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經驗”聯動“進博效應” 在大系統中溢出

發布時間:2021-11-11 10:19:07
編輯:
來源:文匯報
字體:

2021年是上海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元年”,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于是自然而然地成為其中一個典型場景。各種數字化應用入駐本屆進博會,為組織和保障工作打造好用、高效的“工具包”,不僅為“越辦越好”增添了實打實的支撐,并且其本身也成為今年進博會的一道特殊風景線。而隨著第四屆進博會圓滿閉幕,“四葉草”展館內外的數字化技術和理念還有望繼續向外溢出,進一步豐富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實踐與內涵。

數字籬笆確保防控“零事故”

展覽面積超過36萬平方米,來自127個國家和地區的2900多家展商亮相本屆進博會企業展,搭建展臺超過1000個,國別和企業數均超上屆。最終,今年進博會成功實現疫情防控“零感染、零發生、零事故”??梢哉f,這張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單”,既是上海城市吸引力提升的標志,也體現了精準防控的能力,數字化治理手段功不可沒。

本屆進博會的疫情防控工作,預案充分、標準嚴格、要求細致,但是,這是對組織方而言的,反過來對參展商、采購商來說,卻沒有增添什么不便。哪怕在客流高峰,國家會展中心各個入口都做到持證人員“秒過”,核查信息“無感”,可以說,進博會又一次為大型會展的防控樹立了標桿。

“無感”和“秒過”的體驗,基礎就是進博會以數據驅動防控的思路。依托上海領先的城市級數據治理能力,各相關部門建立了跨域合作機制,持證者無須手動上報,系統就能自動歸集、比對參會人員的健康碼、核酸報告、疫苗接種等關鍵信息,生成可激活證件的“數字鑰匙”。公安部門憑這串“鑰匙”,可及時判斷證件是否有效,并聯動各出入口響應。這既確保了信息的準確安全,也提高了核查效率,同時免去了參會人員填寫資料的麻煩。

入場環節只是進博會數字防疫的一個側面。為辦好進博會,上海構筑了“國境、城市、區域、展區”四道防線,實施“全程閉環管理、全鏈條可追溯、全員疫苗接種、全量核酸檢測、全部查驗準入、全面環境清消”措施,每道防線都有數字化手段嵌入。比如為保障冷鏈安全,進博會提出了消毒深入“最小包裝”的要求,升級冷鏈品監控平臺,還面向一線推動統一指揮、便捷精準的移動監管。每個冷鏈展品都擁有“數字身份證”,為后續監管和溯源創造了條件。

在更考驗全方位監管能力的公共衛生管理方面,相關部門強化重大活動保障平臺功能,可以根據規則自動排查風險點,為異常行為自動部署任務,初步實現了對“點、線、面”公共衛生態勢的掌控,確保智能發現、快速響應。

“云保障”讓服務更溫馨

精準防控為進博會的成功舉辦筑牢了底線,而要全面踐行“越辦越好”的承諾,還需要拿出更多更溫馨的服務手段,數字化同樣在其中大顯身手。

在參展商、采購商看來,本屆進博會“食、住、行”各項服務保障都有進一步升級。比如,展館內進一步豐富了清真、素食、小吃、西餐等餐飲種類,滿足參會者多元化需求;出行方面,道路管控范圍進一步縮小,更方便參會者通過公交和社會化方式直抵會場。

便利化服務的背面其實是智能化管理。為做好食品安全監管,商務部門優化了餐飲供應的“云倉”平臺,協同公安、市場監管等,對餐飲食品開展全流程、可視化、可預警管理。出行方面,智慧管控平臺由于具備在第一時間研判區域交通運行狀況的能力,可以通過動態調節管控強度,更充分地釋放路網通行潛力。此外,作為上海今年重點打造的數字生活標桿應用場景,“數字酒店智管家”也在進博會期間發揮作用,全市約600家“數字酒店”積極嘗試數字化轉型,圍繞“在線預訂、自助選房、快捷入住、智能客控、快速離店”等環節,提升用戶滿意度。

今年進博會還運用新手段,拓寬觀展參會的“云渠道”。特別是為減少疫情影響,主辦方全力策劃落地了“線上進博”,借助三維建模、虛擬引擎等技術,在互聯網上為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搭建起虛擬展廳,打破時空限制,把各國的動人風情、展品和文化送到億萬人眼前。同時,依托“隨申辦”平臺,上海構建了“進博隨申”服務專欄,提供新聞、觀展、交通、停車等十大功能,相當于為參展商和專業觀眾度身定制了一位“掌上數字秘書”。

此外,進一步提高參展保障的彈性與韌性,國家會展中心內部和周邊,還引入了不少數字化“新武器”:電信運營商在優化擴容5G網絡的同時,首次啟動無人機通信系統,保障通信質量暢通穩定。醫療急救系統派出5G救護車駐扎現場,可以實現“上車即入院”“行駛中會診”,提升危急重癥的現場處置能力。另外,在會場外“蹲點”的還有一輛“智慧氣象保障車”,能實時采集周邊氣象數據,在一線構筑突發天氣情況的應對處置點。

“進博效應”在大系統中溢出

每一屆進博會的會期不過6天。在閉會期間,讓“進博效應”更好地向外溢出,使進博會與城市發展更緊密地聯動銜接,這也是上海不斷追求的目標。有了數字化的助力,“進博經驗”得以更好地被固化,成為一種制度性創新,并在更大范圍內復制推廣。

本屆進博會在籌備階段,就已充分運用上海數字化轉型的數字底座和“兩張網”平臺,更深入地探索治理數字化轉型實現路徑,并在進博會上“交卷”。上海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在之前已接入50個部門、近200個系統、1000余個應用、超過1700萬終端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城市大腦”,完善處置規則,形成秒級響應的管理模式,并從安全、舒適、設施、交通、韌性、活力6個維度出發,優化城市運行指標,建設“城市生命體征”的監管分析系統。

事實上,本屆進博會重點區域的“一網統管”和“進博體征”系統,就是上海城市級超大系統的一個應用場景和子集,進博會的“過人智慧”,來自上海整體數字化轉型的豐富實踐,進博會的“聰明大腦”,連接著全市分布于千千萬萬個路燈、井蓋等的神經末梢。

不僅如此,上海近年來持續優化完善營商環境的改革舉措,也通過數字化手段與平臺,在進博會期間為上海“吸粉”,在展后促使越來越多的“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比如,受益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改革,今年進博會的展品通關,已經從之前的“無紙化”升級為“秒放行”。去年進博會期間發布的“一網通辦”國際版和“涉外服務專窗”,今年的服務范圍從25個部門的150多個事項,增加到30個部門的217個事項,基本實現了相關服務的“一網打盡”。

“通過上海的‘企業開辦一件事’和‘一窗通’,我在線上填報相關信息后,一個多小時就拿到了營業執照,速度實在驚人,這為我們進入中國市場打開了綠色通道。”本屆進博會期間,一位來自德國的參展商在滬注冊企業,在完成向投資商的“變身”后,對“上海速度”贊不絕口。他的這份體驗,未來將成為一種常態,而這應該就是“開放的春風”吹開的又一朵小花。

   原標題:“上海經驗”聯動“進博效應” 在大系統中溢出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