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費者如何防范營銷“套路”?警惕“債事服務”等
從息費不透明、虛假宣傳、莫名收費等類似“套路貸”,到以“首月0元”“免費保障”等為噱頭的誤導投保“套路保”……近年來,金融市場“套路”營銷行為時有發生,相關監管持續趨嚴。對于金融消費者而言,應該如何增強風險防范意識,防止“套路”營銷行為侵害自身權益?
互聯網界面設置暗藏“套路”
針對“套路”營銷行為,近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風險提示。銀保監會指出,“套路”營銷行為主要侵害了金融消費者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財產安全權。其中,片面信息披露、隱藏產品風險等“套路”侵害消費者知情權;互聯網界面設置暗藏“套路”侵害消費者自主選擇權;互聯網貸款營銷不當誘導“套路”侵害消費者公平交易權;套路貸、非法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套路”侵害消費者財產安全權。
以保險營銷為例,保費交納前輕后重、層層遞增等“套路保”行為是以“優惠”之名進行誘導。比如片面宣傳“首月0元”“首月1元”“免費領取”,以“零首付”等套路給人優惠錯覺,實際上是將保費分攤至后期,消費者并未真正享受到保費優惠。此外,還有炒作“限售、限時、限量”,不如實、不準確介紹產品責任、功能和保險期間,或以銀行存款、理財產品等其他金融產品名義宣傳銷售保險產品等銷售誤導行為。有的消費者就因所謂“免費”“限時”等套路,被誤導投保了不需要甚至是完全不了解的保險產品。
目前通過互聯網購買金融產品、使用金融服務已十分普遍。部分機構在互聯網頁面中暗藏各種“套路”,給消費者自主選擇設置障礙。比如一些互聯網保險營銷廣告界面設置不規范、不清晰,在頁面中誘導消費者勾選“領取保障”“自動續費”等選項。
此外,一些機構或平臺基于自身大數據資源優勢對消費者行為數據進行分析和濫用,引導甚至操縱消費者需求,比如不顧消費者綜合授信額度、還款能力、還款來源等情況,一味地誘導消費者借貸、負債、超前消費。
明確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需求
那么,對于金融消費者而言,應該如何防范營銷“套路”?銀保監會提示,應留意四個“警惕”。
一是警惕隱瞞風險、模糊費用等虛假宣傳套路,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需求購買金融產品。所有貸款產品均應明示貸款年化利率;保險產品應載明保險責任、除外責任、保費繳納、保險金賠償或給付等影響投保決策的重要事項。消費者應從正規機構、規范渠道,根據自身需求和消費能力購買金融產品或服務。警惕營銷中掩飾風險、隱瞞息費等行為,不要僅因為“免費”“零首付”“限時”等營銷宣傳套路而輕率購買了不了解、不必要的金融產品。
二是警惕過度負債風險,合理合規使用個人消費信用貸款。借貸有成本,應堅持適度負債、理性消費觀念,養成良好的消費還款習慣,不要無節制地超前消費和過度負債。在不超出自身負擔能力的基礎上,合理發揮消費信貸產品的消費支持作用。樹立誠信意識,不違規將分期、小額信貸等個人消費信用貸款用于理財、投資、購房、還貸等非消費領域,避免“以貸養貸”“以卡養卡”。更要遠離打著“創業”“求職”“美容”等名目的校園貸、不法套路貸等掠奪性貸款侵害。
三是警惕非法“代理維權”侵害,謹慎對待簽字、授權等重要環節,選擇合理合法途徑維權。提高保護自我合法權益的意識,謹慎對待簽字、授權、付費等重要環節。注意閱讀合同條款,確保自己了解所簽署或授權的金融服務協議內容。對產品或服務有異議的,可以通過正常投訴渠道反映,不參與違背合同約定、提供虛假信息、編造事實的惡意投訴,更不要輕信“退保理財”等說辭。
四是警惕“債事服務”等名義的詐騙侵害,正確看待、依法解決債務問題。不被“解債上岸”等說辭迷惑,防范打著債務化解名義的非法集資、詐騙等行為的二次侵害。一旦發現涉嫌違法犯罪線索,可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或向有關金融監管部門舉報。(本報記者 吉雪嬌)
- 金融消費者如何防范營銷“套路”?警惕“債事服務”等
- 監管重拳來了 兩家“有照無證”保險機構被取締
- 固收+策略基金成吸金大戶 白酒指數基金規模最大
- 虧損額創歷史新高經營困難等 新筑股份百億目標泡湯
- 業務基本處于停滯狀況 *ST長動虧逾3億或終止上市
- 加強成本及費用管控等 華神科技去年或賺7400萬
- 天味食品凈利大降 復合調味品2022年還能繼續起飛嗎?
