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保養不簡單 五大禁忌要記好
汽車現在已經是很普及的東西了,但是汽車保養卻不是每個人都會的,俗話說:車子三分靠修,七分靠養。汽車保養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在汽車保養上會犯一些常識性錯誤,許多我們看起來對的事往往都是錯的,今天就來看看汽車保養有哪些禁忌。
禁忌一:烈日下洗車
洗車當然要在一個晴朗的天氣下進行,于是很多車主都會選擇陽光比較充足的午后,認為這樣能讓清洗過后的愛車快速晾干,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在烈日下洗車,水滴所形成的凸透鏡效果會使車漆的最上層產生局部高溫現象,時間久了,車漆便會失去光澤,也會使汽車發動機提早老化。
若是在此時打蠟,也容易造成車身色澤不均勻。所以,洗車打蠟最好是在有遮蔽的條件下進行,如果無法保證,則最好選在陰天或是晴天的早晨、傍晚時分進行。
禁忌二:保養次數越多越好
保養要合理,勿自行加快保養頻率。車輛的保養并不是越勤快越好。有部分車主認為保養時間間隔越短車子性能也就越好。保養時還會習慣性的多加一些油品如機油等,而忽略了機油過多帶來的問題。其實7000-8000公里或是5000-6000公里進行保養,5000公里左右換一次機油,或沒有到保養的時間就到4s店保養是沒有必要的,只是導致多花錢。
保養費用在養車中占了很大一部分,隨著汽車使用時間的增加,汽車保養的費用也會越來越多,在汽車保養時應不怕價格高。切忌以某備件單價或短期養護費用作為主要參考。
在車輛的后期保養中,高品質的備件雖然價格較高,但會更加耐用,而且保養周期長、頻次少,平均成本仍然較低。將車輛的保養估算置于3到5年,甚至10年期限內來考量,長期的費用均值才是最合理體現車輛保養成本的方式。
汽車保養時,以德系車保養的周期建議都是比較保守的,例如保養手冊上約定是每10000公里保養一次是沒有問題的。沒有必要加快保養的頻率。
禁忌三:螺栓擰過緊
汽車上用螺栓、螺母聯接的緊固件很多,應保證其有足夠的預緊力,但也不能擰得過緊。要適量而止,如果太緊會造成由于金屬的熱脹冷縮,螺絲易變形。汽車各部位的螺栓,根據直徑、螺距及用途的不同,其緊固力矩均有相應規定,達不到規定的力矩螺栓會松動,超過緊固的力矩螺栓會被拉長。
在對各部件緊固之前,需要先掌握各螺栓的緊固力矩,例如車輪螺栓,通常情況家用轎車輪胎螺栓的緊固力矩在100~130N·m之間。
禁忌四:機油混合使用
不同品牌機油的種類和粘稠度級別雖然大致相同,但是潤滑劑的成分會有所差別,如果將機油混合使用,有可能導致與潤滑劑發生化學反應,可能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
這里還是要在提醒大家在更換新的潤滑油時,應該把舊機油都抽干凈,最好的辦法就是用新潤滑油沖洗干凈系統,然后再注入新機油。可不要忘了這步重要的步驟哦!
禁忌五:汽油標號越高越好
有的人以為汽油的標號越高,油品就會越好,依我來看會不會是一種誤解,更有甚者還以為高標號的汽油可能會更清潔,更環保。你會認同這樣的觀點嗎?
以為汽油標號越高越好的張先生,因愛護新車,兩年來一直給愛車加97號汽油。一般車主都知道如果高檔轎車長期使用低標號汽油,除了會產生爆震外,還會產生諸如功率下降、油耗上升、發動機內部零件損壞等問題,嚴重縮短發動機的壽命。
因此,不少車主喜歡使用高標油。事實上,汽油標號并非越高越好,即使是高檔車也不等于必須加高標油。目前市場上汽油有90、93、97等標號,這些數字代表汽油的辛烷值,也就是代表汽油的抗爆性,與汽油的清潔無關,對改善性能、延長壽命并沒有太大幫助,因此適合的就好。
原標題:汽車保養不簡單 五大禁忌要記好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