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哭 也是一種培養 或是規則建立中的一種能力

發布時間:2019-11-12 09:39:54
編輯: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體:

孩子的心理發育有著幾個重要階段,每個階段都關乎孩子的未來。從家到幼兒園,從幼兒園到小學,在孩子們或偶爾或頻繁的哭鬧背后,是他們心智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段時間,孩子常常會表現出一些心理問題或行為偏差,家長們也存在許多困惑和壓力。北京健康教育所的專家告訴你,3到6歲幼兒心理發展的兩個重要任務。

別讓夫妻不睦影響孩子的身份認同

北京健康教育的專家介紹,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穿著打扮表現得很中性,女孩不像女孩,男孩不像男孩,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是3到6歲時孩子的性身份認同出現了問題。

幼兒3歲以前處于母嬰互動階段,是一個二元關系。到了3到6歲,隨著父親的加入,形成了一個三元關系。如果家庭關系不和諧,夫妻關系不好,孩子就有可能鉆了夫妻關系的漏洞。男孩就跟媽媽睡,女孩也跟媽媽睡,有的跟爸爸睡,此時孩子的心理發展不到身份認同這個階段。

那孩子健康的心理應該是什么樣的?專家舉例說,男孩總是跟自己的爸爸來競爭媽媽,晚上想跟媽媽一塊兒睡,十分愛自己的媽媽,這個時候爸爸反對孩子跟媽媽一起睡,男孩受挫后,便會變得有些抑郁。但這是一個朝向健康發展的抑郁,因為在孩子的心里便會有這樣一個想法:“我要變得像爸爸一樣,將來娶像媽媽一樣的女人來愛我。”

而女孩被爸爸吸引,開始跟媽媽競爭爸爸。最終的結果是她會發現爸爸很愛自己的母親,倆人幸福甜蜜。于是,孩子便會想要變成像媽媽一樣有魅力的女人,將來嫁給一個像爸爸那樣的男人。

專家表示,從小男孩開始由黏媽媽轉變為認同父親,小女孩由崇拜爸爸轉變為向往成為媽媽那樣的女人,這就是建立在良好的夫妻關系的基礎上,是男孩女孩一個健康的性身份認同的階段。

如果夫妻關系不和諧,家庭關系不穩定。父母天天吵架,母親看不上父親,整天貶低他。孩子身份認同階段出現了問題,就會對他產生很大的影響。

哭或是規則建立中的一種能力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在2歲多的時候正是建立規則的階段。 在孩子的早期教育期間,父母需要幫孩子建立規則,當孩子到幼兒園里以后就是分享規則、服從規則。所以,一個好的家庭關系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極其重要。那么,該如何正確幫助寶寶建立規則?

比如,孩子在游樂場玩,到點要回家了,孩子不走,還要在游樂場玩。家長不同意時孩子就開始撒潑打滾,這時候恰恰是需要家長樹立規則的一個時候。但是,很多父母被孩子一鬧就會妥協,一次這樣兩次這樣,養成了孩子規則無法建立。

專家表示,哭和抑郁有時候是一種能力,是一種容忍不被滿足的很重要的能力,但如果孩子一哭一鬧就妥協,不給他這個機會的話,這個孩子就永遠培養不出這種能力。

所以,面對這種情況,父母應該很有力量地把孩子抱走,孩子要哭就哭,不吃飯就不吃飯,堅持了一次,他的意識就會轉變,下次去游樂場的時候,同孩子講清楚,幾點結束,到點孩子就會主動要求回家。

(文/本報記者 李潔)

   原標題:讓他哭 也是一種培養 或是規則建立中的一種能力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www.bennys.cn 中國項目城網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Copyright© 2014-2017 中國項目城網(www.benny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0036824號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08 063 3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