- 上市以來的首次年度虧損!溫氏股份或虧掉138億
- 恒寶股份、盛新鋰能2021年業績預告 預增幅度達20倍以上
-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JHU)的數據,美國1月25日新增515318例新冠肺炎確診...
- 光伏發電去年新增裝機規模5297萬千瓦,業內分析今年或將進一步加速
- 韓國KOSPI指數1月27日(周四)開盤上漲8.80點,漲幅0.32%,報2718.04點
- 韓國央行:如果需要,韓國央行將采取市場穩定措施
- LG能源在韓國以募資110億美元創紀錄的IPO后,股價飆漲99%
- 白宮:拜登或提名非裔女性出任大法官
- 韓國新增14518例新冠確診病例,新增350例新冠重癥病例,新增34例新冠死亡病例
- 泰國新增8078例新冠確診病例,新增22例新冠死亡病例
- 日本5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1.5個基點至-0.010%
- 字節跳動密集布局多個新業務,將推出元宇宙社交App“派對島”,上線新搜索產品“悟...
- 馬斯克稱特斯拉今年不推新車 否認開發2.5萬美元低價車型
- 股指期貨早評:輿論求穩 股指觀望
- 國債期貨早評:短期或緩和 國債多單暫減
- 三井住友銀行 將美元兌日元的參考匯率設在114.68水平,下調0.84日元
- 油脂期貨早評:原油飆升 馬棕油再創新高
- 三菱日聯銀行將美元兌日元的參考匯率設在114.64水平,下調0.8日元
- 野村將美元兌日元的參考匯率設在114.64水平,下調0.83日元
- 花旗將美元兌日元的參考匯率設在114.68水平,下調0.86日元
- 菲律賓2021年12月出口同比上漲7.1%
- 菲律賓2021年12月進口同比增長38.3%
- 新西蘭出售2億紐元債券
- 金融消費者如何防范營銷“套路”?警惕“債
- 監管重拳來了 兩家“有照無證”保險機構被
- 固收+策略基金成吸金大戶 白酒指數基金規
- 虧損額創歷史新高經營困難等 新筑股份百億
- 業務基本處于停滯狀況 *ST長動虧逾3億或終
- 加強成本及費用管控等 華神科技去年或賺74
- 天味食品凈利大降 復合調味品2022年還能繼
- 上市以來的首次年度虧損!溫氏股份或虧掉13
- 恒寶股份、盛新鋰能2021年業績預告 預增幅
-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JHU)的數據
- 光伏發電去年新增裝機規模5297萬千瓦,業內
- 韓國KOSPI指數1月27日(周四)開盤上漲8.80
- 韓國央行:如果需要,韓國央行將采取市場穩
- LG能源在韓國以募資110億美元創紀錄的IPO后
- 白宮:拜登或提名非裔女性出任大法官
- 韓國新增14518例新冠確診病例,新增350例新
- 泰國新增8078例新冠確診病例,新增22例新冠
- 日本5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1.5個基點至-0.010%
- 字節跳動密集布局多個新業務,將推出元宇宙
- 馬斯克稱特斯拉今年不推新車 否認開發2.5
- 股指期貨早評:輿論求穩 股指觀望
- 國債期貨早評:短期或緩和 國債多單暫減
- 三井住友銀行 將美元兌日元的參考匯率設在
- 油脂期貨早評:原油飆升 馬棕油再創新高
- 三菱日聯銀行將美元兌日元的參考匯率設在11
- 野村將美元兌日元的參考匯率設在114.64水平
- 花旗將美元兌日元的參考匯率設在114.68水平
- 菲律賓2021年12月出口同比上漲7.1%
- 菲律賓2021年12月進口同比增長38.3%
- 新西蘭出售2億紐元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