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快遞拆件盡量在戶外 冷鏈食品更要注意

發布時間:2021-11-16 10:22:57
編輯:
來源:文匯報
字體:

“雙十一”剛過,一大波快遞包裹已在路上。近日,國內部分地區檢測發現快遞物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消息一出,令人心頭一緊。

快遞真的會傳播新冠病毒嗎?上海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所副所長潘浩告訴記者,相較于呼吸道飛沫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通過接觸快遞包裹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相對較低,但也不能忽視可能的間接接觸傳播,接收快遞時應做好個人防護,避免有可能的污染。

事實上,不止是快遞的收、取、送等環節需要做好防護。新冠疫情依舊在全球蔓延,北半球邁入秋冬季,隨著天氣轉涼、氣溫進一步降低,寒冷的環境有利于新冠病毒生存。因此,市民不可有絲毫松懈麻痹的心理,日常生活中仍要做好防疫“三件套”、防護“五還要”,牢記六大防護“絕招”: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一米線、少聚集、打疫苗。

目前,上海已全面啟動新冠病毒疫苗加強免疫接種,6-11歲青少年人群新冠疫苗也已“開打”,建議符合條件的市民積極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為自己穿上一件“無形的防護服”。

通過短時間接觸快遞,被感染幾率很低

日前,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張流波介紹,只有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快遞才有傳播新冠病毒的可能,即:在收運快遞的過程中被新冠病毒污染;收快遞時,快遞物品上面的新冠病毒還存活;在接收快遞時,受到新冠病毒的污染。

“市民收取快遞時首先要明確快遞來自何處。”潘浩說,如果快遞來自境外或是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此時就要保有警惕之心,在取或拆快遞時,使用酒精消毒,做好快遞外包裝的消毒工作,必要時可佩戴一次性手套,不要用手直接觸碰。比起噴灑酒精,潘浩更推薦用酒精棉球或酒精濕巾擦拭,此舉更安全,避免引起火災。如果是非中高風險區域寄來的快遞,正常收取即可。

“當然最穩妥的做法是,大家拆件時盡量在戶外進行,外包裝不要拿回家,到家后,一并做好手消毒、衣物消毒。”潘浩說,總體而言,通過短時間接觸快遞,被感染的幾率還是很低的,不過還是要提醒市民,疫情防控期間,非必要不從境外高風險地區購買商品,謹慎郵購國內有本土疫情報告所在地區的商品。

警惕低溫冷鏈食品,全程避免用手觸摸口眼鼻

從網購拆取快遞延伸開,潘浩補充提醒,市民在外出挑選商品、回家處理食品等環節,也要有所注意。鑒于國內外疫情反復,潘浩認為,市民要格外注意所購物品的類別,目前低溫冷鏈食品依然存在一定被新冠病毒污染的風險,因此購買冷鏈食品特別是進口冷鏈食品要做好一定的防護。

他建議,市民戴好一次性口罩、手套,在通風環境下拆開冷鏈食品外包裝,再放入專用盆中;簡單處理時,避免直接在水龍頭下沖洗,防止濺灑污染;烹調食用冷凍冰鮮食品時,應燒熟煮透。

接觸生鮮的容器、案板、刀具、水池和包裝等,也都要妥善消毒處理,避免污染。接觸生鮮食材后,及時摘下手套,注意手部清潔,按照“七步洗手法”認真揉搓雙手,全程避免用不清潔的手觸碰口、眼、鼻。

快遞小哥、司機等重點職業人群加強健康監測

秋冬本就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加之目前國內多地報告了本土病例,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更應加強個人防護,不要松懈,不要麻痹。 “正確佩戴口罩,保持手部衛生,做到常通風、一米線、少聚集都是正確的防疫姿勢。”潘浩還特別提醒,重點職業人群如快遞小哥、機場工作人員、出租車司機、導游、老師等,這些人群與他人接觸機會較多,一定要注意戴好口罩,做好防護。相關單位也應在各個環節、工作場景中做好衛生消毒、清潔防護。

他也提醒市民,做好自我健康監測,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傳染病有關癥狀,應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及時前往就近的發熱門診就醫。

“防控新冠病毒,最有效的防護手段之一仍是接種新冠疫苗。”潘浩說,接種疫苗一方面是為了避免發病,更重要的是,還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后的重癥發生率和病死率,因此,市民在符合接種條件的前提下應積極完成全程接種,有條件、有需要的市民可以接種“加強針”。

同時,市民應主動配合政府部門組織開展的疫情防控工作,進入公共場所時,主動配合做好“雙碼” (健康碼、行程碼)亮碼,以及體溫檢測。 “落實疫情防控要求,離不開每一位市民的自律、主動、警惕,從細節做好、做實個人防護,才有可能筑牢防疫堡壘。”潘浩說。

   原標題:專家提醒:快遞拆件盡量在戶外 冷鏈食品更要注意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