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哪些城市?京津冀城市群為什么吸引不到年輕人? 全球今熱點

發布時間:2023-06-29 10:46:51
編輯:
來源:中國風投網
字體:

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哪些城市?

京津冀地區(Beijing-Tianjin-Hebei Urban Agglomeration)是中國的“首都經濟圈”,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更囊括了河北省保定、唐山、廊坊、石家莊、秦皇島、張家口、承德、滄州、衡水、邢臺、邯鄲和河南省的安陽。其中,北京、天津、保定、廊坊為中部核心功能區,京津保地區率先聯動發展。河北雄安新區的橫空出世,更使保定市下轄的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備受矚目。

京津冀地區古為幽燕、燕趙,歷元明清三朝八百余年本為一家,元屬中書省、明為北直隸、清為直隸省。民國初北京為京兆,天津屬直隸省。民國定都南京后,北京改為北,與天津同屬河北省。

京津冀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地域一體、文化一脈,歷史淵源深厚、交往半徑相宜,完全能夠相互融合、協同發展。京津冀位于東北亞中國地區環渤海心臟地帶,是中國北方經濟規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區,越來越引起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矚目。2019年,京津冀三地地區生產總值合計84580.08億元,占全國的8.5%。

京津冀城市群為什么吸引不到年輕人?

京津冀都知道是三個地方: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作為北方的經濟重心,這個城市群的覆蓋面積就達到了21萬方千米,覆蓋的人口也達到了1億人,但是幾年出現了問題,在原本國 家對于此類的經濟重心的戰 略并沒有什么轉變,可是這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對于人才的吸引力卻有所下降。

其中我們就說一下北 京 市,到底是什么原因會出現這種情況,往前看到80、90年代時,不管是求學還是賺錢,人們都想去北 京闖 蕩一下,那個時候的北上的人都被稱為北 漂,大家都想憑借著自己的努力留在北 京的大城市里,進而改變自己的命 運,但是幾年的人口流動的數據來看,北 京的人口數量在不斷的減少,其中就包含北 京希望的人才,北 京的人口呈現了負增長的趨勢,那么那些曾經打工的人們到底去哪了?

從人們的留 京率中能夠看到,2019年北 京畢業生為10.1181萬人,占據了北 京總數量的61.76%,客觀上來看好像確實怪多的,但是這樣的數量已經是其實是北 京連續下降的第三年了。而從人口上來看,全 國的GDP總值早已超過百萬億元,而國 內能夠超過萬億GDP的城市一共也就23座城市,在23座城市當中,北 京就是以-16.9萬億的成績排在了最后一位,而深 圳則是依靠著200的人口增量達到了23座城市的第一位,而北 京都這么慘了,就更別說天 津和和河 北了。

多年前有關部門就曾提出建議表示想要建造在同一個軌 道上的京 津 冀城市 群,這樣的話,就能夠實現三個地區的全面貫通,還可以讓北 京到周邊的城市交通時間再度降低,而后隨著軌道政策的不斷推進,的的確確分開了那些原本都聚集到一起的北 漂人們,但是同時也失去了這些北 漂人,他們并不是去了北 京周邊的城市,而是去了其他的城市 群發展。

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是什么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京津冀這個城市群對于人才的吸引力已經比不上其他的城市群對于人才的吸引力了。京津冀雖然是一個城市群,但是三個城市中北 京 市起到的作用是比其他核心城市起到的作用要大的多,也是是說,這一個城市群里也只有北 京 市一個城市是經濟發達的,而其他城市是比較差的,在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都差很多,一個城市群只靠北 京 市的發展是不太現實的。

問題來了,南方的城市群是怎么發展經濟的呢?南方的城市群里的核 心城市的發展水也沒有北 京 厲 害,而且周邊的城市之間的發展狀況也是相差不多的,也就是說城市之間的經濟起點都是基本相同的,即便是有差距也不會太大,因此在像這樣的城市群的經濟發展的機會也會是最多的,同時城市里的基礎設施也是更完善的,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各個方面的壓力也會小很多。

還有對于城市的人才引進的問題,像北 京 市本身是不缺少人才的產生的,而且是多到向外出,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人不能夠在北 京落下戶口,南方的城市群為了引進人才就比較有自己的辦法,像有些城市就提出了零門檻,對于人們來說,與其在北 京 市爭來爭去,爭到最后也得不到什么,還不如直接回家或者到其他發展較好的城市群里去發展,對于人們來說這樣的方式可能更好。

像京津冀城市群的經濟發展模式的確是有著大問題,像所有的資源似乎都給了北 京發展,天 津由于本身的經濟還不錯,但是河 北的發展相較于兩個直轄市就差了很多,所有對于京津冀來說應該是怎么樣能夠讓城市群之間的經濟發展更加協調,如此人才才會考慮留下還是離開。

標簽: 京津冀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哪些城

   原標題: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哪些城市?京津冀城市群為什么吸引不到年輕人? 全球今熱點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