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各國經濟刺激政策有何不同側重?看是保護員工還是公司
世界銀行前中國業務局局長黃育川:“疫情影響下的特殊經濟狀況和之前的情況大不相同?;氐饺蚪鹑谖C的時候,當時歐洲和美國受到嚴重影響,但是亞洲增長率還是很強勁的,因此西方靠亞洲復蘇了經濟。如果回到亞洲金融危機,當時亞洲受到重創,西方倒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于是有了西方支持亞洲。這次是雙方都受到了影響,但雙方的反應很不一樣。如果觀察歐美各國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再看看亞洲的情況,會發現各國的反應不盡相同,這取決于你的經濟和政策,旨在保護員工還是公司。例如歐洲的制度保證了很多人不會失業,因此有壓力的是公司,(歐洲的)員工就業有保證,他們不會被解雇。而在美國,很多人失業,因此美國的重點是失業保險,以及當地政府能支撐多久。(美國)政府提供了大量失業救濟金。美國政府以中小型企業為目標,投了很多錢。不幸的是,很多錢都給了大公司,流向小公司的反倒不多,這是個問題。我認為中國的情況比較復雜,你們有小型的企業,不依賴正規信貸的商業活動。他們深受疫情之苦,收入大減,但他們有能力反彈。你會看到政府出臺更多的財政支持,投錢給這些私營企業,所以中國會有很多這樣的政策出臺。”
>更多相關文章
-
無相關信息
熱門推薦
酷圖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