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正在被消解異化 《斛珠夫人》尷尬了誰
不出意外地,《斛珠夫人》口碑迎來滑鐵盧。作為騰訊視頻在今年播出的最后一個“S+”項目,盡管有成熟IP作為基礎、大制作高經費也使得特效服化保持一定水準,各大社交平臺有關主演和劇情的熱搜話題更是一個接著一個,然而卻沒能挽回作品頹勢。某影視平臺的網友打分跌至4.9分,演員演技平庸、故事架構套路化、情節不合邏輯、過度磨皮美顏讓角色失真等古裝偶像劇“頑疾”一個不落。今年的最后一個重磅項目“撲街”,讓業界忍不住發出感慨——古裝偶像劇已經“窮途末路”了嗎?
現在下定論還為時過早。要知道,對于看仙俠、古裝言情網文、影視成長起來的網生代來說,古裝偶像劇已經成為消費剛需、成為當代流行文化難以回避和忽視的一支。從《仙劍奇俠傳》橫空出世至今的十多年里,不乏《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古裝仙俠“爆款”,成就一批青年演員,也讓平臺找到了“大制作+大IP+頂流演員”這樣一個成功法則。表面上看,“大”所指向的龐大受眾基數,確實能為作品熱度提供“三保險”。
然而顧了“面子”,也得及時修補“里子”。當題材的新鮮感過去,顏值畫面帶來的驚艷不再,演員表演、敘事空洞、設定同質化的短板都被充分暴露出來。有評論將今年視作古裝偶像劇集體“翻車”的一年。盤點《驪歌行》《千古玦塵》《君九齡》《國子監來了個女弟子》《皎若云間月》《嘉南傳》等一水作品,數量著實不小,可評分沒有一個邁進及格線——當觀眾預期提高,原地踏步的作品就顯得不合時宜、缺乏誠意。
或許,之于古裝仙俠偶像劇,《斛珠夫人》“大制作+大IP+頂流演員”的這次失靈來得正是時候。這倒逼創作者思考,要想讓這一中國特有影視類型得到更好發展,是否應該揮別小情小愛與權謀宮斗的小格局,而嘗試去承載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彰顯家國情懷的命題。
古裝偶像劇的最大賣點“唯美”正在被消解異化
《斛珠夫人》改編自《九州》系列的同名網絡小說。作為擁有龐大網絡小說基數的大IP,《九州》此前已有《九州天空城》《九州·海上牧云記》《九州縹緲錄》《鮫珠傳》等一批影視翻拍作品。此次再度改編,平臺顯然寄予厚望,將其定位“S+”級,即資源配置最高級別的影視項目。然而《斛珠夫人》卻出師不利,男女主角的定妝照和片花剛一公布,就收獲網友的吐槽——磨皮、濾鏡開得過重,沒能掩蓋主演差強人意的表演,沒能抹去場景道具的塑料感,反倒是模糊了演員下巴脖子的界限,讓畫面色彩更加失真。
唯美,這一古裝仙俠偶像劇最具市場競爭力的賣點,正在被主創對美“用力過猛”的錯位追求,而被消解和異化。
曾幾何時,養眼的男女主角、詩意的場景、仙氣飄飄的服飾、略帶古雅的臺詞,連同深情的古風主題曲,構成了一套古裝偶像劇獨特的審美體系。古裝仙俠偶像劇對于歷史和傳統的還原度,遠不及歷史正劇,但卻著實為既有的偶像劇流行文化蒙上一層“間離”的朦朧美,而讓年輕觀眾更有親近感。
遺憾的是,古裝偶像劇對于創作這種朦朧美的自覺似乎也僅限于此,甚至是一步步倒退。《斛珠夫人》中不見典麗的辭藻,通篇都是簡單直接的白話;劇中人各個武藝高強,可劇中不僅找不到一場值得回味的打戲,就連演員基本的儀態也欠奉;不見中國古典園林的詩意情景,取而代之的是對日本“枯山水”的濫用。這樣的審美異化下,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會出現引發網友集體吐槽的男主角“龍須造型”——大制作可以帶來大場景,卻無法解決審美的錯位。
流水的劇名鐵打的“師徒虐戀”,古偶故事同質化嚴重
當下古裝偶像劇不但對“唯美”產生了異化和消解,在影視劇安身立命之本的故事上,也出了問題。
《斛珠夫人》中,漁女海市生長的小鎮因無力交付皇帝征收的珠稅慘遭屠村。生死存亡之際,海市被皇帝身邊的權臣方諸所救,背負家族仇恨的海市選擇拜在其門下。在協助師父方諸守護王朝的過程中,也對其暗生情愫。伴隨劇情展開,很多觀眾就發現,難以逾越世俗觀念的虐心戀情,夾雜帝王權臣與奇女子的多角關系,輔之以浮于表面的權謀宮斗,這不是過去古裝偶像劇一貫的套路?
