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發橫財?盜賊“穿墻”盜走8件玉器 價值近千萬
疫情防控期,非群眾生活必需的商鋪大多停業了。在揚州市區經營玉器店的楊老板(化名)遵循防疫規定,年后也一直沒開門營業。但二月二十號這天下午,他偶然去喂養店里的觀賞魚時,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
當天,楊老板喂過一樓的錦鯉后,上了店鋪二樓,不料,眼前一片狼藉,收藏柜里的精品玉器,許多都不翼而飛了!當時少了有8件玉器成品,價值大概有900多萬元 。
這可是大案!接到報警后,分局刑偵和轄區派出所民警迅速趕到現場,展開偵查。
揚州市公安局景區分局刑警大隊金彬杰表示,二樓西側墻壁上 有一個直徑90公分左右的墻洞,兩個門面房之間的隔離墻,厚度在20公分左右,初步看下來 應該是使用專門的電鎬,電鉆之類的工具鉆墻,鉆墻時間,看下來作案時間比較長的 。
玉器店的安全攝像頭已遭破壞,好在之前的錄像資料還存在電腦里。民警由此判斷,嫌疑人的作案時間應該是在二月十一號中午前后。
店堂公共視頻顯示,穿墻進入現場作案的嫌疑人是名男子,但帽子、口罩遮得嚴實,看不出年齡大小和相貌特征。店內線索不給力,民警便從外圍入手。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警方掌握了大量線索。
根據偵破思路,民警調取外圍監控,尋找嫌疑人及其同伙的下落。首先,通過市區公共視頻,警方找到嫌疑人盜竊得手后,背雙肩包轉移贓物的逃跑畫面。警方一路追蹤。發現嫌疑人老奸巨猾,一會兒乘公交,一會兒步行,不斷在市區兜圈子,最后在城北佳家花園附近消失。通過摸排,民警鎖定小區居民王某有重大嫌疑,決定上門“敲山震虎”。
揚州市公安局景區分局刑警大隊金彬杰說:“敲門也是嫌疑人開的門,我們看到嫌疑人之后,再和監控圖像體貌特征進行比對,明確他就是作案對象,隨即我們對他家進行搜查。”
果然,在王某家的一樓車庫里,警方起獲被盜的八件高檔玉器。但在審訊時,五十多歲且有盜竊前科的王某和警方又玩起心計,他一言不發,拒不交代犯案過程和同伙,做著“零口供無法定罪”的美夢。這時,另一路民警在事發前周邊的公共視頻中,找到了王某和同伙踩點的證據。
很快犯罪嫌疑人陳某也落網了,同伙落網,贓物被查獲,犯案過程還被拍下來了。這下,王某心理崩潰,竹筒倒豆子都交代了。原來,兩個嫌疑人早在去年十二月份,就密謀“發一筆橫財”。
陳某最近這段時間以來由于非法放貸導致自己損失了幾百萬,因此他手頭比較緊張想撈偏門暴富的陳某覺得缺少幫手,就找到過去的老同事王某。此時王某剛剛因盜竊服刑期滿出獄,囊中羞澀,兩人一拍即合。經多次踩點,他們把目光盯上了楊老板的玉器商行。發現溜門撬鎖容易被人發現,就從隔壁空關的招租鋪面下手了。
目前,兩人因涉嫌盜竊,被警方刑事拘留,案情還在進一步辦理中。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