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頭條:留學生為何來中國學這個專業?他們這樣說
中新網北京10月25日電(葛成)“為什么選擇來中國學習?中國與你的印象有何差別?”在踏上中國的土地前,不少來自“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留學生對中國還很陌生,只停留在網絡與報紙上的報道。
“這里高樓大廈林立,建設速度舉世矚目。中國文化底蘊深厚,老師同學彬彬有禮,待客倍加誠摯……”
10月24日,北京交通大學留學生代表與鐵道運輸專業2001班同學開展了交大中外青年主題交流活動。在場多位留學生們表示,來到中國后,自己“大開眼界”,既被中國建設與發展速度所震撼,又被老師、同學們釋放的善意所感動。
10月24日,北京交通大學留學生代表與鐵道運輸專業2001班同學開展了交大中外青年主題活動。中新網記者 葛成 攝
為什么選擇中國?
來自印度尼西亞的艾博迪告訴記者,在選擇去中國留學前,他本來打算去日本或者澳大利亞學習建筑專業,但自小心中的“鐵路夢”指引著他來到中國求學。
艾博迪介紹稱,自己是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專業2020級的一名本科生。雖然此前他了解到中國高考競爭激烈,學習也不像印尼般有著較為輕松的氛圍,但在這里可以學習有關鐵路的重要知識和技能。在印尼未來的發展建設中,這些知識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談及自己前來中國學習的原因,來自阿富汗的2020級本科生艾爾金表示,中國的經濟發展有目共睹,鐵路建設全球領先,在這里能夠學習先進知識,為阿富汗重建發展提供自己的力量。“我為了國家的未來而學習,回國以后教下一代學生!”
北京交通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姚恩建與部分留學生合影。北京交通大學 供圖
當下,中國鐵路已經成為了中國制造享譽全球的一張重要名片,吸引著越來越多像艾博迪、艾爾金一樣的留學生們前來深造。
北京交通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姚恩建告訴記者,當前有來自96個國家的800余名留學生在校學習。其中,六成以上留學生來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他們大多數都在鐵路相關的專業進行深造。
圖中左一為來自孟加拉國的留學生沙欣,左二為來自阿富汗的艾爾金,左三(站立)為來自孟加拉國的一木。中新網記者 葛成 攝
會中文,找工作更容易
“學好中文太重要了!”來自孟加拉國的大三學生一木在交流會上篤定地說,目前孟加拉國有許多中國公司,從事公路、鐵路等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也大多都是中國企業,會漢語在當地找工作很容易。
“會不會中文,與收入也直接相關。”一木舉例稱,目前,孟加拉國最好的大學畢業的同學月收入大概折合人民幣3000-4000元。會說中文,就意味著收入翻倍,能達到6000元左右。當初與他一起在昆明學漢語的30位同學,基本都達到了這樣的收入水平。
與一木一同來自孟加拉國的同學沙欣也同樣表示,學好中文與自身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通過不斷學習可以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從而獲得更好發展機遇,我將通過學習中文,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在國家發展建設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不同國家留學生所面臨的語言環境有所不同,來自泰國的留學生陳學文介紹,隨著中國在東南亞地區影響力的逐步增強,當地很多人都在學習漢語。當前,曼谷地鐵已經增加了中文報站服務,普通游客在泰國說漢語也可以輕松旅行。
陳學文表示,雖然中文在泰國本土的普及率逐步提升,但在工程領域卻急需能夠同時掌握語言和鐵路知識的本土人才。交通運輸專業的留學生在泰國就業前景非常廣闊,他目前也在積極學習有關鐵路的專業知識。
來自泰國的留學生陳學文在交通運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操作實踐。中新網記者 葛成 攝
共建“一帶一路”帶來了巨大變化
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10年間,留學生們見證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始于愿景,成于行動。他們的生活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回顧家鄉雅萬高鐵的建設,艾博迪頗為感慨。“以前從雅加達到萬隆,大約143公里的路程,需要3個小時,雅萬高鐵建成后,僅需40分鐘就能抵達。”建成之后,大家對這條高鐵非常滿意,現在運營情況也非常好。
這條高鐵也為當地提供了非常多的就業機會。艾博迪表示,目前,他正在和老師學習雅萬高鐵的項目。由于自己具備會說中文、掌握鐵路技術的雙重優勢,還沒畢業,就有非常多的當地公司邀請他去工作。
在艾爾金看來,共建“一帶一路”給當地人民的生活帶來了非常顯著的變化。隨著阿富汗松子受到中國消費者青睞并一度沖上熱搜榜,未來,他希望將更多的特產出口到中國。“當地的藏紅花品質非常好,希望能夠受到中國的消費者關注。”
在科教領域,北京交通大學將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科技合作。姚恩建表示,未來,學校將繼續發揮行業特色學科優勢,擦亮軌道交通金字招牌,培養更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交通行業緊缺人才。交融天下、通達古今,在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深度科教合作、互學互鑒、互利共贏方面發揮更多更大的作用。(完)
- 當前頭條:留學生為何來中國學這個專業?他們這樣說
- 【世界新視野】網傳可可西里野狼投喂變胖 專家:關愛勿干預自然生存法則
- 廣東精細化保護古樹名木 留住綠美鄉愁記憶
- 山東省政協原副主席孫述濤被逮捕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李春生被公訴
- 江西不斷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今年秋糧有望再獲豐收
- 南京警方再破一起22年前積案:現行命案連續十年保持全破
- 每日短訊:民政部:全國已有18個省份全面開展老年助餐服務工作
- 世界播報:解密西湖:為什么世界文化遺產“駐顏有術”?