從《花千骨》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近年的古裝仙俠偶像劇的男女主角,無一不是“清冷高傲師父+俏皮機靈女徒弟”的角色設定。網友感慨,真是流水的劇名,鐵打的“師徒虐戀”。如果說從前三兩年一部的相似設定,還不至于激起觀眾的審美疲勞;那么今年密集陸續播出的《千古玦塵》《國子監來了個女弟子》《斛珠夫人》,頻繁以“師徒虐戀”進行視覺轟炸,已經讓觀眾產生了反感。有影評人對此直言不諱:且不說劇情的高度同質化凸顯古裝偶像劇創作的乏力疲軟,單從公序良俗角度看,影視劇過分宣揚這種有違道德的“禁忌之戀”,恐怕會對青少年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
《斛珠夫人》男女主角的情感線似曾相識,就連男女配角之間的情感糾葛在網絡文學圈也早有專屬名詞——替身文學。指的是一方將另一方視作昔日戀人的替代品,此前的《甄嬛傳》中甄嬛與皇帝關系便是這類的代表。
其實,對于長期消費這類網絡文學、影視作品的觀眾來說,套路化創作并非不可接受,關鍵在于創作者如何在基礎的設定上,用更多細節加以豐滿劇情、豐富人物,讓觀眾對作品呈現的情感關系更有代入感、對故事傳達的主題內容更有獲得感。遺憾的是,古裝偶像劇絕大多數設定于架空的歷史背景中,抽離了真實的依傍,又疏于世界觀的精細架構,套路化的情感關系呈現,也只剩下展現甜蜜的“撒糖”和制造矛盾沖突的“虐心”兩個極端化手段,你方唱罷我登場。
“大制作+大IP+頂流演員”的安全牌,打到最后還安全嗎?
“只要主演不尷尬,尷尬的就是觀眾”“花了錢的流水線藝術廢品”,盡管古裝偶像劇的營銷鋪天蓋地,然而還是無法掩蓋網友的犀利評價之聲。
對此,演員和主創團隊為作品滑鐵盧或許負有一定責任。不過,我們更該追問的,是選中他們,一再以這一模式炮制古裝偶像劇的平臺。其實,早在幾年前,互聯網平臺主導下的“大制作+大IP+頂流演員”模式,就被證實不再奏效,反倒是《傳聞中的陳芊芊》《御賜小仵作》等一批新人新作殺出重圍,成為流量“黑馬”。這一度讓業界和觀眾期待,影視創作能夠回歸理性,培植更多精耕細作、具有創新敘事的“小作品”。然而翻看某平臺公布的2022年片單,劇集品質未知,但模式顯然還是沒能跳脫這一窠臼。
平臺為何如此執著?業界猜測,這可能是互聯網思維下對于大項目風險控制后的安全牌——相比于反套路的原創故事和觀眾緣尚未得到驗證的新面孔,平臺寧愿啟用已經擁有一定受眾群的大IP和知名演員。即便演員在厚重的美顏濾鏡下也再難呈現出“少年感”“少女感”,即便大IP仍舊操持的是師徒虐戀、替身文學的固有模板,至少他們曾被市場驗證過,至少他們還擁有粉絲這樣的基本盤。只是,“剛需”也被新類型迭代的風險,“基本盤”也有被新市場壓縮的一天。到那時,“大制作+大IP+頂流演員”這一安全牌,還會安全嗎?
-
無相關信息
- “唯美”正在被消解異化 《斛珠夫人》尷尬
- 依靠人民智慧和力量 全過程人民民主“首提
- 《跟著唐詩去旅行》詩歌之外的人生更豐富更
- “真實”與“虛擬”背后的新賽道 走進虛擬
- 國務院:加快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建設,加強金
- 美元兌馬來西亞林吉特漲0.4%,報4.2475,為
- 越南VN指數開盤幾無變動,報1500.81點
- 美股股指期貨齊挫,道指期貨跌1%,標普500
- 阿根廷收緊外匯管制以遏制美元外流
- 恒生科技指數跌幅擴大至2.1%
- ARK基金跌超15%后“木頭姐”發聲:現在賣出
- 美銀:電動汽車領域掀起IPO熱潮,到2023年
- “下一個馬斯克”?米爾頓拋售近3億美元Nik
- 強調舒適感和設計感成為剛需 電競椅的春天
- 情景、文案雷同等 抖音持續打擊封禁多個賬
- 青菜大白菜包心菜等 杭州市七大蔬菜批發價
- 到2025年 浙江省參加體育鍛煉人數將達43.5
- 健身機構跑路:行業難以為繼 還是個別機構
- 機構賣出力度加大 紫光股份(000938)賣出力
- 通威股份提升核心技術優勢 估值提升有望
- 深交所:宇晶股份 減持定增為何都那么著急
- 韓國新增3901例新冠確診病例,新增617例新
- 韓國表示已有82.6%的人接種了第一劑新冠疫苗
- 美國地質勘探局:緬甸哈哈西北19公里處發生
- 力拓集團150億鋰礦項目再生波折 11萬人簽
- 輪胎行業掀漲價潮 橡膠期貨半個月漲幅超12%
-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就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
- 南非蘭特跌破1美元兌16 市場越來越擔心新
- 市場傳來好消息 特高壓新龍頭或繼續走紅
- 元宇宙概念大幅下挫 寶鷹股份、天下秀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