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渝中未來怎樣塑造?突出“江城”“山城”特質
美麗渝中,未來怎樣塑造?渝中區政府發布消息稱,“十四五”期間該區將圍繞全市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和持續提升城市品質,深入實施“深耕精耕”渝中行動,統籌抓好規劃、建設、管理,整體推動城市有機更新,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渝中的城市美景是其一大特色,該區未來五年將突出“江城”“山城”特質,以長江、嘉陵江為主軸,強化規劃對城市建設的引導和管控,合理調整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塑造顯山露水、錯落有致、疏密有度、彰顯文脈的城市空間形態和“山清水秀、巴渝氣韻、立體山城、國際風范”的城市風貌。
在對存量空間和增量空間的打造上,該區也有不同規劃。
對存量空間將精準規劃,高水平建設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載區、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和世界知名商圈,集約打造一批產業街區、產業園區、產業社區,更加協調融合經濟發展、城市更新、生態保護與社會建設。同時,精細拓展增量空間,強化行政中心、文化中心、金融中心、商貿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等核心功能,推動長途汽車站、水廠、倉儲物流等約20公頃非核心產業用地功能置換,研究明確約65公頃遠期用地功能定位及預控,堅持片區整體更新、拆建并舉,力爭拆除各類老舊樓宇150萬平方米,爭取新建精品載體90萬平方米,完善10分鐘街道公共服務圈與社區生活服務圈,增強對高端資源要素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老渝中又如何煥發新生?該區將加快重點片區改造,整合改建部分老舊建筑,抽疏留白優化空間環境,采取新建改建商業商務載體、多渠道歸集物業、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等方式提升城市新形象。同時加快老舊小區、老舊樓宇改造,改善環境品質和業態調整升級。
在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方面,渝中區將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拓展對外通道,協同推進重慶站、渝湘高鐵、成渝鐵路擴能改造等項目建設,打造長江上游郵輪旅游集成服務基地,升級改造朝天門客運碼頭。完善內部路網,優化骨架路網,提升主干道通行能力,加密支次干道,暢通內部“微循環”,拓展地下交通,實現地下環道成網成片,緩解地面交通壓力。
為讓市民和游客生活在渝中能更便利,渝中區全面推行社會公廁對外開放,圍繞景區景點、重要路段、重點區域新建一批公共廁所。同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5G室內外全覆蓋,每年推出5—10個5G典型應用場景,提升公共充電樁覆蓋能力,實施道路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推動公共服務、衛生醫療、教育等領域數據開放和共享流通。
渝中區還將推進“大城細管”和“大城智管”,分類細化窗口地區、主要干道、背街小巷精細管理工作機制,人本化推進“大城眾管”,積極引導公眾參與城市管理,深入推進柔性執法。完成解放碑—朝天門綠色金融大道、解放東西路、大坪正街等區域燈桿智慧化改造,加強排水檢查井、市政排水口、化糞池在線監測和重點區域全時監測預警,用智能技術賦能城市管理,持續營造“干凈整潔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業宜居宜游”城市形象。(重慶商報-上游新聞記者 陳瑜)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