- “北方水鄉”微山湖已成全球極危物種青頭潛鴨繁殖地 當前聚焦
- 雄安足球少年:足球夢在這里生根發芽
- 跨越海峽 65歲臺胞回福建東山尋親祭祖
- 大連通報“餐廳宰秤”事件:涉事餐廳罰20萬 街道市監所所長被免職
-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貴州湄潭:茶產業激活鄉村振興“綠引擎”
-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進出口總值創歷史同期新高|每日快看
- 財政部:2018-2022年全國各級財政安排救助補助資金10773億元 環球關注
- 146批次進博展品已順利通關入境-當前消息
- 天天熱推薦:卡游的考題:大單品依賴與未成年沉淪
- 進博會為世界各國創造更多對話機會
- 海信視像: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65% 產品結構持續升級 每日消息
- “多點發力”推動“全面開花” 中國經濟碩果累累、行穩致遠 當前聚焦
- ?2023年息縣“縣長杯”校園足球比賽開賽
- ?羅山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開展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娛樂場所“雙隨機、一公開...
- 最新:?光山縣:“法治課堂”進黨校 助力依法行政
- ?女子遭遇“客服詐騙”固始民警緊急止損追回20萬元
- ?羅山:動動手指“好差評” 助推服務再提升
- ?信陽市科協組織參加第十一屆中國(蕪湖)科普產品博覽交易會
- 全球速看:?潢川:獼猴桃園好“豐”景
- 信陽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沈偉帶隊調研市四水同治及城市供水工程_每日視點
- 駐馬店市驛城區南海街道練江社區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
- 簡訊: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到遂平縣開展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易肇事肇禍評估工作
- 當前頭條:留學生為何來中國學這個專業?他
- 【世界新視野】網傳可可西里野狼投喂變胖
- 廣東精細化保護古樹名木 留住綠美鄉愁記憶
- 山東省政協原副主席孫述濤被逮捕 廣東省人
- 江西不斷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今年秋糧有
- 南京警方再破一起22年前積案:現行命案連續
- 每日短訊:民政部:全國已有18個省份全面開
- 世界播報:解密西湖:為什么世界文化遺產“
- “北方水鄉”微山湖已成全球極危物種青頭潛
- 雄安足球少年:足球夢在這里生根發芽
- 跨越海峽 65歲臺胞回福建東山尋親祭祖
- 大連通報“餐廳宰秤”事件:涉事餐廳罰20萬
-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貴州湄潭:茶產業激活
-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進出口總值創歷史同期新
- 財政部:2018-2022年全國各級財政安排救助
- 146批次進博展品已順利通關入境-當前消息
- 天天熱推薦:卡游的考題:大單品依賴與未成
- 進博會為世界各國創造更多對話機會
- 海信視像: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65%
- “多點發力”推動“全面開花” 中國經濟碩
- ?2023年息縣“縣長杯”校園足球比賽開賽
- ?羅山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開展互聯網上網服
- 最新:?光山縣:“法治課堂”進黨校 助力
- ?女子遭遇“客服詐騙”固始民警緊急止損追
- ?羅山:動動手指“好差評” 助推服務再提
- ?信陽市科協組織參加第十一屆中國(蕪湖)
- 全球速看:?潢川:獼猴桃園好“豐”景
- 信陽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沈偉帶隊調研市
- 駐馬店市驛城區南海街道練江社區開展“我為
- 簡訊: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到遂平縣開展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