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修路增福祉 臨汾市工商聯精準扶貧西圪垛村
5年前,這里出行難、吃水難,土地貧瘠、靠天吃飯,村里連家小賣部都沒有;5年來,這里建管網、修道路,發展產業、易地搬遷,書寫了新時期的山鄉巨變。這舊貌換新顏的地方,就是山西省古縣岳陽鎮西圪垛村。
如今的西圪垛村,吃水不愁,出行不難,那山上山下的一片片特色中藥材、一壟壟綠色無公害蔬菜、上萬株長勢繁茂的核桃樹,讓群眾的手頭寬裕了,臉上的笑意濃了,生活也越來越好了。
回望來時路,西圪垛村前行的每一步,都有山西省臨汾市工商聯精準幫扶的影子。這5年,臨汾市工商聯兩任黨組書記、6名駐村干部、12名幫扶責任人接續努力,托舉著西圪垛村在實現整村脫貧的基礎上,又蹚出了一條鄉村振興路。
引水修路增福祉
分布在兩條山梁上的西圪垛村,有老莊子、前嶺、圪垛、羅家窯4個自然村,屬丘陵溝壑區,“收了麥子種棒子,年年都是老樣子”是西圪垛的真實寫照。全村136戶361人,貧困戶就有75戶231人。
2014年末,臨汾市工商聯成為西圪垛村的精準扶貧單位。從此,那個山脊上的小村子就掛在臨汾市工商聯一班人的心頭。
臨汾市工商聯成立了由黨組書記任組長的脫貧攻堅領導組,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先后派出6名政治素質好、責任心強、作風過硬的干部擔任工作隊長、“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同時確定12名幫扶責任人結對幫扶,做到一戶“一個脫貧計劃、一套幫扶措施”,確定了“人人結對子、個個有任務”的幫扶制度。
5年來,臨汾市工商聯按照“立足脫貧、銜接振興、著眼小康”的工作思路,認真組織實施精準扶貧。兩任黨組書記多次深入走訪,與村“兩委”協商確定了突出抓好產業扶貧,緊扣貧困人口增收和改善基礎設施等重點工作,改善貧困面貌。
2015年以前,西圪垛村家家戶戶種玉米,卻由于無法灌溉,只能靠天吃飯;通往田間地頭都是曲折的小山路,機械根本進不去;飲水需要從溝底抽水,水量小、人口多,群眾吃水根本無法保障……。
臨汾市工商聯積極爭取市、縣水利資金25萬元,修建了圪垛組提水工程,解決了3個村民小組232口人的生產生活用水問題;2016年,又籌措資金2.5萬元用于老莊子組水利用電,為村民吃水提供了電力保障;2018年、2020年,分別修建完成圪垛組至大覺寺機井通電工程、羅家窯組水利維修工程。村民韓福明說:“一輩又一輩人困在了水上,這下好了,不光吃水的問題解決了,我們連澆地都不愁了。”
2018年至2020年,臨汾市工商聯協助村委爭取縣財政資金近千萬元,對村內通村道路進行了硬化,實施完成了圪垛組至前嶺的道路修建工程、圪垛組至老莊子組的道路硬化工程、羅家窯的護林防火通道建設。
平展展的路在山脊上蜿蜒前行,伸向山脊上的每個角落,也伸進了西圪垛人的心里。村民閆關鎮老人說:“多虧了黨的扶貧政策,再也不會‘出門兩腳泥’了,路通了,好日子就到了。”
特色產業助脫貧
放眼望去,連綿數百畝的田地中,紅彤彤的旱地西紅柿掩映在綠色的枝葉中,一個個飽滿健碩,嬌艷欲滴。種植戶賀玉柱開心地說:“我種了西紅柿,建了采摘園,算下來,每畝地能增收三五千元。”
賀玉柱的致富故事只是西圪垛村產業脫貧的一個縮影。臨汾市工商聯派駐的“第一書記”王曉梅引導村民調整種植業結構,發展特色產業,建成了有機旱作西紅柿示范園,種植西紅柿150余畝;成立了專業合作社,與襄汾喜豐田公司合作種植赤焰椒60畝;種植貝貝南瓜、豆角等其他有機蔬菜100畝;與當地超市合作設立西圪垛農產品專柜,建立了綠色通道……
王曉梅說:“我們鞏固發展以旱地西紅柿為主的綠色無公害蔬菜,擴張規模、提質增效、營銷增收。通過3年的發展,種植戶由原來的5戶增加到50戶,收入最多的貧困戶達到了3萬多元,最少的也達到了5000元,產業規模增長了80%。”
以菜促農、以菜興農、以菜富農。在西圪垛村,特色蔬菜種植覆蓋到60%的貧困戶,平均每畝增收3000元以上。
