區域經濟活動的效率就提升了。

“擴容版”都市圈,經濟助推力已顯現

從“1+4”到“1+8”,鄭州都市圈“擴容”已有半年多時間,這其中,對河南經濟發展的作用是否已顯現?

“‘1+8’鄭州都市圈對經濟的助推,需要一個過程,其作用是否顯現,從公布的今年一季度的數據能窺探一二。”耿明齋說,今年一季度,我省GDP增速是4.7%,僅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比前兩年好了很多。這從側面也能印證,“1+8”的布局符合發展規律。

對于未來鄭州都市圈的建設,耿明齋提出了他的建議:

交通基礎設施方面,完善軌道交通系統、加密高速公路、建設城市間的快速路等,進一步完善都市圈內城市現有的交通體系。

制度層面,加強公共產品數據的共享,在醫保、養老等民生領域實現互聯互通。

推動現代產業集聚。我省資源型產業占比太大,受到環境、市場的約束較強,非資源型產業,多數處在價值鏈、技術鏈的底端,需要推動產業走向高端、做大體量,強化創新能力。(頂端新聞·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孫科/文記者宋若旻/圖)

標簽: 鄭州都市圈咋建 完善軌道交通系統 加密高速公路 加強公共產品數據的共享

   原標題:“擴容版”鄭州都市圈咋建?推動現代產業集聚等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