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橋一策” 上海38座天橋將裝106臺電梯

發布時間:2021-11-22 14:29:09
編輯:
來源:文匯報
字體:

對普通人來說,走上二三十級臺階過天橋,習以為常;然而,對老人、殘障人士等而言,卻像是“爬山過坎”。人行天橋加梯,也就成了不少百姓的呼聲。

日前,市人大常委會將“既有道路人行天橋無障礙化建設”列入“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并正式啟動建設。按照“應裝盡裝”原則,全市范圍內,適合加梯的38座天橋的改造工作列入市、區兩級政府工作計劃,明確了資金來源、改造標準、審批程序和推進責任等。預計明年12月左右,這38座人行天橋共涉106臺垂直電梯將全部加裝完畢。

“市人大將充分發揮好人大代表監督作用,摸清人行天橋加梯‘底數’,增強市民獲得感,”市人大城建環保委主任委員崔明華表示。

作為最早關注人行天橋加梯的代表之一,市人大代表林蔭茂數天前發現,家門口的一座天橋電梯已破土動工。從提出代表建議、到今年初上海兩會現場與相關部門溝通協商,林蔭茂非常清楚一部電梯背后牽涉的復雜環節。交通、公安、綠化市容……需要協商多個職能部門,稍有不順,加梯就有可能“擱淺”。

在市人大與政府相關部門通力合作下,圍繞人行天橋加梯的啃硬攻關大大提速。市人大城建環保委黨支部還與相關部門“結對”,每兩周碰頭開會,解決難點痛點。

還有不少技術門檻需要破解。新安裝的電梯是否令橋面承壓,后續數十年的運維保養該如何進行……上海邊試點、邊摸索。不久前,在市交通委等部門牽頭下,《道路人行天橋加裝電梯技術導則》編制完成。這是國內第一份針對天橋加裝電梯的行業指導文件,為加梯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撐。《導則》就像一本十分實用的“說明書”,從加裝原則、篩選標準、技術要求到日常運維等,全部囊括并一一注解,涵蓋了電梯從設計、建造到運維的“全生命周期”。

未來,人行天橋電梯還將接駁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平臺——一旦發現問題,都可在“城市大腦”快速呈現,借由秒級響應,實時解決安全隱患。

對于城市管理者而言,加梯要考量的,還不只是一部電梯這么簡單。從適老化改造、無障礙建設到友好環境打造,要將這樁民生實事辦成體現城市軟實力的新樣本。

市人大代表金晶發現,一座天橋新建電梯門口細心鋪設了盲道,方便視障人士出行。身為殘障人士,她有著切膚感受:如今,上海正變得更加包容、體貼,關照更多特殊人群的需求,并將其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

這樣的友好城市理念,還深嵌于“一橋一策”推進過程中。雖有《導則》作為通用“說明書”,但設計施工單位依舊需要充分考量周邊環境,定制“一橋一方案”。

譬如,在重慶南路人行天橋效果圖中,一部垂直電梯被郁郁蔥蔥的綠植覆蓋。白天,它能起到蔽蔭降溫作用;入夜后,玉蘭形狀的燈光投射在綠地上,別具風情。“這座天橋恰好處于風貌保護區域,這也是環境友好的生動體現。”黃浦區建管委負責人宋旸這樣說。

   原標題:“一橋一策” 上海38座天橋將裝106臺電梯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最近更新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