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消耗電的“大老虎” 碳中和的“攔路虎”
進入12月份以來,比特幣“情緒”十分不穩定,一度上演“過山車”行情,價格最大跌幅超過20%。12月4日,比特幣價格出現大幅下跌,狂瀉10000美元, 24小時內最大跌幅超過20%,一度跌至42365美元,較11月10日歷史新高68990.6美元時,跌幅已接近三成,為今年9月底以來的最低水平,超40萬人爆倉。接下來幾天,比特幣價格有所反彈,12月13日,最高至50207美元,截至發稿時,比特幣價格48398美元。
比特幣,這個誕生于12年前的加密貨幣,從一開始就備受爭議,爭議的焦點除了集中在“是否是一個騙局”外,還有針對其忽冷忽熱的“暴脾氣”和其與生俱來的“不安分”。它曾有過觸及70000美元的“高光時刻”,也有過1美元的“小白時代”,這種如“過山車”般的暴漲暴跌貫穿了整個12年的發展過程,這樣的不穩定性也彰顯了其作為虛擬貨幣投機屬性突出、投資風險巨大的特性,一直以來,比特幣因價格波動幅度大而被投資者視為高風險資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就發布特別提醒:由于比特幣價格的高波動性,將其作為法定貨幣會對消費者保護、金融誠信與金融穩定帶來重大風險,一些國家不應將這種加密貨幣列為法定貨幣。
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已經明確:諸如比特幣之類的虛擬貨幣不得具有與法定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
“挖礦”者的誕生
既然比特幣這么不受“待見”,那么它為何會出現?又為何能在12年時間里,從不到1美元的價格,一路飆升至60000美元?
時間退回到12年前,一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摧毀了很多,也催生了很多。2008年11月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P2P foundation網站上發布了比特幣白皮書《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陳述了他對電子貨幣的新設想,比特幣就此面世。
比特幣誕生的時候,區塊獎勵是50個比特幣。誕生10分鐘后,第一批50個比特幣生成了,而此時的貨幣總量就是50。隨后比特幣就以約每10分鐘50個的速度增長。當總量達到1050萬時,區塊獎勵減半為25個。當總量達到1575萬時,區塊獎勵再減半為12.5個。之后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約2100萬個。
和法定貨幣相比,比特幣沒有一個集中的發行方,而是由網絡節點的計算生成,誰都有可能參與制造比特幣,而且可以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任意一臺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買賣,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比特幣,俗稱“挖礦”。
簡單來說,比特幣就是一種利用網絡技術產生的加密貨幣,它的總量恒定,而且只有2100萬枚。它具有去中心化、全球流通、專屬所有權等特點。比特幣“挖礦”,就是一種利用電腦硬件計算出比特幣的位置并獲取的過程,因為這個過程很像現實生活中挖礦,所以大多數人就把這個過程叫做“挖礦”。
近年來,比特幣因其高利潤,吸引越來越多的“礦工”去“挖礦”,其他如以太坊、幣安幣等虛擬貨幣也都采取了類似的運作方法。“礦”何時會挖完?挖完以后又該怎么辦?據了解,設計者在設計比特幣之初,就將其總量設定為2100萬枚。預計到2140年,比特幣將完成所有貨幣的發行,之后不再增加。根據比特幣數據平臺Dashboard的最新統計數據,目前超過90%的比特幣約1900萬枚已經被挖掘,有約1450萬枚比特幣(占流通比特幣供應量的78%)由非流動性實體所持有。一旦開采出最后一枚比特幣,“礦工”就無法再為他們所從事的“挖礦”工作獲得大量獎勵,不得不依賴交易費來維持運營。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挖礦”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并沒有主權信用背書,是通過算法生成的。因此,加密貨幣能不能稱為貨幣,在業內存在較大爭議。
紐約大學經濟學家努里爾·魯比尼認為,加密貨幣不滿足貨幣的基本標準,不算新形式的貨幣。加密貨幣甚至不能算是資產,沒法計算價值。
歐洲央行副行長德金多斯也認為,很難看出加密貨幣的潛在價值,市場參與者應該為進一步價格波動做好準備。
“過山車”般的行情
本來比特幣生成的概念只在特定的技術發燒友中引起興趣,其投機屬性表現得越來越明顯,參與的人也越來越多,價格更是大起大落。很多缺乏辨別能力的投資者夢想著一夜暴富,但卻因“過山車”般的行情,很多投資者變成“被割的韭菜”。
“比特幣柜臺”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13年,比特幣沖高到1000美元,之后大幅回撤到150美元。2017年,由于散戶投資者的追捧,比特幣價格一路飆升,到當年12月中旬曾觸及接近20000美元的高點。進入2021年,在投資者持續買入和支付機構支持背景下,比特幣現貨價格今年3月份首次突破60000美元,相較去年3月5000美元價格,上漲了1100%,之后持續上漲,直至11月10日創下歷史新高68990.6美元。
專家分析,比特幣的高波動性與機構中介的推波助瀾有很大關系,追捧虛擬貨幣的機構中介非常擅長用晦澀難懂的科技術語、夸張但看起來“很真實”的造富故事,來說服投資者入場,從而創造市場盲目投資的“羊群效應”。
“比特幣柜臺”專家奧利·利奇認為,比特幣價格的高波動性主要是市場不成熟造成的,交易商非常容易受情緒影響,導致市場出現極端反應。另外,受追求收益等情緒推動,很多普通投資者未仔細考量風險即開始投資比特幣。
與傳統投資工具相比,虛擬貨幣風險更高。美國TIAA銀行全球市場總裁克里斯·加夫尼認為,未來虛擬貨幣市場或有更多“過山車”行情。
聚焦
消耗電的“大老虎” 碳中和的“攔路虎”
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沒有實物,由計算機生成的一串串復雜代碼組成,比特幣的存在依賴計算機,而后者依賴電力,它不斷上漲的價值與使用的能源直接掛鉤。
“挖礦”究竟多耗電?
