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普通話有什么重要意義?普通話是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3-05-23 09:51:22
編輯:
來源:廊坊生活網
字體:

普通話有什么重要意義?

1、學普通話有利于更好的和別人交流,普通話是中國通用的語言,解決了地區不同語言不通而導致的隔閡問題;普通話是我們民族的象征,學普通話,有利于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一起維護國家社會的統一,增強民族自信心;現在的書本大部分都是普通話編制的,只有學好普通話,才能更好的學其他知識。

2、提倡的素質教育,其內涵十分豐富,總體來說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綜合素質。普通話的應用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標準。一堂公開課,各個方面的準備都很周密,但是就是因為不能用流利的普通話表達,其效果必然要受到影響。作為一位教師,不但在課堂上要用普通話,給學生一個積極的引導,而且還應督促學生使用普通話,由此是其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

3、語言文字從來就不單是一種交流工具。自從一種語言產生以來,他就帶來濃厚的民族意味,就成為這個民主、這個國家的“靈魂”,就像血濃于水一樣,這種語言就與這塊土地以及人民血肉相聯。愛國主義從來就不是空洞的口號,他不僅體現在熱愛祖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還體現在熱愛祖國的文化與傳統,熱愛本民族的語言。

4、我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一些少數民族還擁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我們對少數民族的語言一方面采取保留的態度,允許其繼續使用;另一方面,我們更大力推廣普通話,使整個民族對共同的語言文化有強烈的認同感,并意識到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因此,在少數民族地區的教學中使用普通話就顯得尤為重要。

5、在中國的發展過程中,大力推廣、積極普及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有利于消除語言隔閡,促進社會交往,對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于增進各民族各地區的交流,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普通話是誰發明的?

普通話是清末有的,這個詞是學者吳汝綸發明的。“普通話”這個詞早在清末就出現了。1902年,學者吳汝綸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議中國應該推行國語教育來統一語言。在談話中就曾提到“普通話”這一名稱。

1904年,代女革命家留學日本時,曾與留日學生組織了一個“演說聯系會”,擬定了一份簡章,在這份簡章中就出現了“普通話”的名稱。

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學者朱文熊在《江蘇新字母》一書中把漢語分為“國文”(文言文)、“普通話”和“俗語”(方言),他不僅提出了“普通話”的名稱,而且明確地給“普通話”下了定義:“各省通行之話。”

標簽: 學習普通話有什么重要意義 普通話是誰

   原標題:學習普通話有什么重要意義?普通話是誰發明的?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