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一灣相挽十一國 良性互動東中西

發布時間:2021-11-05 17:37:26
編輯:
來源:國際商報
字體: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大型國家級展會,3年來,在“越辦越好”的重要指示精神下,從無到有,將世界各國和企業與中國大市場緊緊相連,為全球貿易發展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迎來第4個年頭之際,進博會的窗口效應、市場效應和品牌效應也得到充分顯現。今年,廣西再乘進博東風,積極推動開放共享的“新格局”,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擴容對外合作“朋友圈”,在全球貿易發展的大潮中,展現壯美廣西對外開放新面貌。

發展成績更亮眼

十三五攻堅贏,十四五畫藍圖。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廣西堅決貫徹落實新時代廣西發展量身定做的“三大定位”新使命、“五個扎實”新要求和“四個新”總要求,緊抓機遇乘勢而上,全面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加快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以“亮眼”的“發展成績”,為“十四五”時期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重大開放平臺引領新格局。“十三五”期間,是廣西獲國家批準設立開放平臺數量最集中、規格最高的時期,從西部陸海新通道上升為國家戰略,到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從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總體規劃出臺,到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從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加快建設,到南寧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提速……一批批國家重大戰略工程陸續在八桂大地落地生根,高水平開放與高質量發展引領著廣西不斷邁入新發展格局。其中,廣西自貿試驗區發展迅速,從自治區自貿辦了解到,截至今年9月,廣西自貿試驗區已累計入駐企業超4萬家,是自貿試驗區設立前11倍,企業活躍度保持在95%以上,引進主導產業超2萬家,占入駐企業總數57%,且引進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入駐企業45家,外資外貿占全區總額38%和33.4%,超過全國17%、16.6%的水平,為面向東盟的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構建按下了“加速鍵”。

國內國際雙循環展示新作為。廣西多措并舉擴內需促消費,通過高質量開展“雙百”“廣西33消費節”等系列促消費活動,充分發揮南寧、柳州、桂林等重點消費城市帶動作用,實現消費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據統計,前三季度,廣西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6228.15億元,同比增長12.4%,兩年平均增長2.8%。物流支點作用加快提升,南寧、柳州等6個城市入選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一期、南寧國際鐵路港一期、欽州港東航道擴建等一批通道重大項目投產使用,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欽州港-吉大港”南亞航線實現通航。全面實施外貿強桂戰略,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推動CEPA先行先試政策深入實施,促進廣西經貿發展與國際產能合作水平不斷提升。據統計,2021年1-9月,廣西進出口額達4445.9億元,同比增長29.3%,廣西對外實際投資額3.5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8.2億美元(含投資性公司)。

“窗口風景”更靚麗

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今年是中國與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廣西作為唯一同東盟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份,不僅擁有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底蘊,更兼具海陸統籌的獨特區位優勢。近年來,廣西手捧區位“金碗”,乘“南寧渠道”東風,搭“南向通道”快車,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不斷深化與以東盟為重點的國際合作,在國家對外開放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迅速提升。

新通道,通達天下。據了解,自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廣西的建設工作實現新突破,三大鐵路通道、四大樞紐已基本建成,目前已開行北部灣港至重慶、四川、貴州等10省(區、市)的班列線路,并與中歐班列(重慶、成都、西安中轉)實現無縫銜接,班列開行量從2017年的不到180列增加到2020年的4607列,增長近25倍,北部灣港已開通航線54條,海運航線還將持續增加,跨境公路班車線路已開通中國經憑祥口岸至越南、泰國、老撾、柬埔寨4國,中越跨境直通班列實現“天天班”開行。

自貿區,創新發展。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深入開展差異化探索,形成了首批44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13項為全國首創,“邊境地區跨境人民幣使用改革創新”更是入選了國家自貿試驗區第四批“最佳實踐案例”。同時,“證照分離”實現全覆蓋,545項改革事項落地,創新實施“負面清單式”放權,除115項外,自治區級行政權力事項全部下放。

門戶港,成效顯著。在西部陸海新通道帶動下,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取得積極成效。據統計,目前港口綜合吞吐能力約3億噸,集裝箱處理能力690萬標箱,吞吐量大幅增長,2020年,北部灣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05萬標箱,同比增長32.2%,首次躋身中國沿海港口前10、世界前40行列,口岸提效降費顯著。截至2020年,北部灣港綜合收費與國內主要港口基本持平,口岸進出口通關時效全國領先。

東盟圈,越做越大。據統計,“十三五”時期,廣西與東盟進出口額累計達10501億元,較“十二五”增長80%,東盟連續21年保持廣西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跨境產業合作日益緊密,中馬“兩國雙園”、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文萊-廣西經濟走廊、中柬農業促進中心等已經成為與東盟合作的典范。

口岸興,互利互惠。據了解,廣西開放口岸達22個,數量居全國第4位,已建成西部地區第一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同時,邊境貿易進出口連續多年穩居沿邊省區第一。據統計,2021年1-9月,邊境貿易進出口額1155.2億元,同比增長18.1%。

“朋友圈”更廣闊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中國-東盟博覽會已連續在廣西南寧成功舉辦18屆,形成了中國與東盟開放合作“南寧渠道”和“10+1”合作機制。同時,今年也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簽署的一周年,在中國與RCEP成員國的經貿合作中,廣西既是積極參與者,也是切實受益者。據統計,2010年至2020年,廣西與RCEP其他成員國雙向投資達112億美元;貿易額從88億美元提高到390億美元,增長3.4倍,占廣西對外貿易額55.5%。RCEP區域已成為廣西第一大“走出去”投資目的地和第三大外資來源地,從服務“10+1”向RCEP拓展,廣西的國際“朋友圈”更廣闊。

多措并舉搶抓RCEP機遇。今年9月10日,由東盟秘書處和全國工商聯聯合主辦的RCEP經貿合作工商高峰論壇在南寧成功舉辦,據了解,論壇期間,15個國家的34個商協會共同發布《關于共同促進RCEP加快生效實施的南寧倡議》,同時,還制定出臺《廣西加快對接RCEP經貿新規則若干措施》,24條具體措施為廣西加快拓展貨物貿易、加快構建面向東盟的跨境產業鏈供應鏈、深化RCEP投資與服務貿易雙向合作等注入新動能。在積極構建RCEP經貿合作平臺機制的同時,還不斷強化RCEP培訓宣傳。據了解,今年1月、3月,廣西兩次組織全區各級各部門各有關企業共約1500人參加商務部舉辦的RCEP線上專題培訓班,并于9月11日,配合商務部、全國工商聯在南寧舉辦面向全國各省市有代表性的中小企業RCEP線下培訓班,RCEP的戰略意義更深入人心。

切實有效發揮RCEP優勢。積極推動與RCEP國家產能合作,進一步形成“日韓澳新+廣西+東盟”的電子信息、化工新材料、中藥材加工、汽車和新能源汽車、東盟特色產品加工等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持續推動中國-東盟博覽會升級發展,從服務“10+1”向RCEP拓展,爭取機制化舉辦RCEP高峰論壇、高官會議等。并以廣西自貿試驗區為牽引,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加快建設中國-東盟大宗商品交易平臺。高質量規劃建設南寧國家加工貿易產業園,深化南寧、北海、欽州、梧州國家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建設,積極落實易腐貨物、快運貨物“6小時通關”等貿易便利化措施,建設RCEP企業服務中心,打造中國與RCEP國家間“一站式”貿易投資服務平臺,為深度參與和服務RCEP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原標題:廣西:一灣相挽十一國 良性互動東中西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