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手術術式不斷升級 有望催生千億大市場多公司紛紛布局

發布時間:2022-07-22 08:26:19
編輯:
來源:金融投資報
字體:

離焦眼鏡展示臺。攝影:曾筱涵 魏小凡

炎炎夏日,青少年又迎來了他們的愉快假期。對于一些學生和家長來說,暑假同時也是進行視力矯正、防控的難得機會,無論是前期進行的各種檢測,還是之后需要的恢復、適應過程,都有充分的時間完成。

為了解青少年視力矯正行業現狀,金融投資報記者實地走訪了成都視力矯正機構,包括成都愛爾眼科、華西醫院眼科??崎T診、眼鏡連鎖店。

視力矯正花樣多

金融投資報記者來到成都愛爾眼科醫院,其屈光矯正候診室座無虛席。據該醫院李醫生介紹:“手術必須18歲及以上,所以暑假期間有80%都是高考完的青少年,每天我們要做二十多臺手術。”

大二學生小蕊陪妹妹做全飛秒近視手術,去年暑假小蕊也做過同樣的手術。小蕊告訴記者:“術后復診周期性很強,得按照術后一天、一周、一個月、3個月、半年、一年復診,這期間還得帶上眼藥水到醫院掛屈光科室的號。”

據介紹,目前近視手術主要分為激光手術(又稱“全/半飛秒”)和晶體植入手術。前者要求患者近視度數不超過600度,手術全程約10分鐘,單眼手術僅需 20秒;后者更適合高度近視患者,單眼最高可達1800度,散光600度。

在華西醫院4樓E區的眼科門診,金融投資報記者體驗視力檢測全過程約需花費15分鐘,共包含10個程序。檢測完后,醫生會根據是否有系統性疾病、近視度數、角膜厚度等,向記者解釋是否合適手術或推薦手術項目。醫生表示,“一年內度數基本不變后,再做手術效果更佳。”

由于多數近視手術僅適合成年人,因此更多家長關注的是“近視防控”技術,具體包括單光鏡、角膜塑形鏡、離焦鏡框架鏡、離焦軟鏡、低濃度阿托品等。

有分析指出,OK鏡(角膜塑形鏡)已有充分的臨床試驗證明其有效性,而離焦眼鏡則隨著近年來技術的發展以及臨床試驗的驗證,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屬于較為常見的近視防控手段。

OK鏡技術早在上世紀90年代引入國內,并一度風靡全國。因為要檢測個人近視眼球相關數據,同時等待鏡片定制,花費的時間較長,也令暑假成了熱門的配鏡時段。期間各大醫院的角膜塑形鏡門診號“一號難求”,多位家長表示,“工作日要排10天左右,節假日根本掛不上號。”

離焦眼鏡,則主要適用于6歲-18歲聯合光度不超過1000度的兒童青少年。具體來說,在近視離焦眼鏡鏡片表面,分布有大量前向光學離焦區,可持續為佩戴者提供近視離焦功能,在保證視力清晰的同時,讓部分光線落在視網膜前方,形成持續的近視離焦,抑制眼軸的增長,借此防止近視度數加深。

視力矯正價不廉

想矯正視力,“掏夠錢包”必不可少。

金融投資報記者綜合成都愛爾眼科醫院和華西醫院的定價后發現,視力矯正手術中“晶體植入”價格最高,達3萬元左右一臺;激光手術價格稍低,1萬8千元左右一臺。

做近視手術的成年人絡繹不絕,少年兒童也能找到近視矯正方案。

星晨剛讀初中,平時喜歡在關燈情況下玩平板電腦,家長帶他去驗光時發現左眼近視175度、右眼近視250度。咨詢眼科醫生后,星晨母親為他選擇了“夢戴維”國產OK鏡,花費了7000元。

對比多家眼鏡定制門店價格后,金融投資報記者發現,這款“夢戴維”在眾OK鏡品牌中還“不算貴”。星創眼科診所店員透露:“一副OK鏡價格10000元左右實屬正常,如果是進口OK鏡還會更貴。”

那么,使用OK鏡進行近視防控需要消費者“破費”多少呢?