德國慕尼黑理工大學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發現,整個比特幣網絡每年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2290萬噸。劍橋大學替代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顯示,截至2021年5月10日,全球比特幣“挖礦”的年耗電量大約是149.37太瓦時(1太瓦時為10億度電),這一數字已經超過馬來西亞、烏克蘭、瑞典的耗電量,十分接近耗電排名第25名的越南。國際能源署(IEA)數據顯示,2019年比特幣“挖礦”消耗50至70兆瓦時,大致相當于如瑞士般體量國家的消耗量。
比特幣的高耗能特性已經引起世界各國的注意。專家認為,比特幣“挖礦”不僅產生大量能耗,而且會抵消世界各國“碳達峰、碳中和”進程上的努力。
舉例來說,1臺電腦和100臺電腦分別“挖礦”,前者一次算一個隨機代碼,后者一次算100個隨機代碼,并行的量越多,挖到的比特幣越多。投機者為了利益,就會購買大量的“礦機”進行大規模的“挖礦”,自然會產生能源的巨大浪費。
歐洲央行稱,加密資產“過高的碳足跡令人擔憂”。比爾·蓋茨此前在語音社交平臺Clubhouse做客時表示,比特幣在每筆交易過程中消耗的電量,超過人類已知的任何一種支付方式。
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公司今年2月宣布已經在比特幣上投資15億美元,促使這一熱門加密貨幣價格飆升。特斯拉3月宣布接受比特幣作為購車付款方式。今年5月,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宣布,暫停接受比特幣作為購車付款方式。在馬斯克看來,加密貨幣從許多層面看是個好點子,但它的發展前景不能以嚴重犧牲環境為代價,“我們對比特幣開采、交易中化石燃料使用的快速增加感到擔憂。”馬斯克說。
-
無相關信息
- 比特幣:消耗電的“大老虎” 碳中和的“攔
- 全國碳市場運行滿100個交易日 市場活躍度
- 韓國三星生物制劑生產的“莫德納”新型冠狀
- 12月14日機構對金融市場觀點匯總
- 印度奧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增至41例
- 美國周一新增196211例新冠確診病例,總計50
- 美國周一新增1300例新冠死亡病例,總計8014
- 南山鋁業股價下跌6.6%
- 印尼外長:印尼尋求同美國合作生產mRNA疫苗
- 是甜甜的戀愛?女子陷入情網被騙近二十萬
- “一切從遇見開始” “福田鵲橋”搭鵲橋
- 深圳秋季茶博會16日啟幕 將持續至12月20日
- 中國知網:清除吸附在中國科研血管上的“血
- 元宇宙也有炒房團?多半是交智商稅
- 越南海關:11月份橡膠出口量為211271噸
- 歐洲地中海地震中心:弗洛雷斯海發生5.8級
- 日本在2022/2023財年的粗鋼產量預計將與202
- 拜登批準伊利諾斯州宣布災難狀態
- 馬斯克再度拋售股票,特斯拉跌出“萬億美元
- 新西蘭聯儲監管主管安迪 伍德將在未來幾個
-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印尼7.3級地震引
- 日本鋼鐵業負責人表示,在2022/23財年,當
- 越南海關:越南1 - 11月咖啡出口同比下降
- 越南海關:越南1-11月大米出口同比增長0.8%
- 由原來的15天縮短到1天 鏈上辦稅省時又省心
- “兒童彩妝”應按化妝品管理 不符合規定的
- 你知道嗎 鹽會通過滲透壓作用快速增加體重
- 新能源基金成“最靚的仔” 年內最高收益達
- “植發第一股”雍禾醫療上市 獲易方達等知
- 今日美股 | 美股三大指數高位回調,特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