中藥材種植是臨汾市工商聯為西圪垛村找到的另一條脫貧路徑。2020年,組織村委會與長治振東道地中藥材公司簽訂柴胡種植合同,為新發展中藥材種植戶提供900公斤柴胡種子,發展柴胡、遠志等中藥材200余畝,由公司提供技術,負責回收,穩固了貧困戶的種植信心。
此外,臨汾市工商聯還協調臨汾海姿供氣供熱有限公司出資10萬元建立產業發展基金,成立了項目扶貧超市;協調市屬商會出資5萬元,用于村里開展公益活動和建設;籌集資金5萬元,對村民委員會活動場所進行改造。
種植業提檔升級、旅游業挖潛增效、休閑農業加速發展這“三大戰役”是臨汾市工商聯給西圪垛村開出的“藥方”。那么,西圪垛在鄉村旅游方面如何發展?臨汾市工商聯提出,充分發揮西圪垛村的農耕文化和土窯洞優勢,打造以弘揚紅色文化、講農耕故事、觀農村風景、吃農家飯菜、住農家窯洞為一體的小型短視頻、微電影拍攝基地,吸引游客,增加農民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
截至2020年底,西圪垛村75戶貧困人口有穩定收入來源且吃穿不愁,人均收入已達10200元,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改善,貧困發生率由原來的55%下降為零,貧困人口全部實現了脫貧。
事事圍著群眾干
貧困戶韓福奎的家里,每個月都會出現一個熟悉的身影。臨汾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任吉龍每個月都要來到西圪垛村,看產業發展、看駐村工作、看存在問題,每次都會到韓福奎家里坐一坐,了解生產生活狀況。
西圪垛村的貧困群眾,始終牽動著臨汾市工商聯干部職工的心。一級調研員景明擔任駐村工作隊長期間,對11戶老年孤寡獨居、喪失生活能力或智力障礙人士,月月登門看望,提振他們的生活信心,殘疾人韓玉剛的藥費每年高達數萬元,景明除給予2000元應急救助之外,積極尋求政策依據幫其解困;市工商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喬冠峰心系貧困戶,情系貧困戶,幫助貧困戶找工作,銷售農副產品,幫助他們提高收入。
王曉梅幫助腦梗患者張天會發展生產,為其購買雛雞50只,并定期收購雞蛋,使他通過養雞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貧困戶王福云老人生病住院,幫扶責任人郭芳前往醫院看望,并送上慰問金;解善英老人收獲了核桃,幫扶責任人李鑫多方聯系,幫忙銷售;趙懷如老人腿腳不便,幫扶責任人張志君每月都去看望,并幫助老人干一些家務活兒……
臨汾市工商聯年年開展春節慰問,累計為村民送去物資累計10.68萬元;組織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的11名資深專家開展義診活動,給330名群眾送去了健康;牽線市中醫院與岳陽鎮衛生院簽訂了“大手拉小手”醫療幫扶協議。
在臨汾市工商聯駐村工作隊的努力下,西圪垛村有26戶易地移民搬遷戶全部驗收搬遷,并完成了拆除復墾,實施危房改造11戶;38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參加了電工、焊工、護理、家政、廚師等方面技能培訓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全面提升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創業能力。
2017年至2020年,臨汾市工商聯聯系各個廠礦企業、醫院、學校,累計為貧困戶銷售西紅柿、南瓜等產品5萬余斤,把消費扶貧打造成駐村幫扶的一個品牌。
5年的駐村幫扶,為西圪垛村蹚出了一條新時代自立自強的致富路。今天的西圪垛村,幸福飛上了山梁,叩響了家家戶戶的房門。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