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保鮮費,如何才能收得名正言順?-環球觀天下

發布時間:2024-07-04 10:19:13
編輯:
來源:新京報
字體:


(相關資料圖)

仲夏時節,各種鮮果集中上市,生鮮快遞運輸服務需求由此大增。但據《工人日報》報道,一場關于快遞保鮮服務費的爭議也在悄然升溫。

據報道,所謂保鮮服務費,并非冰袋等冷媒包裝費用,而是指專屬標識、優先中轉、優先派送和售后等服務費用。目前,有快遞公司按照寄遞距離收取3元至5元此項服務費。

快遞公司收取保鮮費,除了為防止生鮮容易腐敗變質影響消費者口感,也有出于應對生鮮物流高成本的考量。但這是否合理?消費者可以說是見仁見智。贊成者認為,快遞公司只要能夠做到優先派送,適當收費可以理解。反對者則認為,快遞費已包含運輸成本,不能重復收費。而實際上,這是一個涉及消費者選擇權的問題。

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接受經營者提供的服務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

快遞公司如能事前告知,讓消費者自主決定是否為快遞保鮮費買單,不但可以結束爭議,還可以名正言順地推薦這項收費服務,以滿足確有需求的消費者。

畢竟,有需求的消費者是愿意達成“你情我愿”的合意的。這種具有契約精神的合意,不論在情理上還是法理上,都說得通。更重要的是,這充分尊重了消費者的選擇權。也只有在此前提下,這一收費服務才能在質疑聲中尋求到共識,實現各取所需的平衡。

當然,在尊重消費者選擇權的同時,快遞公司還須將保鮮費規范在價格合理的軌道上。也就是說,快遞公司在收取保鮮費時,還應恪守必要的尺度、幅度和法度,如果只想借機抬高收費,不但會遭到消費者用腳投票,法律也不答應。

還需看到,作為細分分層服務收費,保鮮費雖然能滿足高階市場需求,但更多則是快遞公司為降低生鮮物流成本的應急對策。對此,快遞公司也應著眼長遠,切實提升效率和服務質量等核心競爭力,孜孜以求地實現“生鮮平價寄”,才是上策。

標簽:

   原標題:快遞保鮮費,如何才能收得名正言順?-環球觀天下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