以“夢戴維”為例,按照OK鏡最好一年更換一副的要求,記者計算發現,單是配鏡支出,消費者平均每月就需花費583元。不僅如此,OK鏡屬于隱形眼鏡的一種,而隱形眼鏡必不可少的“搭檔”是護理液。目前市面上較多的是博士倫硬性角膜眼鏡護理液與鏡特舒沖洗液,這兩款護理液價格從100元到200元不等。

星晨母親告訴記者:“OK鏡、護理液、定期檢查視力也要收費,全部加起來差不多要一萬元了。”

相比OK鏡,離焦眼鏡單看價格要便宜不少,使用周期也更長,但與普通眼鏡相比依舊不便宜。

金融投資報記者在浙文眼鏡望平街門店看到,店員正極力推銷著兩款進口離焦眼鏡。據其介紹:“假性近視可以通過矯正項目恢復,但真性近視必須通過物理矯正,‘新樂學’和‘星趣控’都是市面銷量較好的兩款產品。”

家住錦江區的子昕媽媽帶著女兒到店檢測視力,架在子昕鼻子上的則是一副紫色框架的離焦眼鏡。子昕媽媽告訴記者:“子昕目前才上小學,不能做近視手術,并且OK鏡既不劃算也不舒適,所以給子昕選擇了‘新樂學’。”

記者翻閱產品手冊后發現,目前一副進口離焦眼鏡價格在4000元左右,與高端無矯正效果的眼鏡價格持平。據介紹,售價3980元一副的日本豪雅新樂學多點近視離焦鏡片采用多區正向光學離焦設計,將396個微型透鏡分布在鏡片光心周圍直徑約32毫米的區域。“佩戴這種鏡片時不僅能緩解近視,還能預防斜視和矯正用眼習慣。”店員說。

機構建議

布局近視防控賽道

我國近視現象低齡化趨勢明顯,2020年近視總人口接近7億,其中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2.7%。機構預計,2025年,我國屈光不正患者人數接近6.2億人,其中20歲以上成人近視患者數量約3.6億人,占比58%。

隨著中國居民眼健康知識的普及,人們對眼科醫療服務的需求持續增加,中泰證券認為,盡管2022年上半年近視板塊仍受疫情擾動,但呈現出較強的經營韌性,業績具備相對優勢,板塊大幅反彈。國內視力矯正、近視防控等多個領域均受到機構關注。

在近視手術領域,光大證券認為,屈光手術術式不斷升級,有望催生千億大市場。角膜與眼內屈光技術不斷迭代,半飛秒、全飛秒、ICL晶體植入等技術不斷發展并普及,屈光手術趨向個性化、微創化,為患者帶來更多選擇?;谛袠I需求廣闊和滲透率提升,假設2030年近視屈光手術量3.0臺/千人,則國內屈光手術市場空間有望達1045億元。

OK鏡(角膜塑形鏡)同樣成為焦點。上海證券表示,角膜塑形鏡滲透率有望加快,龍頭企業長遠受益。2018年,我國角膜塑形鏡行業滲透率只有1%左右,而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尤其是生理結構與中國較為類似的東亞地區,角膜塑形鏡的平均滲透率都在5%以上,新的征求意見稿放寬了醫療機構等級要求,符合條件的視光門診有望受益,將能進行角膜塑形鏡驗配和銷售,有望推動滲透率的提升。

離焦眼鏡也是近期機構關注的另一賽道。東吳證券認為,目前市場的主流玩家主要分為三類:一是外資進口鏡片品牌,主要以豪雅、依視路和蔡司為主的進口品牌,他們有較高的品牌認知。二是國產傳統鏡片廠商,以明月、萬新等為主的傳統鏡片廠商,具備較強的渠道優勢,且與部分渠道商深度綁定。三是眼科醫療公司,近視防控眼鏡市場廣闊,其他近視防控類產品(如OK鏡等)的公司也開始切入這個賽道,這類公司在醫院渠道布局較深,有較為明顯的優勢。

在眼科用藥領域,東方證券表示,隨著人口老齡化、用眼健康意識的提升和眼科新藥的不斷發展,國內眼科用藥滲透率仍有提升空間,眼科用藥市場將進入快速成長期。

(文中小蕊、曉肖、子昕、星辰為化名)(本報記者 陳雨禾 實習生 曾筱涵 魏小凡)

標簽: 視力矯正 國內屈光手術市場空間 我國屈光不正患者人數 屈光手術術式不斷升級

   原標題:屈光手術術式不斷升級 有望催生千億大市場多公司紛紛布局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