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菜能否食用?時間何時算?

發布時間:2023-05-29 06:23:36
編輯:
來源:熊貓醫學
字體: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家庭都會習慣性地將沒吃完的飯菜放到冰箱,到第二天再直接加熱后食用,那么,隔夜飯菜真的有“毒”嗎?

一、隔夜飯菜含亞硝酸鹽,吃多了真的會致癌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般情況下,飯菜的放置時間若是超過了8小時,那么都屬于隔夜菜的范疇。而人們之所以會覺得隔夜飯致癌,往往是擔心飯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會大大增加。

實際上,就亞硝酸鹽這一物質本身而言,其并不具備致癌性,可當亞硝酸鹽與蛋白的中間產物發生“碰撞”后,可會生成一定量的致癌物——亞硝胺,不過,這一物質對人體的致癌性,也是建立在一定劑量的基礎之上的。

而隔夜飯菜中所含的亞硝酸鹽水平,可能要比我們想象中要少得多。據相關實驗研究表明,將隔夜菜放入冰箱儲存1-4天左右,所生成的亞硝酸鹽水平大概在3.5mg/Kg以下,而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針對腌制類食物所規定的亞硝酸鹽含量最高水平為20mg/kg,相比之下,隔夜飯菜的這一數值要低得多。

因此,若是要判定隔夜飯是否能吃,關鍵還是要看其儲存條件,如果大家選擇室溫存放,那么時間最好不要超過4h,如果溫度過高,那么適合存放的時間也要相應縮短。

二、4種食物不建議二次加熱,或傷身

1.菌類

就以蘑菇來說,它在經過第一次的高溫烹飪時,就會釋放出含量較高的硝酸鹽物質,而若是將其放置冰箱儲存一段時間后再次拿出來加熱,那么其亞硝酸鹽含量幾乎就會成倍增長,而在生活中如果長期食用這種食物,那么自然就會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2.海鮮

對于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花甲、螃蟹、蝦等海鮮食物來說,烹飪過后放置的時間過久,也非常容易造成細菌滋生,并產生一系列毒素。這些細菌及毒素在進入體內后,便會使肝臟的解毒負擔大大增加,進而增加疾病的發病率。

3.綠葉蔬菜

在我國,曾有一家食檢院就進行過這樣一項實驗,先是去超市購買了新鮮的芹菜、油麥菜、娃娃菜等綠葉菜,然后再分別將其進行高溫烹飪,烹飪完成后,在同等條件下將其全部放于25攝氏度的環境下存放24小時。

最終結果卻發現,這些蔬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均達到了100mg/kg以上的水平。

4.溏心蛋

溏心蛋實際上就是沒有完全煮熟的雞蛋,雖然很多人都覺得溏心蛋好吃,但這種雞蛋中殘留沙門氏菌的幾率卻非常高。

尤其是將其放置一晚后,細菌還會持續性滋生,并生成更多的毒素,因此,出于自身健康考慮,最好少吃溏心蛋以及過夜存放的溏心蛋。

標簽:

   原標題:隔夜菜能否食用?時間何時算?

>更多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